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2020年11月08日23:28:16 美食 1249

中街附近有家小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我就是被身边一个弗兰朋友安利(没错,一个弗兰人在沈阳这嘎达给一个沈阳银安利弗兰美食),寻摸过去的。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门头其实并不小,却很不起眼,主要归咎于半褪色的门头牌子,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废弃的停业出租房呢。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小店的面积不大,普通的快餐店环境,狭长的桌椅排列略显局促,但不妨碍一波波前来朝圣湖南牛肉粉的吃货,在这里尽情挥洒他们的热情......和汗水!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出汗不是因为热,而是这碗牛肉粉,太!火!辣!

别的先不说,一碗粉嗦净,我这大嘴唇子像加了梁朝伟的香肠嘴特效一样,这谁顶得住啊......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店里的米粉类产品有很多,什么牛肉粉、肥肠粉、牛杂粉、排骨粉、鸡杂粉......虽说店主贴心的每个后面都加上了小括号,标明口味,但第一次来,光看菜牌还是有点蒙圈。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其实如果放在湖南,这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毕竟米粉的江湖里面,永远有弗兰人的一席之地,他们有无数种方法,把平淡的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尤其是常德的津市牛肉粉,作为湖南米粉里头的宗师级别选手,这块金字招牌可不是浪得虚名。

常德米粉辛辣、重油,看着油光透亮,吃着酣畅淋漓。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脱离了常德当地,牛肉米粉有不少“微调”,但规矩还是在那儿站得牢牢的,懂行的人瞄一眼碗中,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因为来之前,就得到了弗兰朋友“太放肆,小心菊花不保”的忠告,点了一碗麻辣肥肠粉后,我又特意点了一碗微辣的红烧牛肉粉,一碗要圆滴,一碗要扁滴,尝尝看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人不多的时候,上粉速度极快,你能闻到四处弥漫着牛肉汤的浓香,老板麻利地将米粉在咕嘟沸腾的滚水中翻烫,再落入大碗中,舀汤、放浇头、点油、撒葱花,行云流水,一碗整整齐齐铺成“梳子背”的红烧牛肉粉便上了桌。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大块的牛肉足有四五块,散落在米粉上,酸豆角酸味不重,在肉香的勾引下尽情释放魅力。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吃过这么多家小料,这里的酸豆角绝对算是王者级别!不要放过它!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肉烂酥嫩、粉滑绵韧,嘬住米粉的一头,轻轻吸气,筷子顺手一递,“嗦”的一声,米粉自己就会钻进嘴里,要是还能不溅到身上,这可是绝技(羡慕吗?都是被油点子溅到的衣服换来的)。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口味重的还可以自己加码,餐台边上放着剁辣椒,油浸的剁椒不太辣,但味道变化很妙,简直上头。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麻辣口味的肥肠粉我要了扁粉,在湖南,它常见于长株潭等地,相比圆粉,更入味易嚼。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吃前几口的时候我都没觉得有啥,辣?不过如此嘛!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可后劲一上来,立马打脸了,闻一闻提神醒脑,嗦一嗦舒经活络,一股子一股子的辣往上涌,汗止不住得往外冒,恍惚间我仿佛体验了一把天灵盖被掀开的滋味。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快快快,上臭豆腐给我续命!

臭豆腐一亮相,别说,还挺有文和友那味儿!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豆腐色墨黑,下油锅炸得外酥里嫩,在豆腐中间将辣椒等调料注入“灵魂”汤汁,一咬一包汤,仿佛会爆汁。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就算不嗦粉,专门来吃这份臭豆腐,我也觉得很值得!

这家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 天天要闻

最后的最后,我想再次申明一下下,我真不是个不能吃辣的人,但经过我的亲身体验,想来嗦粉的亲人们千万不要对自己盲目自信,面子不重要,菊花才是最重要的!!!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