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2024年06月14日17:00:13 搞笑 3357

6月9日,还有一个月就满35周岁的唐尚珺结束了第16次高考,平稳度过了“高十八”的生活。

在此之前,他像其他普通高中生一样,每天坐在河北衡水的一间教室里复习备考,清晨起床、做操、上课、午间休息和晚自习,很少回家。

因年龄与其他学生差距较大,学校破例给唐尚珺提供了一间单人宿舍。身为80后,他仍能融洽地与班上的00后同学一起吃饭,打篮球。

唐尚珺告诉九派新闻,离开河北回广西高考的当天,几名玩得比较要好的同学都出来相送。他人缘不错,复读到第15个年头,每年都能交上两三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朋友。在班上,他被称呼“学霸”“大哥”。

对35岁的他来说,坚持还是上岸,这是个问题。身边的好朋友和家人都劝他去读大学,“他们说,不管你考得怎么样,都应该去读了,走出这个高中,不要在这里面徘徊那么久。大学是一片新的天地。”

但在分数出来之前,他仍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再复读,“假如我考得不是很好的话,真的也不敢保证,确实没有办法给一个确定的答复。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 天天要闻

【1】倾向报考师范专业

唐尚珺的家乡上思县在广西首府南宁以南100公里,位于崇左和防城港之间。道路两段都是高大的桉树,农作物以甘蔗为主,一片郁郁葱葱。

6月,正值广西最热的天气,南宁到上思的路上,天气却雾蒙蒙的,时不时飘着小雨。

9日晚,结束最后一门生物考试的唐尚珺从上思中学考点走出来。他没注意天气的变化,提到出考场后心情一般,做题的感觉不是特别好,但高考的落幕仍给他带来一丝轻松。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 天天要闻

唐尚珺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故事始于2009年。

他1989年出生于上思县一个距城70多公里的山村,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据澎湃新闻,唐尚珺小学毕业时,村里几十个小孩中,只有3个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他是全乡第一,但上中学后成绩落下。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高考,考了372分;2010年,他复读后考了405分,刚上本科线,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回忆起高三、高四的生活,唐尚珺向九派新闻解释,当时得了一种头晕的怪病,完全学不了,“高中三年差不多每个学期都会晕。头晕的话吃什么药,打什么针都没有用,所以第一次考试特别不理想。”

而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就听当乡村教师的父亲讲过20世纪90年代有邻村学生考上清华的故事。那人毕业后当了官,回来给家乡修路,“光宗耀祖”。

唐尚珺希望,自己以后的大学,至少得跨长江,渡黄河。清华大学成了他孩童幻梦的实体。

此后,被大专录取后的唐尚珺向家里谎称在南宁读书,实际上拿着家里给的学费回了钦州二中重新复读,接连拿下了475分(2011年)、505分(2012年)、530分(2013年)、573分(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587分(2015年被吉林大学录取)、625分(2016年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的成绩。

2016年,27岁的唐尚珺高考成绩第一次过600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他本想着直接去读大学,同年,其父确诊肺癌晚期。他看到有民营高中的招生信息说,考上600分奖10万,便开始新的复读之路。

2017年起,唐尚珺被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名校录取。2023年,35岁的他第15次高考,原打算去华中师范大学念师范类专业,最终因志愿被退档,再次复读。

今年,唐尚珺估计分数应该和去年相差无几,他仍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填“服从调剂”。

【2】对母亲感到愧疚

6月10日正值端午节,唐尚珺考完高考,回到钦州的一处农场,母亲在这里帮大哥一家喂猪。

农场位于钦州以南17公里,“山村”的概念在这里显得格外明确。大雨滂沱,行驶的汽车车窗覆盖一层水帘和雾气,桥洞也布满积水。穿过鸭圈、猪圈,唐尚珺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在一旁的小屋迎接。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 天天要闻

唐尚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母亲生他时已40岁,目前已年过七旬,一口客家话,身材矮小,但非常爱笑。

年复一年,唐母赶集,每次遇到别人问“小孩现在在哪读书”,她都无法应对,只能“头低低地走”。这让唐尚珺非常愧疚。

相较于儿子的高考,她更担心儿子的婚姻大事,在饭桌上劝说道,“钱可以在成家后慢慢找工作赚,结婚了就有赚钱的欲望了。”

唐尚珺笑着不答。他告诉九派新闻,自己目前比较享受“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生活。在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个人的认知也很有局限,总觉得考大学才有好出路,所以一直复读,希望能提高成绩。

自2014年开始,25岁的唐尚珺再没要过家里一分钱。他花得少,在学校用老年机,吃食堂,四五百块能用一个月,奖金刚刚能维持复读生活,解决不了更多问题。不停复读,不为挣钱,主要是不甘心。

“假如初中时,家族里有个大学生,能帮忙规划一下就好了。我觉得能考上清北的人,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天赋异于常人的,剩下10%到20%可能就是靠努力,但资质肯定也不差。还是不一样,我们都是靠自己摸索,当你慢慢摸出门道,已经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错过那个最好的年华。”他说。

【3】复读的风景在于终点

也不是没有后悔的时候。

唐尚珺告诉九派新闻,假设能回到过去,最想回到2018和2019年的时间点,那样的话,现在已经读完大学毕业了,那两年的高考成绩也相对较高。

“当时还是想考清华。因为在平常模拟考试中考了623分和645分的成绩,感觉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就是觉得下一次会好起来。”

一位和他相熟的媒体人告诉九派新闻,唐尚珺外表柔和,但内心有着疯狂的一面。他对自己坚守的事情相当清晰,一些犹豫的话语可能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执着。

几年前,唐尚珺骑着电动车载朋友去了西藏。其中有一段路,他的车已经没电到不敢开灯,两个人又冷又饿,深夜才骑到县城充电。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说没想过放弃,甚至认为不能回头,“回头也是那么难走,可能比往前走更艰难。”

对于这段旅行,他的形容是冲动但有意义,一路上,有心酸也有风景,“感觉和复读很像,但复读的风景在于终点。”

他认为复读的过程很像每年都骑车去一次西藏。很疯狂,可能没几个人能做到。他考虑过,自己35岁了,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也并不好找。但已经奋斗了这么多年,还是得有一个好的结果。

走过16年高三后,再回忆起复读的初衷,唐尚珺感到百味杂陈,他羡慕好友、昔日同学何汉立已经组建了家庭,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但深感已经不能回头。“反正已经不能回头了,硬着头也是要往前走。”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 天天要闻

【4】学生气

私下里,唐尚珺说话温软,冷不丁会开个玩笑。谈起人生感悟时,偶尔有语文课文的影子。

35岁的他几乎没上过班,主要靠着补习学校给的费用、家教打工挣的钱来生活,有空的时候会回家帮家里人喂猪,做农活。

曾经,唐尚珺跟着两个叔叔进厂做了两个月的工,起初在一栋全封闭的楼里印刷手机屏幕,由于化学试剂刺鼻,两天后他又换了份工去做游戏手柄。

还有个没有做家教的暑假,他用开去西藏的电动车跑了七八天外卖。由于对道路不熟悉,找不到地方,一些小区禁止外来电动车进入,步行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他捧着一份客户点的小龙虾外卖,想着干脆吃掉,不干了。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 天天要闻

近几年,唐尚珺敏感地关注到大哥养殖农场的生意也不太好。他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即便报农学志愿,开个养殖场,也一样做不下去,他对当律师或医生又不感兴趣,想来想去,还是想当个物理教师。

2024年是广西首届新高考,语文高考作文主题为“面对未知”,他写下了一篇议论文,“这些都有技巧”。

2023年,川大哲学系硕士毕业的陈涛创业失败选择送外卖。有人用陈涛举例,不明白唐尚珺为什么坚持,“考上了名校,也有人干不下去,送外卖。”

唐尚珺回答,“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要享受过程,追求结果。”

他希望上大学后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认为35岁就老了。“拿中年定义30岁到40岁,太残酷了。不应该是到了这个年纪我就该怎么样。”

采访的最后,唐尚珺引用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总结自己复读16年的经历。

“本来,这里有一条大路可以走,大家都走那条路。大路旁边有一条小道,我穿过去,但又不认识那条小路,独自一个人走,没有方向。当他们走到他们所谓的终点的时候,我还在路上开辟自己的路。小路上可能杂草丛生,我也不知道方向,有风景比大路更美,但也错过了很多风景。”

九派新闻记者 周雨禾 吴小川 广西钦州报道

编辑 万璇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开怀大笑,65组搞笑动图:哈哈哈!!这贴纸也是凭实力卖出的。 - 天天要闻

开怀大笑,65组搞笑动图:哈哈哈!!这贴纸也是凭实力卖出的。

快看看我掉东西了没有啊老板,你又让我加班!我踢死你!怪不得你没生意呢!别做了,天天亏钱!哥们,腿长了不起啊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个动图,解压!!小师父打坐睡觉,还是修为不够啊盘了三年的老馒头,硬度能砸核桃当强力胶假睫毛遇上大风,睁不能睁,
“AI教练”靠谱吗?武汉一驾校负责人:可24小时练车方便上班族 - 天天要闻

“AI教练”靠谱吗?武汉一驾校负责人:可24小时练车方便上班族

如今,AI(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步入日常生活,从视频制作、智慧教育、智能家居设备,再到无人驾驶,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科技的力量与便捷。以往学车往往是一个教练带着一车学员,还需要轮流上车练手,现在则可以由“AI驾校教练”指导练车。 “AI教练”究竟可以做什么?学员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九派新闻记者6月12...
吉林一号跟监F22,近距离拍下6秒视频 - 天天要闻

吉林一号跟监F22,近距离拍下6秒视频

万万没想到,F22的不败神话,在短短6秒种内打破,吉林一号到底有多大潜能,如果给了俄罗斯,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近日,一则有关“中国卫星成功跟踪美国F-22战斗机”的视频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
《连城诀》:花铁干为什么要污水笙清白? - 天天要闻

《连城诀》:花铁干为什么要污水笙清白?

《连城诀》里面写得最为精彩的段落就是在藏边雪谷中,血刀老祖对战“落花流水”南四奇的片段,在这个片段里除了打斗写得精彩之外还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到位,特别是花铁干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花铁干原来也是个个堂堂正正的侠客,在南四奇当中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中平枪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6月9日,还有一个月就满35周岁的唐尚珺结束了第16次高考,平稳度过了“高十八”的生活。在此之前,他像其他普通高中生一样,每天坐在河北衡水的一间教室里复习备考,清晨起床、做操、上课、午间休息和晚自习,很少回家。 因年龄与其他学生差距较大,学校破例给唐尚珺提供了一间单人宿舍。身为80后,他仍能融洽地与班上的0...
钓友甩钩失手钩住后脑勺,急诊医生求助消防联手“取钩” - 天天要闻

钓友甩钩失手钩住后脑勺,急诊医生求助消防联手“取钩”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近日,顺义区一名钓友甩钩失误钩进了自己后脑头皮,因其所用路亚鱼钩材质坚硬且带有倒刺,急诊医生也不得不求助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救援人员正在剪断鱼钩。图源: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事发当天21时23分,一通求助电话打进了顺义区胜利消防救援站,对方称,顺义区一家医院急诊科内,一名男性头部后面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