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之死!实探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员工还原欠薪始末,决策失误成最后一根稻草

2025年02月14日07:40:17 动漫 8252

“独角兽”之死!实探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员工还原欠薪始末,决策失误成最后一根稻草 - 天天要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奕 上海摄影报道

“在这个寒冬时刻,让我们团结一心,勇毅前行,一起奋战,共渡难关,迎接春天的到来。”纵目科技曾在邮件里如此安慰员工。然而,这家曾经的智驾独角兽企业却始终没能等到自己的春天。

近日,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纵目科技”)被曝欠薪、社保断缴、创始人跑路。2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在纵目科技上海总部大楼前看到,大门玻璃上贴满了不透明贴纸,在仅开放的侧门外,有三位保安在站岗。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经没有人上班,非纵目科技员工,不允许进入楼内。

“独角兽”之死!实探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员工还原欠薪始末,决策失误成最后一根稻草 - 天天要闻

多位纵目科技员工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纵目科技已欠薪长达四个月,社保也未按时缴纳。纵目科技的员工陈墨(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还原了纵目科技暴雷的始末。据陈墨介绍,目前员工们已自发开展维权事宜,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据悉,浦东区张江镇政府会设点协助,但具体时间未定。

从“独角兽”到“人去楼空”

据陈墨回忆,从去年11月开始,纵目科技的问题便初露端倪。2024年11月10日,在原本应该发工资的日子,公司却突然宣布,将延期至每月25日发放工资。而到了当月25日,员工等来的不是工资,而是新的工资调整方案。

《华夏时报》记者在受访者提供的邮件截图中获悉,纵目科技表示,鉴于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提出了临时方案:税后月薪1万元以下的员工全额发放,税后月薪1万元以上的员工按税后封顶1万元发放,剩余部分在融资到位后当月补发。同时,纵目科技承诺将继续缴纳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并取消了2023年的绩效奖金以及暂缓发放2024年的13薪。

“独角兽”之死!实探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员工还原欠薪始末,决策失误成最后一根稻草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时间很快到了2024年12月,纵目科技再次调整了工资发放规则,表示在企业运营低功耗模式下,将对员工薪酬发放及工资条进行优化调整。但多位员工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并未收到原本应在2024年12月25日发放的当年11月份的工资。纵目科技的困境也由此从降薪发展到了欠薪,至今,纵目科技的大部分员工已被拖欠4个月的工资。

“一开始大部分的员工都觉得公司很快就能渡过难关,只有少部分员工选择讨薪、仲裁。”陈墨表示。据他介绍,公司创始人唐锐曾于1月23日在内部表示,春节前公司融资到账,将发放所有欠薪。

然而,“说好的”融资并没有到账,事情也开始逐渐向失控发展。1月26日,纵目科技召开全员线上会议,唐锐在会上提到,公司正在与一家宁波上市公司洽谈并购事宜,但收购方还需要春节后1—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尽调与资产评估。唐锐表示,公司有意出售智驾泊车业务,但会保留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此外,唐锐还提到,公司一直在推进老股东融资事项,但在春节前并不会有新的融资到账。

陈墨表示,1月26日自己被强制休年假,回家过节。公司经营情况不佳,提前放假过年,陈墨觉得可以理解,所以也没有多想。2月5日,放假回来的陈墨依旧没能等来公司的融资和自己的工资。2月8日,陈墨收到行政通知,称公司将在当天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需在此之前取走私人物品或办理离职证明。

2月11日,多位纵目科技员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在出面解决问题。“张江镇镇政府会尽快设点,公布处理措施,包括欠薪、补偿以及特殊情况等,但具体的时间尚未公布。”陈墨表示。

针对公司突然解散,员工应如何维权的问题。康德智库专家、北京清律(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鹏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员工可以采取行政投诉、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权,但最重要的是在发现公司突然解散的第一时间固定证据以便后续维权。比如,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同事证言等,用以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再比如记录欠薪情况:整理被拖欠工资的具体数额、时间等信息,作为后续维权的依据。

齐鹏帅表示,由于是个体劳动者对抗公司组织,因而员工在维权的专业性、维权的有效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利。除了要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外,员工在维权过程中应联合起来,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无论是律师还是法援机构,劳动者都需要及时取得专业人士的协助,避免无头苍蝇乱撞,贻误战机。同时,员工们应注意合法合规维权,向劳动监察投诉、向劳动仲裁提起仲裁、最终向法院提起诉讼。

齐鹏帅还提到,员工应密切关注公司解散的合法合规性,为维权增加筹码。

高管合谋转走88万元?

在1月26日,纵目科技还发生了一件让员工们感到失望和愤怒的事情——8位高管在转走公司账上88万元后集体离职,并带走了公司的公章。“公司强制要求员工1月26日开始休年假,此时所有员工都已回家过年,他们却在此时转走了本应该用来‘保供’的钱”,陈墨有些激动地表示。

“过年期间很多同事都在高速服务区做售后的技术支持,很多负责技术开发的同事在春节期间还在帮客户现场解决问题。”一位纵目科技重庆分公司的员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笔钱原本应该是给他们的“辛苦费”。

据另一位纵目科技员工透露,创始人唐锐在公司群里表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8位高管私自分走了公司88万余元。在其提供的7人名单中包括公司法务总监、财务总监、人事总监以及蚕丛机器人总经理。据该员工透露,除名单上的7人外,还有公司联席ceo,当时联席ceo拥有公司的决策权,因此这笔钱之所以能被转走,是被联席ceo批准的。

“独角兽”之死!实探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员工还原欠薪始末,决策失误成最后一根稻草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根据受访者提供的系统截图,由这8位高管组成的“小团体”从1月26日凌晨曾三次尝试操作银行转账,最终在凌晨5点,这笔88万余元的款项终于被成功转走。据该员工透露,在他们转走这笔钱后,便迅速提交了离职申请,且由于人事总监也在“小团体”之中,所以他们的离职很快被处理完成。

更让员工觉得愤怒的是,“转走钱也就算了,他们是公司的管理人,连公章都带走了,其他员工根本没有办法正常办理离职,想要自己把社保续上都不行,公司还有孕妇马上临产了,生育金也无法正常申领了。”纵目科技的一位员工向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2月12日晚间,上述“小团体”中的纵目科技法务总监钱小宁与联席ceo张爽在公司群内分别发布了律师函,表示“小团体”转移88万余元的事情并不属实。

根据记者获得的律师函内容,2025年1月25日直至26日,张爽组织股东以及公司内部人员处理公司重组、再融资以及裁员等相关业务,唐锐在线参与,并明确要将“需员工离职自救交社保”方案告知全体员工,同意后续进入清算程序。因公司重组、融资及裁员事宜需要公司人事、财务、法务及业务人员协助,并且公司已拖欠多月薪资,且社保公积金断缴,因此26日凌晨,为补偿在公司生死存亡时刻提供支持的同事,张爽决定补发之前拖欠相关人员的人力成本,并告知了唐锐。

律师函显示,1月26日晚,相关曲解事实于公司群内发酵,“唐锐先生在明知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否认知情,并公开发薪名单,有选择的截取聊天记录在群内公开,刻意引导舆论、煽动员工对张爽女士进行网暴,试图逃避其自身责任”。

不过,针对上述律师函内容,纵目科技的员工们认为,他们之间肯定有人在说谎,公司账上确实被转走了88万元,而唐锐本人也在公布发薪名单后失联,至今仍未露面。

曾是估值90亿元的独角兽

公开信息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公司创始人唐锐,出生于1976年,汉族,美国国籍。

据悉,唐锐从清华大学本硕毕业后,曾任英国csr(现被美国高通公司收购)汽车事业群全球资深工程总监。在美国硅谷从事汽车电子半导体研发管理近20年后的唐锐,看到了中国汽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产业的机会,决心回国创业。2013年1月,唐锐创办了纵目科技。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纵目科技曾备受资本青睐。根据公开信息,纵目科技在2021年完成的d+轮融资由小米集团领投,上海科创集团、兴业银行及老东家君联资本、高通风投等均参与其中。2022年3月,纵目科技宣布完成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e轮融资,由东阳冠定领投,远海基金、临芯资本、佐誉资本、复朴资本、青岛元盈、泰有资本及老股东湖州环太湖集团和创徒投资跟投,其估值也水涨船高,一度超过90亿元。

此后,纵目科技开始计划登陆资本市场,但却屡屡碰壁。2022年11月23日,纵目科技在科创板的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但在2023年9月,纵目科技撤回了申请文件。随后,纵目科技转战港股市场。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2024年9月28日,由于招股书满6个月未能通过审核,纵目科技的港股上市申请失效。据中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截至2025年2月7日)》显示,纵目科技已不在名单之内。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已成功为50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纵目科技与中国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的oem厂商及多家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分别获得了22个、12个和17个项目定点,一度被视作“量产能力最强”的本土tier1。其中,2023年纵目科技的五大客户分别是理想、赛力斯、长安、岚图和一汽。

昔日风光无限的纵目科技为何突然走上了下坡路?

盈利是纵目科技面临的首要难题。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的营收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同期,纵目科技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82亿元、4.77亿元和5.16亿元,三年净亏损合计超过了13亿元。2021年至2023年,其经营现金流量连续三年为负,分别为-4.76亿元、-5.88亿元和-4.12亿元。

与此同时,自2023年以来,纵目科技的核心客户开始接连流失。据悉,纵目科技目前只剩下长安汽车等不多的大客户,而长安汽车也在加速自研智驾,纵目科技仅剩的订单也只剩下技术维护的工作。

决策上的失误则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纵目科技员工王黎(化名)透露,在持续亏损、ipo受阻的困境下,纵目科技曾尝试自救,但似乎选错了方向。据其介绍,此前,高阶智驾提案多次被唐锐否决,公司将精力放在了机器人业务上。

2024年,纵目科技开辟新的业务领域——蚕丛机器人,即低速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闪电宝,可在园区、停车场等场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充电服务。但现实却并未像唐锐计划中美好,新产品不仅没能实现盈利,反而加速了公司的衰败。

“独角兽”之死!实探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员工还原欠薪始末,决策失误成最后一根稻草 - 天天要闻

在纵目科技的地下停车库内,记者看到数十台,曾被唐锐寄予厚望的蚕丛机器人。

倒下的纵目科技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事实上,近一年来,智驾企业裁员、倒闭的消息屡屡传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智能驾驶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

对此,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技术层面,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准确性、决策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依然有待提高。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和盈利压力时,可能难以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导致技术迭代速度放缓。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智能驾驶领域,市场份额争夺愈发激烈。”郭涛表示,头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将在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行业的整合与集中化。而中小智驾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实力较弱、经营不善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逐渐被淘汰出局。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动漫分类资讯推荐

多处降雨量超60毫米,一处下立交积水13厘米,响应行动十多年来最早启动 - 天天要闻

多处降雨量超60毫米,一处下立交积水13厘米,响应行动十多年来最早启动

“土台风”威力真不小。来自上海防汛的实时监测信息显示,昨天下午至今天7时50分,上海多处雨量超过了60毫米,一处下立交积水达到了13厘米。为应对这次“土台风”,上海市防汛指挥部于昨天17时30分启动了全市防汛防台IV级响应行动。新民晚报记者统计发现,这是自2014年以来,上海最早启动的一次全市防汛防台响应行动——此...
一件小事 | 一块手表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 天天要闻

一件小事 | 一块手表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特别感谢银川警察真没想到这块在沙漠中丢失的手表还能从千里之外回到我的手中我希望再次到宁夏旅游当面向邹鑫君警官表示感谢。”韦女士激动地说道3月19日,家住广西南宁的韦女士和朋友跨越2200多公里来到宁夏,从宁夏进入内蒙古,开启期待已久的腾格里沙漠之旅,不料将陪伴了自己8年的手表丢失在了沙海中。发现手表丢失后...
“吃鸡”5.9新转盘“黑洞边缘”买家秀:宇宙战甲、7级信仰之枪! - 天天要闻

“吃鸡”5.9新转盘“黑洞边缘”买家秀:宇宙战甲、7级信仰之枪!

欢迎诸位小伙伴们来到天哥开讲的《和平精英》“精英小课堂”~在老玩家的游戏认知里,光子公布的精修海报属于“卖家秀”,游戏内的建模则是“买家秀”,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明显,玩家们的主要参考都是以后者为准。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下5.9新转盘“黑洞边缘”的买家秀,方便大家参考吧~3套宇宙战甲,有一种“回到过去”的...
最牛深二代诞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 天天要闻

最牛深二代诞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这几天,深圳人好激动,因为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深二代爆火了! 2025年5月6日,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 中国选手赵心童在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中,捧起了象征着斯诺克最高荣誉的奖杯。 ....
专栏 | 从天崩开局到完成逆袭,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闻

专栏 | 从天崩开局到完成逆袭,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从世界排名第40位到如今稳居第5,短短一年间,德雷珀在网球赛场的强势崛起令人惊叹,接连斩获大师赛一冠一亚更是实力的明证。看了德雷珀来到罗马大师赛后的一番访谈,感叹他的成功真的是再一次证明了,网球是一项多么mental的游戏。说德雷珀大获成功并不为过:去年此时他还排在世界第40位;今年以第18位的排名开启赛季;4个...
飞天、九色鹿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生,大模型让敦煌文化中的经典IP形象“活”了 - 天天要闻

飞天、九色鹿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生,大模型让敦煌文化中的经典IP形象“活”了

敦煌的星辰在壁画上流转了二十个世纪,而今正折射出数字文明的光辉。新民晚报记者从模速空间“北斗七星”之一的商汤科技获悉,其与敦煌当代美术馆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商汤科技最新日日新大模型体系,双方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深入应用,创新内容运营模式,拓展新兴领域的合作空间与经验共享。在敦煌当代美...
南都电商观察|柴怼怼回应卖染色玉镯;易小星怒斥动漫直播间 - 天天要闻

南都电商观察|柴怼怼回应卖染色玉镯;易小星怒斥动漫直播间

主播&达人1、柴怼怼回应卖染色玉镯近日,网红“柴怼怼”与胖东来之间的争议引发关注。有网友称曾在柴怼怼店铺购买过玉镯,但经鉴定系染色。对此,柴怼怼回应称,自己卖出过大批玉器,目前仅此一起投诉。他表示,顾客的鉴定机构存在资质问题,目前他们已经找了国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染色鉴定,预计这几天会出结果。平...
拟招2577人!今起报名 - 天天要闻

拟招2577人!今起报名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补充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报考者可于5月8日8:00至5月10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5)进行网上报名,面试将于5月中下旬进行。本次补充录用共有27个部门参加,计划招录2577人,其中1900余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