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格局的剧变正将亚马逊推向一场生存压力测试。
日前,亚马逊发布一季度财报,首次将“关税和贸易政策”列为可能对未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其给出的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指引区间低端比市场预期低27%。
随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免税政策,亚马逊的供应链成本和运营利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亚马逊的自营业务还是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都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中国供应链。
高盛指出,如果亚马逊无法有效转嫁关税成本,其年化利润可能面临高达100亿美元的损失。
眼下,风险还没有完全显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亚马逊大卖都在海外仓有存货,目前美区还在正常经营。美国消费者也在加紧囤货,亚马逊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某些类别的购买量有所增加”。
然而,囤货行为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库存在逐步消耗,新订单可能伴随着价格变动,对于亚马逊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危警报拉响
从财报数据来看,亚马逊在第一季度的表现整体较为稳健。
财报数据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556.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但是是自2023年来的最低增速;净利润为171.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
“老本行”零售业务依然是营收的大头,但表现中规中矩。第一季度,亚马逊线上商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至574.07亿美元;实体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55.33亿美元;第三方卖家服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365.12亿美元;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9%至117.15亿美元。增速环比去年第四季度都有所下滑。
亚马逊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在1590亿美元至1640亿美元之间,同比增幅在7%至11%之间;预计当季营业利润将达到130亿美元至175亿美元之间,分析师预期为178.2亿美元,整个指引区间都低于预期。在财报中列出的多项可能影响指引的因素中,亚马逊新加入了“关税和贸易政策”。
亚马逊的核心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在这场关税风暴中难以置身事外。高盛估计,亚马逊1P(自营)业务的商品成本约占其在线商店收入的74%,美国市场占亚马逊全球商品交易总额(GMV)的约60%,且美国1P商品成本中约35%来自中国。
考虑到不同地区关税差异,高盛预估亚马逊美国商品成本可能因关税政策上涨15%-20%,全球商品成本增加9%-12%。
平台上数以百万计的第三方卖家同样面临巨大压力,除了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许多美国本土卖家也依赖中国来生产或组装产品。由于面临更高的关税成本,一些卖家已经提高了价格并削减了广告支出。这种连锁反应不仅会减少亚马逊的佣金收入,还可能削弱其平台商品的多样性和价格竞争力。
高盛指出,如果亚马逊无法有效转嫁关税成本,其年化利润可能面临高达10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17%。
从历史经验来看,亚马逊并非第一次面对关税挑战。高盛表示,2018-2019年特朗普首次实施系列关税期间,亚马逊全球商品利润率基本稳定,这表明其具备一定的成本应对能力。
然而,此次的情况更为严峻——关税范围更广、税率更高,且取消了针对中国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政策。亚马逊作为平台方,既要平衡卖家的生存空间,又要维持自身的价格优势,面临更大的挑战。
生死大考在即
但眼下,关税战风险还没有完全释放。
在财报会议上,亚马逊表示,目前尚未发现市场需求疲软的迹象,零售商品的平均售价也未出现大幅上涨。该公司还指出,“某些类别的购买量有所增加”,这可能表明人们为了应对潜在关税影响而提前囤货。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透露,公司正在与卖家积极合作,提前将订单转移到美国,以避免商品面临进一步的关税征收。
贾西说:“我们的第三方卖家已经提前上架了一些商品,因此他们这里也有一定的库存。我们正试图将价格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位亚马逊大卖家表示,美区业务还在照常进行,自身有较为成熟的海外仓布局,目前在美区的海外仓中仍有存货。
宁波优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曦向记者表示,他们美国的业务没有停转,目前美国海外仓的存货还有50%左右,还可以从加拿大等其他地区的海外仓补货。
然而,分析师们指出,随着现有库存的逐渐消耗以及新订单的下达,成本因素可能会推动商品价格上升,这带来销售上的不确定性。
高盛也指出,若消费者对价格上涨反应敏感,可能导致订单量下降,进一步影响利润。而美国消费者在持续通胀压力下已变得更加价格敏感,任何显著的价格上涨都可能导致需求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赶上亚马逊7月Prime Day的报名和备货节点。Prime Day历来是亚马逊仅次于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的重要促销活动之一,亚马逊每年仍投入数百万美元通过电视和社交媒体广告大力推广该活动。
正如贾西所说,很难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对亚马逊的业务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现在很难预测关税会带来什么。很难说他们会在哪里达成和解,以及何时达成和解。”
短期内,亚马逊面临着平台生态平衡的挑战——如果过多卖家因关税而退出,或者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亚马逊零售业务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关税以及小额豁免的取消也打击了Temu等竞对平台,亚马逊强大的品牌效应和Prime会员体系或许能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至于未来的走势,还需持续关注关税政策的最终落地情况和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