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著名的恒大集团发布了最新的一季财务报表,据数据显示,恒大目前的负债金额达到了2.4万亿,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两年投资中,共亏损了8210亿元。
这个2.4万亿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两万亿拿来造三峡大坝,可以再造20个出来,造国之重器航母可以造40艘出来,把这些钱全部分给全国的民众,14亿人每个人都可以分到足足1400块。
而现在这些钱全都变成了债务,在如此巨大的债务之下,恒大已经是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了,如果恒大因为这些债务最后宣布破产,那么也会连带着许多银行的破产,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场大的震荡。
那么恒大这个公司究竟是为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呢?
一
恒大能有今天的状况可以说的上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恒大发展之初,其股票就在交易市场一路飞涨,曾经有人靠购买恒大的股票一夜之间资产翻了五倍,可以说,在恒大创办之初可以称得上是风头无俩。
其在最初腾飞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在2013年的末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可以称的上是一片低迷,许多城市的楼盘价格都呈现下降趋势,于是就出现了屋价降低但仍无人问津,有许多空房卖不出去的现象。
于是在这时,国家准备出手,由中央银行、住建部以及银监会三方联合制定的《关于个人住屋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就是调整了在购买房产时的贷款比例的问题。
这无疑是让许多想要购买房产但一时本金不足的人有了购买的资本,于是一时间房地产交易量大增,需求上涨也就一路带动着屋价上涨,到了2016年,以深圳为例,其屋价足足增长了一倍还多,像其他一线城市的屋价也迎来的不小的上涨幅度。
而本身就是做房地产的恒大就是借到了这个东风,一路扶摇而上,赚的是盆满钵满。
而一路靠房地产走到今天的恒大自然也是房地产行业充满着信心,认为只要做房地产就能赚大钱,所以在对待投资的态度上一点都不谨小慎微,反而在房地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2017年豪掷1700万请来了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任泽平来对恒大的未来发展作出一些规划,任泽平也表示非常看好房地产的发展,这让恒大更是在这条路上一路走到黑。
二
恒大对于房地产的自信就使得其不断的进行扩张以及借贷,负债也就是在此时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加有序的发展,恒大还提出了“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以及低成本”的战略,让
其从银行通过资金杠杆借贷了大量的资金以供自己在房地产行业的大肆扩张,在这期间,恒大收购了不少的房地产,例如郑裕彤340亿的地产项目、张松桥140亿的地产项目和刘銮雄120亿的地产项目。
这些项目虽好,让恒大在这个行业里体量迅速扩大,但也为恒大带来了更多更严重的负债问题,销售额虽在上升,但仍比不上其债务上涨的速度。
可以说,恒大在此时的发展战略就像是在走钢丝,只要有一些风吹草动就会对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
事物的发展总是盛极而衰的,房地产行业在几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也在2017年迎来了颓势,其市场的需求也不再有那么多,直接导致了一大批类似恒大负债搞房地产的公司宣布破产,但恒大董事长许家印似乎料到了这一点,提前一年就制定了去杠杆去债务的策略,并且还同各大资本巨头合作,吸引资金降低了恒大的负债率,成功的让恒大躲过了这一次危机。
但好景不长,2020年国家又出台了关于企业的负债率和净负债率、股份与现金流的三条红线策略,限制了企业的负债率,这一政策的出台直接逼的恒大砸锅卖铁的降低负债,换取现金流,虽暂时躲过了审查,但这也为未来的负债埋下了伏笔。
三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砸锅卖铁,虽然暂时的度过了危机,但由于为了降低负债还钱卖了大量的资产,也降低了恒大在长远时期上的盈利,算得上是饮鸩止渴了。
而在之后,因为恒大如此之大的动作也让其债务问题被媒体报道了出来,一时间人心惶惶,恒大还在之后被政府所约谈,这种新闻的传出无疑是让一些消费者们不再信任恒大。
这就导致之后的民众都争相将存在恒大的钱悉数取出,并且恒大的楼市也都无人相信敢去购买,都生怕成为了烂尾楼,甚至发展到最后打折都无人问津。
而之前收购的资产和项目所带来的问题就接连浮现,房地产的建设和交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也就需要企业不断的投入,现在恒大自己难以为继自然就无法维持之前收购的资产的运转,这就导致了负债的越来越高。
而这些原因的累积,也让向恒大借钱的银行都不再对其信任,都纷纷起诉恒大想要让其归还贷款,这些银行也知道起诉没用,其目的都是申诉之后然后冻结恒大在其银行的存款,这无疑让现在的恒大更是雪上加霜。
恒大如今债台高筑,且没有银行提供资金,或许已经出现颓势,局势已经难以回天,但这些都是资本层面的博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恒大的倒台就意味着许多人的房子都会沦为银行的抵押物,而还有许多人的房子正在修建中也就永远没有了后续,成了烂尾楼,所以,恒大如果倒台,也必然是中国的一场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