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除了烧烤,还有一个集采自救样本

2023年05月05日20:48:10 美食 6242

栏目介绍

医药行业的政策一直紧跟大势,同时,作为关乎国民身心健康的行业,医药的政策本身也在创造着新时代。2023年,健识局锚准医药新时代的多个小切口,试图深入几个细分领域,拉开一个剖面,向诸君展示每一个大政策背后带来的变革、求生与创新。

讲故事给您听,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窥斑见豹的旅程。

以下,是我们关切的第一个细分领域:基础输液。

“比矿泉水还便宜”的大输液产品,正在遭遇各地集采的冲击。

4月27日,吉林刚刚公布了全省基础输液直接限价挂网的结果。为了尽可能避免集采未中选造成用药紧张,吉林等多个省份采取了直接降价的策略,大输液企业只有两种选择:降价或者退出

早在2020年,江苏公示基础大输液挂网价,安徽双鹤生产的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ml仅卖到0.88元,还不到一块

大输液是受政策深度影响的行业,限抗令、门诊输液管控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结束了原先多、小、散的市场局面,市场向具备大规模生产销售的企业集聚。目前全国共300家大输液企业,一些省内市场被地方企业牢牢把握。

例如山东淄博,名声在外的不只是烧烤,还有一家知名本土企业:齐都药业。

淄博除了烧烤,还有一个集采自救样本 - 天天要闻

齐都药业,前身是临淄制药厂,自建厂的1976年就有注射剂产品,历经半个世纪,如今已成为山东的输液龙头企业。如果要讨论大输液集采的议题,齐都是不可被绕过的一家。

国内单体最大输液生产基地

1998年,山东淄博,年仅33岁的郑家晴接棒,成为临淄制药厂厂长。彼时,郑家晴接下的是一个巨大的担子:在他之前,厂子短短三年换了四任厂长,累计亏损18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25%

为了救厂,郑家晴决定改制,号召全厂770号人参与募股,凑出13万元整顿销售、承包经营的问题,集中精力恢复生产、扩大销路,并定下每年至少新建一个项目的目标。

一番大刀阔斧的改制后,临淄制药厂盘活了,后改名为齐都药业。2005年,齐都科技园开工建设。企业依托园区快速发展,20年里,齐都药业的年产值数额直接加了两个零:从4000万元到如今的40亿元。员工也从几百人变成4000多人。

2012年起,随着限抗令、静脉输液限制管理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大输液行业面临供大于需的局面。再加上集采的逐步实施,低利润成为所有大输液企业的痛点。

面对肉眼可见的市场困境,郑家晴再一次选择了扩张:

疫情三年,反而是齐都药业历史上投资强度最大的三年。这段时间里,齐都药业花大力气做老旧生产线技术改造,探索医药智能制造转型。

回报接踵而至。2021年3月,齐都药业投资5.2亿元建成可年产12亿瓶袋的211车间,引进世界先进注塑机、全自动立体仓库等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多工序无人值守。建成时,211车间号称是“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水平最高”的注射剂生产车间。2022年1月,齐都药业被山东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211车间创造了巨大的生产优势,使得齐都一下子跃居“国内单体最大输液生产基地”。2022年,齐都药业核心产品的产量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经济指标创造历史新高。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热闹背后,隐忧并未散去。

低利润、回款难问题依旧

在集采常态化的当下,大多数国内企业都选择了拥抱集采。对于输液企业而言,集采省去了找配送企业的麻烦,入院上得到很大便利。不过,企业也难消顾虑。

淄博除了烧烤,还有一个集采自救样本 - 天天要闻

价格是企业最关心的因素。接近齐都药业的人士向健识局指出:相较于其他药品,大输液价格已经算非常便宜。目前已开展的基础输液集采里,河南省的最终价格相对符合企业的预期。黑龙江集采由于价格杀得太狠,齐都选择了弃标。

“大输液的成本就在那里,利润已经很微薄。再低的话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像八毛的糖、盐水和两块的比,太便宜的病人也不敢选。”前述人士坦承。

回款周期也是中标企业担心的事情。健识局从行业人士获悉,集采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会有不同。回款方面,山东、上海等地执行得比较到位,次月能回款。但部分省份需要四到五个月

这位行业人士明确表示,集采药品的回款要好一些,周期比以前变短了,但按下葫芦浮起瓢,“其他非集采药品的回款反而变长了。到了最后,企业的回款难问题还是存在。

健识局获悉,目前,技术工艺上,国内外输液产品并不存在明显差距,国内企业之间,只要做到比同行好一点就已经是优势,比如更快的运输速度和售后处理。在这方面,齐都给不同产品设计了不同字体底色,以便于临床使用分辨,减轻操作负担,受到不少医护的欢迎。

面临输液业务整体承压的现状,创新转型是所有输液企业都在探寻的。2019年以来,齐都药业开始向多元化业务发展,特色原料药、生物医药、诊断试剂也慢慢纳入业务版图,发展重心也向研发倾斜。健识局获悉,目前,齐都在淄博、济南、北京建有研发中心,自建研发队伍。

那么,依托211车间这样的产能,输液产品走量,生物医药等其他业务走质,会是齐都药业的未来吗?

撰稿|杨曦霞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杨亚兰

图源|视觉中国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