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酱酒偏爱陶坛存储

为什么酱酒偏爱陶坛存储

对白酒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酱酒企业的基酒储存,基本上都采用陶坛,在新材料技术有所成就的今天,为什么这些企业不采用新型材料做储酒容器?金属、塑料等容器价格便宜,为什么偏偏采用笨重的陶坛?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茅台酒厂就进行了大容器贮酒试验,90年代逐渐开始使用大型不锈钢酒罐,不过,酒厂生产的各轮次茅台酒仍然使用四川省隆昌坛贮存。

有专家经实验指出,经陶坛贮存的白酒比其他容器要好,堪称贮酒“神器”。经陶坛贮存的白酒更加幽雅、细腻、协调,可以生成妙不可言的“老酒味”或“陈酒味”。

主要原因是陶坛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坛内,与酒产生“微氧循环”,有利于酒体中的有机物质继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比如缔合作用、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等,从而更为有效地排除了那些低沸点物质,如醛类、硫化物等产生暴辣、刺鼻气味的异味杂质,使酒体不断老熟、醇化,变得柔和、绵软,香味成分愈加丰满、幽雅。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陶坛中富含铁、钙、铜、镁、锰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长时间的贮存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会缓慢地溶解到酒体中,然后以这些微量元素为中心,酒分子和水分子可以紧密地缔合,形成稳定的大分子团。

这些大分子团像一个个缓释胶囊,会逐步地释放酒分子,这样一来,可以使人的肝脏有更长的时间从容地分解酒精,避免肝脏在短时间遭受大量的酒精分子冲击,从而切实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因此,虽然陶坛的容量不及不锈钢罐大,但需要占用酒厂大面积的空间、大量的坛子、高成本,但是酒厂还是坚持选用优质陶坛进行基酒的贮存。

为什么市面上很少见透明玻璃瓶包装的酱酒?

有人说,老熟的酱酒基本上颜色都比较偏黄,用全透明玻璃瓶装不好看,是为了“遮丑”。

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酱酒大多数采用陶瓷瓶包装,就是为了产品美观,《GB/T 26760-2011酱香型白酒》中也提及,酱酒在温度在低于10℃时候容易出现部分沉淀物,如果采用透明瓶,消费者在大冬天看到一瓶带有沉淀物的黄色酱酒,显然都失去了喝酒的心情。

其次,“酱酒怕光”。

酱酒在存储过程中都选择在阴凉避光处,第一是紫外线会破坏酒体口感,第二是温度过高,会引起酒中所含有的酸类、酯类等营养物质发生变化,同样影响酒的口感。

省酒集团的基酒、老酒均采用陶坛存储,而且在足够年份基础上进行勾调之后,还要再次放入酒库之中陶坛慢养1~3年以后,再进行出厂销售。

省酒集团恪守“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器必洁、工必细、贮必久、管必严”二十一字酿酒真经,致力于酿造好每一滴纯粮酱香,塑造“百姓名酒”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