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气温逐渐升高,大自然的馈赠也随着季节更迭而变化。此时,市场上蔬菜种类繁多,但并非所有蔬菜都值得选购。
有些蔬菜属于过季食材,不仅口感欠佳,还因储存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变质问题。为了大家的饮食健康和生活品质,立夏后,这“5种”蔬菜劝你少买。
第一种是冬季常见的大白菜
大白菜,一般在秋冬季节大量上市,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到了立夏后,即便商家,采用冷库保鲜等手段,其营养成分也会大量流失。
存放过久的大白菜,水分散失严重,叶片发蔫、枯黄,甚至内部会出现腐烂、变质的情况。
而且,为了延长其保存期,部分商家可能会使用一些保鲜剂,这些物质残留在蔬菜上,食用后对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立夏后,鲜嫩的叶菜大量上市,相比之下,大白菜已不再是理想之选。
第二种是反季节生长的韭菜
韭菜是春季的时令蔬菜,有着“春韭香,夏韭臭”的说法。立夏之后,自然生长的韭菜品质下降,口感变得粗糙,辛辣味加重。
而市面上一些反季节韭菜,多是在大棚中,通过特殊的种植技术培育出来的,生长周期短,为了保证产量和品相,可能会使用较多的农药和化肥。
这些残留的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反季节韭菜,在口感和营养上,也远不及春季的韭菜。
第三种是储存时间过长的土豆
土豆在收获后,有一定的休眠期,一般可以储存几个月。但到了立夏,距离上一季土豆收获已过去较长时间,土豆很容易发芽、变绿。
发芽和变绿的土豆,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头晕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即便将发芽、变绿的部分削去,土豆中仍可能残留一定量的龙葵素,食用起来并不安全。
第四种是过季的白萝卜
白萝卜和大白菜一样,适合秋冬季节食用。立夏后,过季的白萝卜水分减少,变得干硬,口感发柴,甜味也大打折扣。
并且,长时间的储存,使得白萝卜的抗腐能力下降,内部容易空心、腐烂,肉眼很难及时察觉。
另外,过季白萝卜的营养价值,已大不如前,食用后无法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所以不建议在立夏后购买。
第五种是温室种植的黄瓜
立夏后,虽然黄瓜大量上市,但一些温室种植的黄瓜,为了追求早上市和高产量,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来促进生长和催熟。
这些黄瓜外观上,可能看起来色泽鲜亮、笔直匀称,但口感寡淡,失去了自然生长黄瓜的清香和脆嫩。
而且,过多的化学物质残留,对人体健康无益。相比之下,露天自然生长的黄瓜,在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下成熟,更值得选购。
立夏之后,应顺应季节变化,选择当季新鲜的蔬菜。这些当季蔬菜不仅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更加安全健康。避开上述5种过季蔬菜,既能享受美食,又能呵护身体,在这个季节吃得放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