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2021年07月15日20:26:42 历史 1771

光辉历程

·红色火种·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即日起,“汉滨融媒”将陆续推出《汉滨红色革命回忆录》,带您重温汉滨红色革命光辉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安康牛蹄岭战役

安康牛蹄岭战役发生于1949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五师、五十七师与国民党军九十八军、二十七军、六十九军和国民党主力新三军二五四师、二三五师围绕大牛蹄岭、小牛蹄岭、塔梁等战略要地展开的激战,是中央军委解放大西北、解放大西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5月1日,奉中原前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九军成立,军长刘金轩,政委汪锋。5月8日,十九军接到中央军委电令:“第一野战军6月间开始举行夺取潼关、西安、宝鸡、天水地区之战,望陕南刘金轩部沿汉水向汉中方向行动,最好能直取汉中,切断胡宗南向川北的逃路”。11日接到二野刘伯承、邓小平二位首长的电示:“以中央5月8日电积极准备”。5月中旬,十九军五十五师、五十七师奉命进至湖北郧县黄龙潍地区集结,经休整,高喊“打到汉中去、解放全陕南”的口号,于5月21日西进。先后解放白河竹溪平利三县城。7月12日,十九军五十五师强攻关垭子,击溃国民党主力六十九军及九十八军一个团,18日又突破平利县城至女蜗山的百里防线。

牛蹄岭地处安康城区东南,山高峡窄、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1947年起,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就在大、小牛蹄岭和塔梁修筑工事,构成完备的战壕网络和碉堡防护群,可谓易守难攻。当时设防安康的国民党军有九十八军、二十七军、六十九军和国民党主力新三军二五四师、二三五师,并在汉江北岸和安康飞机场部署火炮团和战斗机群等,可谓敌众我寡,力量悬殊。

为继续西进,解放军陕南前线指挥部首先部署攻占牛蹄岭胡宗南在汉水设置的第四道防线,打通全面进军陕南的咽喉。21日,十九军五十五师、五十七师沿汉白公路向安康挺进。人民解放军安康军分区部队在茶店子、磨沟镇一带配合牵制敌人。22日,五十五师先头部队一六三团于狗脊关、药王寨击溃敌军两个营,并配合左翼沿太平寨、泰山庙插入八道河之一六五团一营,歼灭敌军一个连、一个炮排,使敌残部撤向西北方向。解放军一六三团追至县河口,控制鞍梁铺(代字垭)、芦家山,我与五十七师龙王寨部队取得联系,就地警戒。当时,阴雨连绵,道路泥泞。解放军一面侦查牛蹄岭地形,一面做好战斗准备。五十七师一七零团于23日拂晓攻占大帽山(大庙山),控制黄洋河以东高地,掩护主力部队行动。23日黄昏,解放军以两个团兵力摸夜攻占牛蹄岭阵地,于24日拂晓前控制小牛蹄岭及石头寨(土地堂)。24日零时,牛蹄岭战斗全面打响。一六三团一营经1小时激战,夺取了小牛蹄岭主阵地。至夜间4:00时许,一六三团一营连续打退敌人5次反扑,因伤亡过重,由三营接替,再与敌反复争夺,阵地几次易手。天明后,在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下,三营伤亡过半,撤出战斗。同时,五十五师一六三团在夺取大牛蹄岭石头寨后,又向北连夺3个山头,遭敌主阵地和侧翼火力杀伤,在驰援塔梁的战斗中,副团长盂俊歧被敌人的榴弹炮炸成重伤,送往解放军十九军前线医院——县河袁家台袁家大院抢救,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整个牛碲岭战场炮声隆隆,硝烟蔽日、杀声震天,战斗空前残酷。我当面之敌是胡宗南主力军新三军和自动火炮团。为了确保秦岭防线,敌人又从四川抽调110军赶来增援,经过10余小时血战,阵地上仍然在反复拉锯。24日下午13:00时,在牛玉川团长的亲自率领下,一六三团二营奋勇冲击,一举夺回小牛蹄岭所有阵地,并将团指挥部设于岭上,指战员纷纷宣誓:一人一枪,奋战到底。敌人疯狂反扑,百余门火炮集中向小牛蹄岭轰击,整营整团的敌人在督战队的威逼下向山上猛攻。一六三团连续打退敌人5次集团冲锋,寸土不让,坚守至下午18:30时许,军预备队一六九团三营在团长董明瑞的带领下赶来增援,终于将敌人全部击溃。五十五师一六四团和五十七师一六九团向敌人出击,至25日拂晓,一口气将敌人赶到了汉江北岸,一路进至老城西关,一路进至老城东坝。25日上午11:00时进入安康新城。根据二野首长指示,部队撤离安康,返回平利,转入整训。

牛蹄岭战斗连续进行40多个小时,主阵地得而失、失而得,反复争夺战19次。牛蹄岭战斗共俘虏国民党军552名,歼灭2550余人,解放军也付出伤亡1259人的代价。牛蹄岭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的建军史上,是仅次于参加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的一次最为惨烈和悲壮的战斗。在此战役中,英勇的十九军将士虽然付出了重大牺牲,但功绩和意义一是有力地配合了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解放大西北陕中战役的全面胜利:二是给胡宗南集团军三个半军以痛击,实现了中央军委以十八兵团和十九军牵制、滞留胡宗南集团军于秦岭地区的战略意图,为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大迂回、大包围作战战略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十九军战前指挥部设置在毛坝田园地母庙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县河袁家台袁家大院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大牛蹄岭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小牛蹄岭(气象塔位置)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远处山顶是塔梁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大牛蹄岭上的敌军指挥所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敌军指挥所的机枪孔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塔梁上的敌军战壕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兴贤塔(塔梁由此得名)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百年党史之汉滨记忆】安康牛蹄岭战役 - 天天要闻


作者:罗先余

编辑:张昕馨

初审:张承喜

终审:汪金波

来源:汉滨区融媒体中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