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网红“阿大葱油饼”开业近一月,老板吴志勇:10元一个有的赚,但压力不小

2025年05月17日08:50:28 美食 4480

沉寂了两三年之后,吴根存的儿子吴志勇带着“阿大葱油饼”回归大众视野。

4月25日,门店在上海石门二路65号正式开业,随后迎来不少关注和讨论。在众多称赞和好评声中,吴志勇也受到不少质疑,有食客认为10元一个饼定价偏贵,也有人质疑重新开店是在售卖情怀。

沪上网红“阿大葱油饼”开业近一月,老板吴志勇:10元一个有的赚,但压力不小 - 天天要闻 

吴志勇与父亲“阿大”吴根存在店铺门口。图/受访者供图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南昌路与茂名南路街角的一排老房子里,“阿大”吴根存和家人住在二楼,一楼是维持家中生计的葱油饼摊。

2010年世博会期间,“阿大葱油饼”店前排队的人群长龙不断,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网红小吃。小摊几经辗转,从南昌路的菜场转入茂名南路的弄堂,在政府和网络订餐平台的支持下,又在永嘉路开店。2022年3月之后,永嘉路门店几乎不再营业。

本次开店已近一个月,店面近况如何?客流量是否稳定?食客对葱油饼的口味是否满意?5月15日,九派新闻对话了“阿大葱油饼”第二代负责人吴志勇。

【1】我的学费是父亲一个饼一个饼拍出来的

九派新闻:对小时候家里的葱油饼生意有怎样的记忆?

吴志勇:从小学开始,我就有父亲早出晚归做葱油饼的记忆,小摊就开在我家楼下。爸爸身上总会有很浓郁的葱油味道,有时我身上也有这种味道,一度让我在学校有些尴尬。

长大一些,我逐渐感受到了父亲这个工作的乐趣。大学时,父亲参与了好几档节目的录制,没想到父亲做葱油饼能受到这么多关注和称赞,我觉得挺骄傲的。

亲戚和邻居有时跟我说,我的生活费、学费,都是父亲一个饼一个饼拍出来的,心里很感慨,现在我自己开店了,更能体会到父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多么辛苦、难得,现在轮到我去扛起这个担子了。

九派新闻:什么时候第一次参与制作葱油饼?

吴志勇:大概是读高中时,我帮爸爸切葱花但不太会用菜刀,没切几刀就伤到了大拇指,现在手上还有一道疤。

读大学之后,我每周都会抽时间在爸爸的店里帮忙。从和面学起,到搅拌油酥、包饼、煎饼、烘饼,把握火候……最大的感受就是累,真的很辛苦。

九派新闻:有预料到“阿大葱油饼”重新开业会受到这么多关注吗?

吴志勇:这是开店前完全没想到的。有很多父亲当年的老食客听闻“阿大葱油饼”重新开业,第一时间就赶过来品尝,甚至有坐轮椅来的98岁客人,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认可。现在开店近一个月了,客流量比最初少了一些,逐渐趋于稳定,但也超出我开店前的预期了。

沪上网红“阿大葱油饼”开业近一月,老板吴志勇:10元一个有的赚,但压力不小 - 天天要闻

坐在轮椅来吃葱油饼的98岁客人。图/受访者供图

开心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我们不仅要在店铺管理上精益求精,也要考虑员工的休息,目前我给店员们分了两班,他们两班倒,我是只要有时间就在店里忙活。

【2】10元一个有的赚,但压力不小

九派新闻:筹备开店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哪些帮助?

吴志勇:开店前我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准备,也和家人商量了很久。起初父亲有些担心我吃不了苦,但他心里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品牌延续下去。家人的鼓励对我来说很重要,让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店里。

筹备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寻找铺子,在上海市中心找到一家可以排油烟、做热食的店铺很难,最后机缘巧合将店面定在了石门二路。

沪上网红“阿大葱油饼”开业近一月,老板吴志勇:10元一个有的赚,但压力不小 - 天天要闻 

吴志勇与排队的食客合影。图/受访者供图

九派新闻:有网友质疑10元一个葱油饼价格偏高,你怎么看?

吴志勇:在我父亲2022年3月份关店之前,他的定价就是10元一个。

我们制作的每一个葱油饼用的都是中粮的大豆油、五得利面粉,包饼的时候还会放一坨板油,保证出品葱多饼脆、用料扎实。再加上我们在上海市中心的房租、用人成本,10元一个的价格,不是没得赚,但压力也不小。

九派新闻:你在社交平台记录了这几年的经历,被裁员过、生过病、家里还迎来了新生命,这些带给你怎样的生活感悟?

吴志勇:让我更能沉下心来了。踏实守店,要对每一张饼负责;更虚心了,网上的好评差评,我都接受。

开店以来,好评和称赞声不少,也有很多质疑。有顾客觉得现在的饼都是电锅烙出来的,不如传统明火制作的好吃,这一点其实我们也很无奈,店面是不允许使用明火的,我们为了把店开起来,只能在这方面妥协。

还有朋友提出买到的饼比较硬这个问题,有可能是我们在煎盘上一次煎了太多的饼,来不及翻面导致火候过了,确实容易烧焦、变硬,我们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品控不好的饼坚决不会售卖。

【3】希望“阿大葱油饼”成为真正的老字号

九派新闻:有人说“阿大葱油饼”是在售卖情怀,您想怎么回应这种说法?

吴志勇:“阿大葱油饼”确实是不少人关于上海的城市记忆,重新开业后,新闻媒体的报道也让我们这家新店有了“网红效应”。但我心里清楚,情怀是锦上添花,不能长久地支撑店铺,我要做的是保持长期品质,保持老味道,让顾客吃得好再来。

开店前一周,我父亲在店里亲自培训了所有的员工。说实话,葱油饼就只是葱油饼而已,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没什么“独门绝技”,也不难学。但不同人做出来的口味、品控不同。所以每天结束营业后,我们都会复盘开会,针对收到的顾客反馈,寻找优化和进步的可能。

沪上网红“阿大葱油饼”开业近一月,老板吴志勇:10元一个有的赚,但压力不小 - 天天要闻

吴根存在店铺培训店员。图/受访者供图

九派新闻:您希望“阿大葱油饼”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怎样的品牌?

吴志勇:我父亲是“阿大葱油饼”这个品牌的第一代。父亲年轻时因脊柱侧弯落了残疾,上海话中,驼背的“驼”和“大”同音,且他是家里的长子,所以就起名为“阿大”。做葱油饼的技能最初也是父亲跟别人学的,但40年来,他根据食客们的喜好逐渐研究出了自己的配比。

在父亲那一代,“阿大葱油饼”已是不少人的“上海记忆”。我希望可以从我这代开始代代相传,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字号”,有持续的吸引力。我相信,最困难的时候我父亲已经度过了,之后即使再遇到困难,我也会坚守下去。

九派新闻记者 李韵聪

编辑 武菲菲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海南荔枝订货暨品牌营销活动举办 签约金额超8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海南荔枝订货暨品牌营销活动举办 签约金额超8000万元

2025年海南荔枝订货暨品牌营销活动16日在海南红明农产品(荔枝)交易中心举办,活动现场荔枝订单签约总额达8000多万元。5月16日,2025年海南荔枝订货暨品牌营销活动在海南红明农产品(荔枝)交易中心举办。蒙见学 摄 海南是中国荔枝的主要产区之一。活动现场,海南荔枝龙头企业代表向全国采购商推介海南荔枝核心品种的种植标准...
在万家丽开启美食狂欢,味蕾畅享各地风味 - 天天要闻

在万家丽开启美食狂欢,味蕾畅享各地风味

走进万家丽,一场美食盛宴便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汇聚了大江南北的特色佳肴。负一楼的小吃街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长沙本地的特色小吃,如糖油粑粑和臭豆腐,吸引着往来食客。
吃“琵琶宴”、赏超出片百合花海 N种方式打开周末 - 天天要闻

吃“琵琶宴”、赏超出片百合花海 N种方式打开周末

眼下,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6万亩枇杷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永善县地处金沙江属干热河谷气候,适宜的温度加上瓜果飘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周末前来体验采摘游玩。跟随镜头,一起到当地的枇杷果园里走一走吧。金沙江畔丰收景五月枇杷满树金 总台记者 伊圣楠: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黄华镇,全镇约6000亩枇...
周末的菜市场 - 天天要闻

周末的菜市场

今天周日,恰逢1、4、7楼下菜市场赶场,这个菜市开了超5年时间,但是来买菜的次数屈指可数站在楼梯上,一眼望去全是人头,穿梭在各个摊位,听到的都是:收款2元,收款1.
一个面包20-30元,连达哥都要吐槽了,不嫌麻烦,还是自己做好! - 天天要闻

一个面包20-30元,连达哥都要吐槽了,不嫌麻烦,还是自己做好!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好多面包店的面包真的要用“天价”来形容了!就连我们的新闻主持人郑达都吐槽,一个面包二十几三十块,菠萝包也要10块钱,以为自己去了欧美!吓得达哥说,不买了,不买了,拜拜!有网友晒自己的面包账单,她说这是两个人的早餐,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