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家数字食堂

2025年06月06日08:40:11 搞笑 9455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常碧罗

“邻居们,午餐开始了!”

收到微信提醒,家住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明珠社区的居民们,三三两两地来到社区食堂,排队用餐。“有12个菜,种类丰富,营养也均衡。”今年85岁的张礼周,是这家社区食堂的老主顾。

在这家社区食堂的背后,还有一张“数字网”——这是重庆第一家数字社区食堂。

什么是数字食堂?数字如何为社区食堂赋能?近日,记者前往明珠社区食堂一探究竟。

数字赋能,吃饭更健康更方便

2023年,重庆第一家数字社区食堂落地江北区明珠社区。

开业没多久,人气火爆。“原先的食堂面积已经不够用了。”社区党委书记唐茜说。于是,社区和食堂的运营公司共同寻找了一处面积更大的门面,现在有276平方米,就餐人数一天达到200余人次。

这里有家数字食堂 - 天天要闻

居民在重庆市江北区明珠社区数字食堂刷脸结算。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常碧罗 摄

每天上午,张礼周在附近的养老服务站做完理疗,就会来明珠社区食堂吃午饭。“这里干净卫生,菜品又多,很适合我们老年人。”

午餐现场,秩序井然。锅巴土豆、酸萝卜烤鸭、凉拌薄豆干……在社区食堂,每餐包含6荤6素1冷菜、2道主食、5道面点和免费例汤。丰盛的菜肴,吸引着众多食客。

进门,刷脸,取餐,实时结算饭钱……85岁的张礼周,用起这套数字食堂的系统,格外得心应手。“很方便,只要进门刷脸,其他就不用管了,每次夹点菜,都能实时显示多少克、多少钱。”张礼周告诉记者,“你看,这是刚夹进来的梅菜扣肉,22克,花费2.07元。”

看起来十分便捷的数字食堂,是否适合老年人呢?“只要在第一次吃饭时进行绑定和充值,之后再来吃饭,就是无感支付,也不需要排队结账。”店长唐文君说,如果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工作人员也可以帮忙进行绑定或取餐。

原来,这里的“数字密码”藏在餐盘上的条形码里。从进门刷脸取餐盘的时候,餐盘就和顾客绑定在了一起。一菜一价,实时显示价格,顾客在取菜的时候,能够随时看到菜价和克重,在取餐结束后,就会从线上充值钱包里直接扣款。

几年前,张大爷的老伴去世了,儿女不在身边,他一个人生活。每天怎么吃饭,成了儿女最关心的事情。“以前专门请了钟点工来做饭,现在直接来食堂吃饭,非常方便。”和张大爷一样,今年62岁的庞盛华也是明珠社区食堂的常客:“我的孙孙也经常来吃,通过手机,我能直接看到他吃的是什么。”

数字化不仅体现在取餐时。吃完饭,没多久,手机上就能收到本餐的“营养分析”。一餐的卡路里有多少,蛋白质摄入量,膳食纤维摄入量……每一餐的营养素都清晰可见。“这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很重要,了解吃了什么,更好地爱护自己的身体。”庞盛华说,不仅如此,顾客每周还会收到一份“营养周报”,这周摄入什么、营养是否均衡,顾客对自己究竟“吃了些什么”,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明珠社区居民共有1683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群体占比达到了18.9%。为了方便群众就餐,切实提升社区老人的幸福感,社区食堂构建阶梯式权益体系,即60岁以上老年人享9.2折、70岁以上享8.5折、80岁以上享7.8折的长者权益。

精心设计,推动运营更科学

数字食堂的背后,是重庆瀚童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专门开发了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公司负责人罗晓欢向记者介绍道。这套系统并非简单的点餐软件,而是一个集成了营养学、大数据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平台。

“系统内建有包含两千多道菜品的数据库,每道菜品都标注了详细的营养成分、适宜人群和搭配建议。”罗晓欢说,厨师团队不再仅凭个人经验决定菜单,而是通过系统推荐的营养搭配方案,确保每餐都能提供均衡的膳食选择。

在重庆,瀚童公司已经运营了5家这样的食堂,除了社区食堂外,还有产业园区食堂。“依托数字化运营,我们进行数据分析,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罗晓欢说。

在明珠社区食堂,店长唐文君每天的工作从查看数据分析报告开始。“我们既要为群众提供合理的膳食选择,也要关注色香味,菜品的口感需要能够打动群众。”唐文君表示。

数字化管理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菜品淘汰机制的革新。“有的菜刚上没多久,后台数据就会显示已经见底了,有的菜从开始摆到结束,选择的客人并不多。”依据后台数据分析,唐文君很快就发现了“明星菜”和“淘汰菜”,“抄手、口水鸡、芋儿鸡,这些都是我们的‘明星菜品’,有的顾客还会打包带走。”唐文君笑着说。

青椒切段,粉条沥水,辣椒过油……普通的食材在厨师手里迅速变了样。“嗞啦!”后厨传来爆炒的鲜香。

数字化带来的变革远不止于菜品选择。在备餐环节,系统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用餐人数和菜品偏好,生成精准的采购和备餐计划。“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是第一个用餐高峰,我们会根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做出第一次高峰段的饭菜。”唐文君解释道,这种预测并非一成不变,系统会实时监测菜品消耗速度,动态调整后厨生产节奏。“等到十二点半以后,则会根据顾客的多少适当调整小炒,满足顾客需求。”

“如何保证没有剩菜、隔夜菜?”

“作为社区食堂,食材把关、卫生条件面临着严格的要求。”在食堂的墙上,赫然呈现着后厨的视频。“通过‘明厨亮灶’行动,我们实时展示后厨的动态。”唐文君说,考虑到就餐的多为老年人,食堂在做菜时,适当减少油盐,同时也会保留几道重庆特色的菜品,“让大伙能够打打牙祭。”

“现在,有了大数据分析,无论是对顾客进行画像,还是针对对内管理,食堂能够精准匹配。”罗晓欢说,接下来,系统将持续升级,推出个性化营养建议服务。通过会员系统记录个人的饮食偏好和健康需求,系统将能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定制化的膳食指导,真正实现从“大锅饭”到“个性化营养干预”的升级。

“食堂+”,社区交往新平台

如今,明珠社区食堂已经不仅仅是居民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食堂产生连接,这里成为社区交往的新平台。

每天,不到饭点,社区居民李婆婆就来到食堂,和附近的邻居一起聊天。“以前社区没有食堂,只能自己在家做饭,楼前楼后的邻居也不熟悉。”李婆婆说,如今,邻居们结伴来到社区食堂就餐,互相之间有了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现在,特别期待来食堂吃饭,吃得方便可口,还能和邻居摆摆龙门阵。”

兰爷爷是四川人,退休之后,来到重庆和儿子一起生活。“刚来这儿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孩子们还要上班,我也没有可以聊天说话的人。”谈到以前,兰爷爷连连摆手,“自从有了社区食堂,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现在每天一到饭点,我都要下楼招呼这些邻居朋友一起来吃饭。”

社区食堂为老人提供了排遣时间的空间,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方便的营养餐。“每天下午放学后,不少小孩子就会来这里吃饭。”唐文君告诉记者,有的家长下班晚,孩子们就会先来到社区食堂,解决一下自己的晚饭,“吃完饭,收拾好,不少学生还会在这里做作业。”离家近,又有邻居在,家长们点开手机还能看到孩子晚餐吃了什么,他们也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到了寒暑假,这里的小孩子更多哟。”看着社区居民们对食堂越来越信任,唐文君倍感欣慰。

据了解,重庆市江北区积极构建企业、社区、居民等多元参与服务格局,开展形式丰富的“食堂+x”探索,赋予食堂老年教室、居民舞台、社群孵化空间属性,打造温馨温暖的社区友好空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将餐桌变成书桌、茶桌,增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发公益性岗位,带动周边低收入家庭、“4050人员”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通过两年的运营,明珠社区食堂已经实现了微利可持续。”罗晓欢告诉记者,因为社区食堂具有“公益”和“市场”的双重属性,明珠社区创新推出“公益+市场”共建模式,通过党建联席会与物业公司进行协商,将276平方米场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赁给瀚童饮食文化公司用于开设社区食堂,企业则根据运营情况将每年总收入的1%-3%的分成返还给明珠社区,反哺社区发展。

近年来,江北区大力实施民生立区行动,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共治多元联动,推动形成“公益性定位、市场化运行、社会化参与”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区15分钟内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我给班长争口气 - 天天要闻

我给班长争口气

像上学时的班主任一样,我的班长丁辉也经常开玩笑:“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孬的兵。”说这话的时候他皱着眉,绷着脸,右手搓着下巴,好像有多大心思。生活中的丁班长和蔼可亲,但是一到专业学习和实装操作,他看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喊着“跑位利索一点”就是“接线加快速度”,要不就是在推顶盖的时候被班长催:“两个...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饭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职称逼疯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又是一条职称评审细则的群通知。她想想起办公室里年轻教师们窃窃私语“带徒加4分”的新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51岁的她教龄28年,高级职称卡了7年,而办公室里40岁的教研组长早已是副高——就因为人家每年都带徒...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 天天要闻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为医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线上站,快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63岁男,因“听幻觉半个月,加重伴头痛3d”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听幻觉,表现为听到鹅叫、鸡叫和人们之间的交谈声,伴不自主发笑,并有明显的反应迟钝,无言语不清,无肢体障碍,不能配合入院检查及治疗,偶有冲动...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 天天要闻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闻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万台,连创历史新高;小鹏交付3.46万台,上半年销量近20万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业绩亮眼的新势力品牌都会赶早公布数据。受制于一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的6月交....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 天天要闻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2025年7月1日11时,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一场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了——64岁的司机陈某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车辆瞬间失控,撞向路边行人,3人死亡、3人受伤!图片来自官方通报现场触目惊心,行人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广州交警迅速控制陈某,排除酒驾、毒驾,初步认定: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负全责。图片来自网络法律焦点...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 天天要闻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本次测评发现,8家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将2.7kg的样品按3kg甚至4kg计重收费。按照现行规定,...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来源: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文旅、杭州日报“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享有“东方狂欢节”美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