杨开慧与毛主席——同住北大的美好时光

2021年10月07日22:13:13 历史 1968

杨开慧与毛主席——同住北大的美好时光 - 天天要闻

1920年正是毛主席与杨开慧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长身体、追求革命理想,是风华正茂无限浪漫的时期,那时两人常常来到湘江沙滩橘子洲头,岳麓山峦爱晚亭旁,他们畅游交谈,抒发爱国之志和爱人情怀,两个有志青年成双入对,尽情那高山流水层林尽染,此时在他们二人眼中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人生极乐莫过此时。正如毛主席在他的长沙诗词中所描述的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丑。恰同学少年,挥斥方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918年6月毛主席与杨开慧相识在北京,那时的杨开慧年方十七岁,正是豆蔻年华美丽已极,父亲杨昌济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来到北大担任伦理教授,因此杨开慧举家前来北京,正在此时,曾在长沙师范上学的毛泽东也来到北京,由杨昌济老师介绍自己的得意学生毛泽东,担任了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

杨昌济对自己的学生毛泽东的才华非常欣赏,他说:“毛泽东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由此可见杨昌济对毛泽东是多么的看重和喜爱。而毛泽东对恩师也充满敬佩与爱戴,毛主席曾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扬我的那篇文章(心之力),杨昌济老师给了我一百分。”

毛主席曾在1936年6月对访问延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我在北大图是馆做管理员的时候,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她是我以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而杨开慧对毛主席更是无比的赏识,杨开慧在她的笔记中写道:“毛泽东以令我芳心暗许,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也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的许多事,看了他的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一直到他有很多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是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从此两位远离故乡的湘籍学子,都深深地爱着对方。从此在北京大学的末名湖畔,在北京的城墙脚下,在护城河边,在昆明湖畔,到处都留下了两人的浪漫身影。两人在长久的浪漫通信中互称对方“润”和“霞”,由此可见,对方相爱有多深,关系有多蜜。

1920年下半年,毛主席和杨开慧在长沙望麓园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毛主席回忆说:“杨开慧依然取消了坐轿、拜堂等繁文缛节。不作俗人之举。这场婚礼只花了6块大洋。朋友们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大学教授的女儿结婚不坐花轿、不拜堂、不戴凤冠、不披纱,这在长沙城一时传为佳话。”

1921年,共产党“一大”后,毛主席于10月10日回到长沙,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党支部,杨开慧成为该党支部第一批党员,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共产党员。

湖南省党支部所在地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也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婚房,在这里,毛主席和杨开慧共同宣传中国革命和马列主义,共同开展工人、农民、学生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毛主席早期的著作考察报告等等,也都凝聚着杨开慧的心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 天天要闻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7月1日,记者从贵林社工作人员获悉,江西省著名谐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原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万新明先生(艺名“小筱贵林”)于2025年7月1日18时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 天天要闻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中国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学刘东教授主编,10位海内外高校学者任编委,定期扫描海外中国研究前沿学术成果。本辑从数十种海外顶尖学术期刊精选论文32篇、书评12篇,所涉学科广阔,涵盖人文学科各细分领域,探讨了诸如青铜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艺术史艺术、明清时期的白银供应、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学在1898至1912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 天天要闻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2025年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两盏灯箱逐渐熄灭,两位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熄灯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