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2021年09月13日22:27:09 历史 1331

《亮剑》这部剧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李云龙这一人物深深引入观众的记忆中,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在剧情中却对一个人敬畏有加,这人就是他的上司陈赓

此人在现实中是我国的开国将帅,曾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以八路军第386旅的旅长的身份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在年轻时因一次意外事件救了老蒋的命,被他视作救命恩人。这样的人,也难怪李云龙对他尊敬有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对革命战争中有着卓越贡献的将领将士们一一表彰,并于1955年隆重召开了首届授衔大会,因此,陈赓成为了十大开国大将之一。

不幸的是,1961年,陈赓将军因长年累月的操劳生病离世,死后被葬于八宝山。可让人不解的是,就在50年后,又被迁出了八宝山,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究竟为何呢?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投身革命

陈赓起初名为陈庶康,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市龙洞乡的一个小农村。虽然当地整体条件很差,但陈赓出身将门,他的爷爷在年轻时就参加过湘军,家里经济条件富裕,吃穿不愁。

虽然父母给他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生活,可陈赓自己并没有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反而受爷爷的影响,他从小便立志报效祖国。看着国家愈发处于危难之间,在家人的支持下,仅仅13岁的他便投身湘军,在湘军鲁涤平部第6团2营下当兵。

在湘军的那段日子里,他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的战争,还参加了“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然而,陈赓很快便亲眼目睹了湘军中的很多腐败现象。他清楚地明白,靠着旧军阀想要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祖国是不能成功的。于是,他又回到了故乡,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先进的思想与知识。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也就是在这段学习期间,陈赓了解了更多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他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思想,更是深深地被马列思想所折服。1922年,陈赓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第一批光荣的党员之一。

1924年,黄埔军校正式对外招生,在湘乡读书的陈赓刚得知这一消息便南下广州,以相当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他将这次学习的机会视若珍宝,花了更大的心思在学习上。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整个校园无人不知晓他,不仅获得了“黄埔三杰”的称号,更是得到了老蒋的信任与喜爱。

若从常理分析,以老蒋对他的重视程度,陈赓留在国军必定前途无量。然而,幼时的他经历过湘军革命、学习过马列思想,更是早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而在老蒋向他抛出橄榄枝时,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选择站在老蒋的对立面,为共产党效忠。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老蒋的痛

虽然最终陈赓效忠的是共产党,但是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他与蒋介石之间也是发生过一件非常传奇的事件。

1925年,毕业后的陈赓留在了黄埔军校任职。1925年,老蒋亲自带领黄埔军校的学生们东征,陈赓也被选为了参战的一员。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可就在东征陈炯明的时候,蒋介石的指挥出现了偏差,使得已经深入敌后的他们反倒被敌军包围了起来。而此时,蒋介石的大多亲信都被打散不在身边,能为他保驾护航的只有他一直信任、欣赏的陈赓。

战争环境实属恶劣,看到此情此景,蒋介石大受刺激,彻底失去了作战的斗气,甚至想要自杀谢罪,可身旁的陈赓见状制止了他,并背起蒋介石带着他冲出重围,救了他的性命。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救命之恩自然一直留存于蒋介石的心中,原先他就无比欣赏陈赓。一经此事,他便更想将陈赓收于麾下,可陈赓却推辞说自己已经在考入黄埔军校之前就已加入共产党,不便追随他。

他表示,只要陈赓愿意效忠自己,自己并不介意陈赓的共产党员身份,这显然表达了蒋介石对陈赓的重视与信任。可即便如此,陈赓依旧拒绝了蒋介石。

南昌起义爆发时,陈赓作为起义军部队的营长,在与敌军对战时不幸左腿负伤。从战场退下来之后,他便一直在特科工作,在营救被捕战友、惩治叛徒等事件上有着巨大的功绩。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1931年后,陈赓受命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在鄂豫皖苏区工作。1934年,一场战斗中他再一次不幸受伤,需要转移到上海治疗,可就在此时,他被国民党抓住了。

虽然这些年来,蒋介石与陈赓的立场不同,两人没有机会面对面交谈,但蒋介石屡次书信劝说陈赓投身于他。但此次被捕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再一次相见。

蒋介石声称:只要陈赓愿意投身他的麾下,只需对外做个认错声明就能够放了他。可即便如此,陈赓也没有答应。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不灰心的蒋介石又一次派遣胡宗南等以前同在黄埔军校读书的同学来劝说陈赓,可依旧没有成功。蒋介石确定陈赓必定不会追随于他以后,也并没有杀了他泄愤,只是派人将其关押了起来。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胡宗南

当时我党正在积极营救陈赓,蒋介石也是知情的。不过应该是为了还陈赓的人情,蒋介石下令放松了陈赓的看押措施,这才让我党成功把他营救了出来。陈赓出狱以后,就前往中央苏区工作,开始了反围剿工作。

国共对峙,红军反围剿期间,陈赓屡屡击退国民党军队。虽然蒋介石十分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对待陈赓始终束手无策。

这一生,虽然陈赓注定了与蒋介石处于对立面,但蒋介石心中依旧记着陈赓的好,对他偏爱有加。直至陈赓过世,蒋介石还为这个“敌人”留下了悲伤的眼泪,怀念不已。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戏耍日军

时间拉回至陈赓拒绝蒋介石、加入共产党之后,起初陈赓作为一名在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他的能力一开始便得到了组织的重视,投身共产党后就参加了南昌起义。

国共对峙期间,他先是成为了红四军中一名中央红军,又在受伤后调入中央特科担任核心职务。

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了。

抗战期间,陈赓被任命为八路军386旅旅长,是八路军中一名非常重要的高级将领,他带领的军队屡战屡胜,多次伏击日军成功,这也让他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1939年,日军不甘失败,下定决心围剿这支最让他们头疼的军队,甚至不惜一切派出了70多辆汽车、5辆飞机以及无数装甲机等武器。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矛头直接指向陈赓,在装甲车上写着“专打386旅”这样的字眼。

可事情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支“专打386旅”的军队一直从邱县追击到馆陶北端尖冢,甚至又追击到冠县整整一周都没有找到386旅的身影。相较于日军的甲车部队,386旅的战士们可都是徒步,可即便如此,陈赓还是巧用地形优势,将日军耍得团团转。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他还在娘子关战役等中,带领军队以少胜多,歼灭日军无数,缴获了众多军需物资,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的作战经验已经完全纯熟了,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仅仅一场淮海战役,就成功歼灭敌军12万人。更别提他与谢富治强强联手,组成“陈谢兵团”,用最短的时间使平汉线西侧解放区连成一片,相继得到解放。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英雄柔情

开国之后,按照功劳、资历,陈赓的显赫战功都不可能被埋没。1955年,国家授衔大会上,他被授予开国大将的军衔,成为十大开国将军之一。虽然中国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告别了战争。但陈赓依旧没有退居幕后,还主动加入越南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长年累月的作战让他的身体彻底透支,他再也撑不住了。1957年,他住进医院治疗,原以为治疗好了还能回到工作中。可不幸的是,1961年3月,他便因病逝世,是我国十大开国将军中最先去世的。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他去世的消息举国震惊,最终组织决定以最高的规制为他置办葬礼,并将其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供全国人民瞻仰。作为一名将军,这无疑是无上的荣耀,可就在他去世了50年之后,他的骨灰被迁出了八宝山。

其实,想要得知迁墓的根本原因,还要从陈赓的两位妻子说起。英雄亦有柔情之处,陈赓将军的第一任妻子名为王根英,同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1926年,陈赓将军与王根英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相识,陈赓对王根英可谓一见钟情。求爱的道路虽然坎坷,但最终王根英还是被他的毅力打动了,两人就这样相爱了,结为了夫妻。

婚后,王根英成为了陈赓的贤内助,俩人并肩作战,在中央特科立下了无数功劳。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天有不测,1939年,妻子王根英在一次外出取文件时突遇日军,不幸牺牲。得知此事的陈赓一下子像是被抽干了一样,立志要为妻子守节三年。

直至1934年,陈赓与第二任妻子傅涯结缘,但因为两人不在同一地方工作,一直都是聚少离多。终于,1949年,傅涯跟随陈赓带领的军队一同南下,前往郑州、云南的妇联工作,这才得以短暂相聚。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陈赓离世之前,曾反复告知家人,听从组织的安排自然是无上荣耀。但自己依旧想要叶落归根,想要与妻子王根英合葬在一起。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陈赓去世后,傅涯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不仅细心教导儿女,将他们都培养成了国家的栋梁,就连对王根英的母亲,她也善待有加,一直照顾老人直至离世。

直至2011年,傅涯逝世后,他们的子女为了满足父亲临走前的遗愿,决定向组织上报,请求将父亲的陵墓迁出八宝山。子女们一同将父母的坟墓安置到了老家泉湖村后山上。终于,陈赓的两位妻子都能够永远的陪伴在他左右了。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 天天要闻

结语

陈赓将军的一生,是具备传奇色彩、令人敬佩的。少时的信念,他便坚持了一生。其实,像他这样在革命时代为国奉献、不畏牺牲的爱国人士不计其数。

正是有了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之上,值得被后人永远的铭记。

如今,越来越多的革命英雄已经离开了人世,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在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希望都能够牢牢记住革命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将他们身上的英雄精神传承下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