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昨天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至于原因,小宅认为和两件事情有关。

第一,3月29日一名女生驾驶小米SU7 在安徽铜陵高速上发生事故,事故导致包括司机在内的三人死亡;据悉,事故发生前小米SU7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但是在事故发生时已经退出NOA;官方已经发文表示,事故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

第二,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引发争议,争议的点在于雷军早期表示这个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件,内部结构也改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之后雷军删除了部分文字,而且官方目前表示“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跟之前宣传的其实是对不上的。

对于第一件事,小宅认为得从车辆说起;这场事故中的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因此并没有激光雷达,同时算力也只有84TOPS;或许大家对于这个配置没有什么概念,就这么说吧,目前售价7.8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算力也是84TOPS。

另外还得说一下,小米SU7标准版只有一个毫米波雷达,海鸥智驾版有五个毫米波雷达,两个车型的超声波雷达都是12个;如果从智驾的角度来看,海鸥智驾版是要比小米SU7标准版还强的,毕竟毫米波雷达对于这种算力的车型来说非常重要。
事故中的车辆算力较低,因此面对突发情况的解决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家在高速上使用NOA的时候,还是需要全神贯注,时刻关注路况,这种算力较低的车辆很难解决突发情况。

至于小米SU7 Ultra,不少网友戏称“龙晶风道”,这也是结合了之前“龙晶玻璃”的说法;小米官方目前给出了解决方案,没交付的可以改成普通前舱盖,所有下定的用户在交付之后都会获得两万积分(价值两千块钱),这个解决方案其实还是挺有诚意的。

当然还是有消费者不满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允许消费者退掉订单;不过小宅认为,这个基本上不太可能,对于小米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毕竟这是一款52.99万元起步的车辆,排产之后的成本其实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大规模退订,这对于厂商来说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造车很苦”,这也是雷军在之前的演讲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小米汽车从0到现在月交付接近三万辆,毫无疑问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势力汽车品牌中,小米汽车的成绩绝对是最亮眼的,同时在整个互联网上的热度也是绝无仅有的。
小米汽车在获得泼天流量的情况下,出现任何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流量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