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2024年12月19日19:22:14 美食 113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参考文献及来源截图已放文章末尾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吃饭要一天吃三顿。

其实最初的古代人吃饭最早是一天吃两餐,后来才逐渐变为了一日三餐。

古代人为什么要从一日两餐变为一日三餐?他们的饮食习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饮食习惯

古代的休息时间和我们现在可不一样。

我们现代社会,大家有手机、电视之类的数码产品,在睡觉之前总是喜欢把玩一会。

于是便会熬夜,如此一来,次日自然就会赖床。

然而在古代,人们大体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这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可谓大相径庭。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故而,古人的用餐时间与我们存在差异。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这意味着古人饮食时间并不固定,不像现代人遵循饮食的标准,他们以饥饿感为依据来确定进食的时间,一旦果腹便停止进食。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吃什么、怎么吃都没有特定的规律。

他们更像是原始人一样。

因此可以说古人的饮食更多是出于生理需求,而非遵循特定的饮食时刻表。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直到先秦时期,人们吃饭的时间才被固定了下来,分别是“朝食”和“𫗦食”。

早上吃一顿,下午吃一顿。

那么,古人的饮食习惯在何时转变为一日三餐的呢?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一日三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飞速发展,人们在日常劳动和工作里,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特别是在农业社会,人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体力消耗巨大。在一天的劳作结束后,尤其是在下午用餐完毕,人们继续投入到各种劳动中,直到夜幕降临。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由于长时间的体力消耗,到了晚上,他们常常会感到饥肠辘辘,因此逐渐养成了晚餐的习惯。

然而那个时代所谓的晚餐,在现代人看来更像是“夜宵”。

当时的人们对于晚餐并没有太多讲究,不像现代人一样有多种多样的美食可以选择。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他们通常会随意吃一些简单的食物,比如一些点心或者小吃,以此来缓解腹中的饥饿感。

这些食物虽然简单,但却能有效地补充能量。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尽管这些食物在当时并不被看作是正式的晚餐,但对于那些辛勤劳作的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

直到汉代,随着农作物的发展和食物种类的增加,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食物选择,这促进了饮食习惯的改变。

至宋代,古人每天吃三餐的饮食方式已经初步形成,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已然极为相近。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不少人对待吃饭一事极为敷衍,饮食毫无规律,不能准时吃饭。

但想一想,古人改变饮食习惯,又怎么不是在提醒我们好好吃饭呢?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古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

原文刊登于敦煌发布2023-02-03《古人如何从“一日两餐”发展成“一日三餐”的?古代餐食演变史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40℃高温要来了!焦作将迎热浪“烤”验 - 天天要闻

40℃高温要来了!焦作将迎热浪“烤”验

明日天气5月19日(星期一)晴天间多云,20℃~40℃西南风3级~4级,阵风6级~7级高温来袭,“烤”验升级!下周一开始,在高空脊前西北气流的控制下,河南大部地区将持续被火热的阳光炙烤,与此同时,近地面暖热的南风源源不断地给河南带来热量补给,高低空默契配合,连续三天(19日至21日)的高温“烤”验即将到来。据市气...
詹金龙:“摇”出一泡家乡好茶 - 天天要闻

詹金龙:“摇”出一泡家乡好茶

詹金龙:“摇”出一泡家乡好茶“今年春茶做了1000多公斤的毛茶,平均价位在300元左右……”谈起春茶的销售,祥华乡新寨村茶农詹金龙的喜悦溢于言表。从祥华乡新寨村出发,沿着蜿蜒的茶山小路攀登至新岭山山顶,詹金龙的茶园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踏入茶园,只见茶树间疏朗有致,形成特有的“稀植”景观。“这样能保证每棵茶树...
“伊美”教联体厨艺盛宴:四校“小厨神”大显身手 - 天天要闻

“伊美”教联体厨艺盛宴:四校“小厨神”大显身手

极目新闻通讯员 郭小凡5月15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的食堂里飘出阵阵鲜香,“伊美”教联体厨艺实践活动在此火热开启。此次活动由武汉农投金银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吴家山第一小学承办,并邀请“伊美”教联体成员校辛安渡小学、吴家山第六小学、莲花湖小学共同参与。活动现场“小厨神”们身着厨师服,头戴厨师...
大家,不应该骂娃哈哈 - 天天要闻

大家,不应该骂娃哈哈

5月15日,娃哈哈针对近期“今麦郎代工”事件做出回应。 娃哈哈方面表示,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故公司的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公司出现产能紧张,娃哈哈迅速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
镰刀妹AI智能播报 | 5月18日长沙天气和明日预报 - 天天要闻

镰刀妹AI智能播报 | 5月18日长沙天气和明日预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8日讯 长沙市,5月18日,白天,小雨,气温31摄氏度,夜晚,小雨,气温23摄氏度。长沙市,5月19日,白天,小雨,气温33摄氏度,夜晚,小雨,气温24摄氏度。(以上资讯由写稿机器人系统自动撰写)点击下图查阅更多资讯...
这7种可能“有毒”的常见食物,提醒家里人赶紧扔! - 天天要闻

这7种可能“有毒”的常见食物,提醒家里人赶紧扔!

日常生活中,已经发霉的面包、发芽的土豆甚至长毛的水果……为了不浪费,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继续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变质,很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再节俭也不能吃!下面7种看似没坏但有很多安全隐患的食物,最好别吃!
宁夏银川的10大“怪菜”,本地人吃不腻,外地人不敢下嘴 - 天天要闻

宁夏银川的10大“怪菜”,本地人吃不腻,外地人不敢下嘴

一、面肺子羊杂碎:内脏界的“暗黑料理”话说银川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红油浮动的羊杂碎开始的。羊心、羊肝、羊肚都不稀奇,但面肺子绝对能吓退80%的外地人——这玩意儿竟是给羊肺灌面糊煮成的!白生生的面肺切条后泡在羊骨汤里,口感滑溜溜像果冻,本地人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