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增发国债的关注度很高,昨晚看到A50大涨而欢欣鼓舞,今天看到冲高回落而垂头丧气,典型的A股的KTV到ICU行情。
我认为市场高估了国债的短期意义,但低估了它的长期意义。
短期,市场觉得时隔20年重新启动增发国债,够牛逼,体现了政策对于经济的坚定支持,甚至是明年的GDP目标都可以略微调高一些,这些想法都对,都没问题。
但是A股这个游戏有自己独特的节奏,游戏规则就是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有宏大叙事讲,那A股就能涨。
大家不要被疫情这几年给迷惑了,没有疫情的话国内经济波动周期并不会很大,地产差一点消费弱一点,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这边能补起来。
2019年的经济不怎么样,搞宏观对冲的盯着国内数据看,那一年都没什么收益,但那一年年中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海外资金源源不断买大白马,后来又讲了一轮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宏大叙事。
总量的拳头打在A股这个棉花上,总会觉得软绵绵的,就是这两个原因:经济的低波动,以及独特的游戏节奏。
但长期,这可能意味着国内财政思路有变化,以往3%财政赤字率限制,在未来可能会有所放松。
参考一下美国,2021年,美国财政赤字率12.4%,22年是5.5%,23年预计是6.3%,24年预计是5.8%。过去60年美国平均财政赤字率为3.1%,根据国会预算局的估计,未来10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将维持在5%以上。
日本这几年好点,但是在90年代泡沫危机破灭之后,政府部门杠杆率从1997年的90.1%上行至2004年的145.1%,维持了经济基本盘。
一旦国内也开始长周期的财政赤字放开,叠加国债利率进入长期下行区间,未来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维持中等速度,优质资产持续受益于货币对内贬值,尤其是财政重点倾斜的领域,人民币汇率不大好说,得看产业升级的速度。
从长期的角度,增发国债这事儿的意义就在于这里。
对股市来说,只要国内开启超预期的财政刺激,意味着经济大幅度的向下可能性大大降低,尽管外资现在还在卖,但3000点以下的A股,大蓝筹指数往下空间不大了。
所以汇金也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增持,买四大行只买了小几个亿,买300ETF却买了大几十亿规模,这本质上是一轮筹码交换,外资基于中美利差的角度去追逐美债,汇金基于经济周期的角度抄底大蓝筹。
之前我也推荐过一些行业指数基金定投,比如说创新药等,如果对行业特性不大了解,但是又觉得现在A股胜率赔率不错的话,这时候是可以买点沪深300ETF华夏(510330),如果追求弹性的话,中证1000ETF(159845)比较合适,中期看胜率较高。
大的期待周期是两个,第一个是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明年经济定调,明年继续修复之路。
第二是外资的这轮卖出周期接近尾声,节后这轮卖出主要是美债在十一期间冲得太猛,现在随着美债高位横盘,最多再往上冲10~20BP,中国国债收益率逐渐回升,我预计外资卖出冲击最大的时候大概率过去了。如果后续美债冲破前高,再对这个逻辑作出修正。
参见下图,外资每次卖出最狠的时候,对应的都是中美利差最大的阶段性高点。
昨天提了一句黄金,有小伙伴在问。
以前黄金的分析框架是黄金是货币的纯对立面,尤其是美元,现在随着全球新周期的到来,我认为黄金有三重属性,由浅到深分别是:地缘冲突、美债顶部区间、货币泛滥与竞争。#A股怎么啦## #a股的节奏# #量化助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