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附近有家小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我就是被身边一个弗兰朋友安利(没错,一个弗兰人在沈阳这嘎达给一个沈阳银安利弗兰美食),寻摸过去的。
门头其实并不小,却很不起眼,主要归咎于半褪色的门头牌子,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废弃的停业出租房呢。
小店的面积不大,普通的快餐店环境,狭长的桌椅排列略显局促,但不妨碍一波波前来朝圣湖南牛肉粉的吃货,在这里尽情挥洒他们的热情......和汗水!
出汗不是因为热,而是这碗牛肉粉,太!火!辣!
别的先不说,一碗粉嗦净,我这大嘴唇子像加了梁朝伟的香肠嘴特效一样,这谁顶得住啊......
店里的米粉类产品有很多,什么牛肉粉、肥肠粉、牛杂粉、排骨粉、鸡杂粉......虽说店主贴心的每个后面都加上了小括号,标明口味,但第一次来,光看菜牌还是有点蒙圈。
其实如果放在湖南,这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毕竟米粉的江湖里面,永远有弗兰人的一席之地,他们有无数种方法,把平淡的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
尤其是常德的津市牛肉粉,作为湖南米粉里头的宗师级别选手,这块金字招牌可不是浪得虚名。
常德米粉辛辣、重油,看着油光透亮,吃着酣畅淋漓。
脱离了常德当地,牛肉米粉有不少“微调”,但规矩还是在那儿站得牢牢的,懂行的人瞄一眼碗中,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因为来之前,就得到了弗兰朋友“太放肆,小心菊花不保”的忠告,点了一碗麻辣肥肠粉后,我又特意点了一碗微辣的红烧牛肉粉,一碗要圆滴,一碗要扁滴,尝尝看到底有什么区别。
人不多的时候,上粉速度极快,你能闻到四处弥漫着牛肉汤的浓香,老板麻利地将米粉在咕嘟沸腾的滚水中翻烫,再落入大碗中,舀汤、放浇头、点油、撒葱花,行云流水,一碗整整齐齐铺成“梳子背”的红烧牛肉粉便上了桌。
大块的牛肉足有四五块,散落在米粉上,酸豆角酸味不重,在肉香的勾引下尽情释放魅力。
吃过这么多家小料,这里的酸豆角绝对算是王者级别!不要放过它!
肉烂酥嫩、粉滑绵韧,嘬住米粉的一头,轻轻吸气,筷子顺手一递,“嗦”的一声,米粉自己就会钻进嘴里,要是还能不溅到身上,这可是绝技(羡慕吗?都是被油点子溅到的衣服换来的)。
口味重的还可以自己加码,餐台边上放着剁辣椒,油浸的剁椒不太辣,但味道变化很妙,简直上头。
麻辣口味的肥肠粉我要了扁粉,在湖南,它常见于长株潭等地,相比圆粉,更入味易嚼。
吃前几口的时候我都没觉得有啥,辣?不过如此嘛!
可后劲一上来,立马打脸了,闻一闻提神醒脑,嗦一嗦舒经活络,一股子一股子的辣往上涌,汗止不住得往外冒,恍惚间我仿佛体验了一把天灵盖被掀开的滋味。
快快快,上臭豆腐给我续命!
臭豆腐一亮相,别说,还挺有文和友那味儿!
豆腐色墨黑,下油锅炸得外酥里嫩,在豆腐中间将辣椒等调料注入“灵魂”汤汁,一咬一包汤,仿佛会爆汁。
就算不嗦粉,专门来吃这份臭豆腐,我也觉得很值得!
最后的最后,我想再次申明一下下,我真不是个不能吃辣的人,但经过我的亲身体验,想来嗦粉的亲人们千万不要对自己盲目自信,面子不重要,菊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