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初见武松,就说“江湖上多闻武二郎名字”,是真的还是客气?

2023年01月19日18:40:10 搞笑 6819

这点儿小事,宋江还不需要撒谎——把“久仰”改为“幸会”,一样是客气话。如果真的撒谎,而恰好武松是个毫无名气的人,或者刚刚改名换姓,那宋江岂不是太不真诚了?

也就是说,他的确听说过武松的名气。

武松的名气,不像是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那样的身份显赫,也不像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样一举成名。武松最有名的事件是景阳冈打虎,这时候还没发生呢。

宋江初见武松,就说“江湖上多闻武二郎名字”,是真的还是客气? - 天天要闻

武松这时候的名气,就是武大郎所说的:“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连累得家属都“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剥离了武大郎的感情因素,就说明武松在家乡时经常跟人打架斗殴,每个月都有惊动官府的“大事件”发生。

之所以来到柴进庄上,是因为武松打死了“本处机密”(他当时以为打死了,其实只是打晕,并没有死);来到柴进庄上、而失宠于柴进,是因为“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经常跟人打架。

宋江初见武松,就说“江湖上多闻武二郎名字”,是真的还是客气? - 天天要闻

从武松来说,一身好武艺,却找不到一个赏识他的人,这份“怀才不遇”郁结在心里,可不是要经常生事了?

从江湖传闻来说,这样一个经常打架、而且总是打赢的人,总会有些名气,虽然这名气可能是毁誊参半、甚至是以负面为主的。

从宋江来说,他恰好特别留心人才,喜欢结交招揽、以为己用,所以听说过武松的名气,就会留意在心——别人说起武松,可能多说坏话,他却能从坏话中鉴别出武松的真本事,看出武松是可造之才。

但是从柴进来说,空有“仗义疏财”之名,其实不具备风尘中鉴别人才的眼光,才会和武松相处一年有余,却还要借助宋江、才能认识到武松的优秀。

中国人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外国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武松当然是少有的人才,但如果没有善于发现的眼光,他也难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难怪武松对招待他一年多的柴进毫无感觉,却对只相处数日的宋江铭记于心了。

宋江初见武松,就说“江湖上多闻武二郎名字”,是真的还是客气? - 天天要闻

也难怪宋江这文不成、武不就、家世财富都平常的地方小吏,能混到梁山首领的位置了——抛开道德评判,宋江的确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