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而且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故事和传说,即便是她死了,凭借一块无字碑,又把后人带入了疑惑当中,至今无解。带着后人的种种猜测,今天王老五来给大家说说武则天立的无字碑。
武则天的一路走来就像是当代企业家的成功史,她从入宫慢慢爬到皇后的宝座,后来登上帝位,建立武周。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能当皇帝,真的是传奇,在武则天统治的这段时期,知人善任,重视人材。同时开创了殿试、武举和试官制度,在农耕方面奖励农桑。她的这一系列举措不输给同为唐朝时期的很多男皇帝。直到晚年的时候,武则天开始奢豪专断,政绩上有了滑坡。武则天在位的这段时间,她有两条法宝。第一是消灭异己,第二是励精图治。
神龙元年,武则天生病了,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已经82岁了,很快,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武则天死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入葬乾陵。乾陵位于现在的咸阳市乾县梁山上。堂堂的皇帝为何把墓选择在这里?相传武则天招来袁天罡和李淳风,让他俩找一个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归宿,用来建造陵墓,袁天罡和李淳风接到命令后,迅速去寻找这个风水极佳的地方,说来也巧,在他俩精心算卦之后,同时找到了这个地方,武则天并没有马上就认可,而是吩咐一批又一批的大臣都去考查,前来堪查的大臣都被惊呆了,确实是个风水极佳之地,马上组织人马修建。
在现在看来,陵园的规模宏伟壮观,依旧有着帝王的气势,有内外两重城墙组成,内城墙南北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3米,西城墙长1438米。墓前有两块高六七米多的石碑,西面的“述圣碑”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据说碑文是由武则天撰写,东面则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宽2.1米,厚1.49米,重量将近100吨。碑头雕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 碑座用骏马饮水,雄狮云纹等刻画而成,相比其他帝王的墓碑,虽然没有大篇幅的碑文,但是这样的雕刻方式在历代的帝王坟墓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也就是这罕见的无字碑,留给人们无限的猜测。关于无字碑,民间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撰写碑文恐怕更招后人啧骂,还是不写为好,也有说法是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朝后,内心感觉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后将江山归还李家,但由于自己夺位称帝的这段经历,使她对自己死后的境遇没有信心,更害怕世人定她篡位之罪,予以责骂,因而留下无字碑借以自赎。
然而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在她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应该算她的一大政绩。在武则天看来自己虽是女人,但是比起唐高宗来说,自己的才能绝对高于平庸的唐高宗,但是在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大唐是李家的,武则天是抢了李家的江山,把她当做叛臣逆贼来看,相反对于她的功劳视而不见,因而武则天要把自己的功劳让后人去评述,去记载,于是就有了无字碑。
最后一种说法也很有道理,武则天想让后人去评说她的一生,这种说法与前面的那种说法恰恰相反,武则天对自己的一生还颇感自豪,作为女流之辈,却能在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并达到了权力的巅峰,想让后人客观的评价她的功绩,而自己的儿子李显与自己有尖锐的利益冲突。肯定不会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武则天要将自己的一生功过是非交于后人,就是要让人对自己的一生作出评价。
这三种说法听起来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谁也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才是她的本意,也有可能她的本意并不在这三种说法之中,因为现在无从考证。你认为哪种说法才是武则天的意图呢?
乾陵是至今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好的一个,也是现如今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让众多盗墓者望而止步,就连历史上盗墓鼻祖黄巢也在这里吃过哑巴亏,他曾组织了40万大军对乾陵企图盗掘。在西侧将近挖出50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然而就在他准备寻找新的入口时,突然传来了很多女人凄惨的哀嚎声,这些盗墓大军瞬间都被吓跑了。另一位盗墓贼温韬在企图盗窃乾陵时也没有尝到甜头。温韬盗墓到底有多厉害呢?唐朝一共有18座帝王陵墓,其中17座被温韬盗走。民国时期的军阀孙连仲也打过乾陵的主意,亲自率领几十万人的军队准备浩浩荡荡的洗劫乾陵,用人工挖掘失败后,直接改用炸药,他所想到的地方几乎被炸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墓道口的踪迹,最后也是无功而返。
后来人们开始在无字碑上面进行了很多填补,直到现在上面共有13段文字,在这13段文字中,其中有一段文字长期以来没有人认识。据说这是早期的契丹文字,随着契丹的很快灭亡。后人几乎都不认识这些文字了,只能作为一份珍贵的文献史料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