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带偏的俗语“好吃不过饺子”,后半句才是经典,却没几人知道

“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着齿鲜。”饺子是中国北方传统食物之一,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了。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也可以称作“娇耳”。传说中,医圣张仲景为了发明一种药用的药食,将滋补的食材包入薄薄的饺皮中。后来人们被其独特的做法和鲜美的味道所吸引,便争相模仿。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饺子。可以说饺子作为一种年俗食品地位十分重要。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饺子的美味源于食物的鲜美。鲅鱼、猪肉、海鲜、玉米、白菜、韭菜均可被包进饺子里。选用上好的食材自然会有上等的味道。不仅如此,饺子还有多种吃法。蒸着吃、煮着吃、炸着吃,做法不同也就风味不同。人们发挥了最大的智慧来制作饺子,饺子凝结了很多烹饪的巧思。

“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意。”这是描述了元旦吃饺子的习俗。“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除了饺子本身很美味之外,它独特的内涵也让人们对它喜爱备至。一般来说,古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并不发达。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包饺子也很不现实。所以饺子这种食物绝对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凡物。人们都会在盛大的节日准备饺子。饺子在人们的心中的团结,年节等字眼是紧密相连的。回家吃一顿饺子往往就意味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家可以聊着过去这一年的收获,也可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与向往。这些种种复杂的情感都融入了小小的饺子中。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说“舒服不如倒着”呢?

这是因为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筋骨都非常疼痛劳累。只有好好躺下来休息才能够稍微缓解这种疲惫和劳累。这句话虽然直白浅显,但是通俗易懂。直截了当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心愿,那就是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可以不用那么累,不用思考生计,只是静静地躺下来闭上眼睛。

饺子不仅在古代受到人们的欢迎,今天的饺子也在口味和制作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调整。所以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吃饺子。阮玲玉就是这样其中的代表。1910年4月26日出生的阮玲玉在1926年就出演了自己第一部电影。1930年出演《故都春梦》收到热烈的反响。2年后她又拍了续集。看起来这个年轻的女士前途无量。但是阮玲玉在1935年3月8日服药自杀。风华绝代的美人从此香消玉殒,世人无一不为她叹息。

阮玲玉生前特别喜欢吃云腿青鱼饺,看似风光无比的大明星在夜晚只能靠着一碗饺子给自己驱逐寂寞。她也会被一碗汤水感动。明星也是凡夫俗子,只可惜平日里能治愈她的云腿青鱼饺子,没能给她带来永久的生的念头。

“时元旦,作扁食,奉长上为寿。”饺子里包的是人情世故,吃的人能尝出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