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血氧仪涨价被罚270万:里子面子都没保住?

2023年02月02日18:44:07 财经 1567

三年疫情让鱼跃医疗赚了不少,但想继续赚大钱,还得看研发

鱼跃医疗血氧仪涨价被罚270万:里子面子都没保住? - 天天要闻

图/视觉中国


文 | 《财经》记者 凌馨

编 | 王小


2023年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哄抬血氧仪价格,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罚款270万元。


受罚的原因是,其血氧仪2022年12月生产入库成本比11月上涨47%,向经销商的平均售价却涨了131.8%。


新冠大流行前两年,鱼跃医疗两年营收超过130亿元,比疫情之前三年的总和还高。但到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率跌至22%,营收额也同比下滑3.7%。


若不抓住2022年最后一波疫情红利,鱼跃医疗全年财务数据将不会那么好看。


何况疫情影响正持续减弱,2023年也堪忧。鱼跃医疗在半年前就承认,部分产品,“较去年(2021年)海外疫情类订单影响下的高基数有一定下滑”。


若说抬高价被网民骂一骂只是伤点“面子”,对上市公司来说,“里子”还得看有没新的增长点取代疫情红利,比如,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2022上半年,鱼跃医疗的研发投入占比为7.27%,较上年同期增长40.04%,这能支撑公司希望得业绩持续高增长吗?


曾称产品没有涨价,是取消了折扣


鱼跃医疗的制氧机和血氧仪在2022年末一度供不应求。


2022年12月23日,鱼跃医疗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官方网站,血氧仪、制氧机陆续缺货。至2023年2月1日,部分高流量制氧机仍显示“无货”。


卖得这么火时,被市场监管部门盯上,源头在2022年12月28日,一名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指责鱼跃医疗,“因为抢购把九十块钱的血氧仪涨到399”“把4700的制中氧机涨到9800”等。


对此,鱼跃医疗予以否认。2023年1月2日,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就血氧仪“涨价”问题作出回应,“该产品没有涨价,因成本上涨,我们取消了折扣和优惠。”


对于制氧机被诉涨价,该公司仅表示,会根据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并竭尽所能协调相关资源及时响应需求。


一个月后,上述回应被“打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月6日,总局带队对鱼跃医疗销售血氧仪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该公司血氧仪销售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推高了鱼跃牌血氧仪市场销售价格。”


以鱼跃医疗生产的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型号:YX306)为例,2022年12月生产入库平均成本比11月上涨47%。向经销商的平均销售价格由100元/台上涨至231.78元/台,涨幅131.8%;最高价格上涨至254.15元/台,涨幅154.2%。


1月31日,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处罚信息于2月1日披露。


当天,鱼跃医疗发布公告回应,“公司对本次行政处罚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调查;并推进相应整改,从严加强公司管理,强化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及规范制度的学习,引以为戒,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同时表示,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本次行政处罚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影响,未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靠疫情两年赚了三年钱,业绩增长存隐忧


目前,上述处罚没有对鱼跃医疗股价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反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9%,2月1日以30.85元/股报收。年报季即将到来,投资者们仍在观望其2022年的营收业绩。


2022年前三季度,鱼跃医疗营收较上年同期下滑3.65%,净利润下滑15.99%。想最后一个月大卖一波涉疫医疗产品带动四季度的业绩,成效如何尚待披露。


对所有曾受益疫情的医疗企业而言,真正的考验在2023年刚刚开始。


日内瓦时间1月27日,新冠大流行是否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关相关会议主要议题。


此前两天,中国疾控中心在一份疫情监测报告中表示,“春节假期,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虽然WHO讨论的结果是新冠流行继续构成PHEIC,但是,新冠疫情对鱼跃医疗的业绩带动,已明显下滑。


鱼跃医疗在2022年的半年报中承认,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业务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6.85%,“制氧机产品较去年海外疫情类订单影响下的高基数有一定下滑”。


实际上,在鱼跃医疗六类主要产品中,有一半在2022年上半年出现了营收下滑。在各业务板块中占比排名居首的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排名第三的康复及临床器械,下滑比例分别为16.85%和13.09%。这两项都是该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扛着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出现增长的三类产品中,增速最快的,仍是受益于疫情,在鱼跃医疗财报中称为“感染控制解决方案”。


这一解决方案,包括人体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环境物体消毒剂及消毒配套器材等产品,即消毒类耗材。鱼跃医疗在半年报中称,感控板块营收增长系,“通过对国内地区性疫情需求的快速、高效响应,手卫及环境物表消毒增长尤为显著,院内外业务渠道加速拓宽。”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鱼跃医疗将感控方案和呼吸治疗解决方案、血糖及即时检测定为公司三大核心赛道。


其中,两项在疫情以来的业绩增长,与海内外疫情密切相关。特别是2020年,制氧机产品海内外业务发展持续增强,同比增速达40%;负责感控板块的全资子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3.13%。


但在2021年,鱼跃医疗外销营收就已出现衰退,较2020年下滑13.42%,2022年上半年又较上年同期下滑43.38%,内销的毛利率也出现了3.83%的下滑。


鱼跃医疗急需取代疫情的全新增长点。在2022年10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鱼跃医疗对研发成果的回复是,希望通过强化基础研发,储备远期竞争力。


2022年上半年,鱼跃医疗研发费用达2.58 亿元,同比增长 40.0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7%,但是低于竞争对手迈瑞医疗同期研发投入占比9.48%,更远低于联影前三季度的17.16%。


2023年1月,对雾化吸入治疗等创新产品的研发进展,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对《财经》称,相关产品研发“需要一个过程”。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聚力湘中 投资娄底正当时 - 天天要闻

聚力湘中 投资娄底正当时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罗子依 通讯员 廖永华 段丹琦 娄底报道2025年1-5月,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14.6%的亮眼成绩领跑全省,制造业、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达22.2%、14.6%、23.7%。其中,民间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 天天要闻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新一轮反“内卷式”竞争冲锋号吹响,不仅包含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还涉及民企占比较高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成为国家层面给出的反内卷政策新信号。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主持召开的...
巨头接连进场,东中部枢纽之争再起? - 天天要闻

巨头接连进场,东中部枢纽之争再起?

每经记者:唐俊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63757专业货运机场的想象力有多大?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公布最新数据——上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252%;货运航班量闯入全国
我们一起看苏超——江苏银行上海分行 “金融+体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们一起看苏超——江苏银行上海分行 “金融+体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7月6日晚,上海月星环球港5楼环球广场化身足球热情的海洋——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在此精心策划了“我们一起看苏超”主题活动,通过高清大屏同步转播,带领数百名沪上球迷沉浸式体验2025江苏银行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第六轮淮安与常州的焦点对决。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足球之约,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绿茵场上...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背后:年内险资已至少举牌19次 - 天天要闻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背后:年内险资已至少举牌19次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张益铭近日,信泰人寿发布公告称,通过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于二级市场增持华菱钢铁69.09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0.01%。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股份比例达到5%,触及举牌线。信泰人寿表示,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4]13号)和《关于优化保...
横琴五年产业发展蓝图出炉;无人配送车落地横琴丨横琴财报 - 天天要闻

横琴五年产业发展蓝图出炉;无人配送车落地横琴丨横琴财报

编者按: 横琴财经风向标,每周一读见真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日新月异,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有企业融资的佳音、产品上新的盛事,处处涌动着商气、人气与烟火气。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横琴财报》栏目,以周报形式发布横琴最新前沿资讯,包括融资风向、企业动态、对澳合作、政策红利等,让各界人士从全方位、多...
五天四板,强势爆发 - 天天要闻

五天四板,强势爆发

今天是量化新规落地首日,A股缩量明显,全天成交1.23万亿,上个交易日为1.45万亿。但在缩量的情况下,A股今天没有太大的跌幅,上证指数甚至收红。目前市场依然观望情绪浓厚,但抛售压力有限。板块上,电力股逆市爆发,韶能股份、华银电力、世茂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