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今日再死一次,我也不会成为你要挟我三哥的筹码。”
几年前同样的场景又再现,罗宜宁又一次被陆嘉学害得落水了。
当年,罗宜宁寄养在别院,与当时被人迫害伤了眼睛的陆嘉学相识,两人日久生情。
可不曾想却遭到情敌宋子芸的迫害,不仅害她掉落悬崖落水,差点丧命,还在落崖时听见陆嘉学绝情的话语。
陆嘉学不知他害罗宜宁两次落水,让他彻底失去了心爱之人,注定他爱而不得的悲惨结局。
01、陆嘉学和罗宜宁日久生情
陆嘉学身世也挺可怜,虽生在官宦之家,因为生母是妾,很不受待见。
更不幸的是,在他很小时母亲就病逝了,使他在府邸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不仅被正室子女欺负,父亲更是不闻不问,从而造成了他狠厉和偏执的性格,也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陆嘉学虽不被待见,但他却天资聪明,文韬武略都精通,可谓出类拔萃。
并且他为了复仇和翻身,一直默默隐忍着,咬牙坚持学习各种本领和寻找依靠的势力。
正在他逐渐站稳脚步时,没想到却遭到大哥的迫害,致使双眼短暂失明,还被囚禁起来。
也正在他最落魄之时,与同住在别院的罗宜宁相识。
两个同命相连的人,随着相处竟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不知不觉两人都暗生情愫。
那时罗宜宁的出现,可以说是陆嘉学黑暗时刻当中的一束光,不仅给了他获得新生的希望,还温暖了他那颗孤独的心。
可以说,如果没有罗宜宁的鼓励和陪伴,也许他不会走出来,或者走出来了也是行尸走肉的活着,是罗宜宁给了他有血有肉的生活和希望。
但是,陆嘉学不知道的是,他依附的靠山宋应山之女宋子芸看上了他,宋子芸屡次向他暗示,都被他了。
最后宋子芸就用其宋家的实力来逼迫陆嘉学答应这门婚事,没想到也被陆嘉学拒绝了。
宋子芸一气之下,带着一帮人,把罗宜宁逼迫到悬崖,还谎称是陆嘉学让她来除掉罗宜宁的。
并且好巧不巧,罗宜宁坠落悬崖之时,陆嘉学刚好赶到,宋子芸又趁机挑衅,不明所以的陆嘉学冷酷地说出一个女人而已,死了就死了。
而这绝情的话正好被挂在悬崖树上的罗宜宁全部听到,于是她深信宋子芸说的陆嘉学要除掉她的实事。
罗宜宁伤心不已,她想着正好借着这次坠崖事件,让陆嘉学误认为她死了,从此两人一刀两断。
虽然这是个误会,但是罗宜宁遇害却是被陆嘉学连累的,如果陆嘉学不是因为权力去接近宋家,也不会和宋子芸相遇,宋子芸也不会拿着宋家的权力逼陆嘉学娶她,更不会为了得到陆嘉学的爱而去伤害罗宜宁。
而陆嘉学当知道坠崖的是罗宜宁后,不顾宋家的帮扶之恩,陷害宋家,宋家最后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陆嘉学的做事风格心狠手辣,就像他说的:“我这个人,对害我之人从不手软。”
其实宋子芸即使有错,你只惩罚她一人便好,而不要去伤及那些无辜的家人。
所以即使他和罗宜宁之间没有误会,就陆嘉学这绝情和偏执的性情,也注定罗宜宁会离他而去,只是提前而已。
02、两人再次相遇已是陌路
当初罗宜宁不幸中的万幸是,坠崖时抓住了悬崖上的树藤,这才死里逃生。
那时她也明白了,陆嘉学并不是良善之人,她不否认曾经陆嘉学对他感情是真的,但是他为了利不择手段的样子,注定他们不会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陆嘉学做事很自我,从不顾及他人感受,甚是偏执和霸道,并且永远是趋利避害,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可谓冷酷无情。
因此陆家学再遇见陆一宁时,直觉认为她就是自己的眉眉,为了求证,他不断的试探。
先是让自己的外甥去罗府打听,然后又听见她弹奏的琵琶曲目,特别是她的声音,让他越来越坐不住了,便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可谓是步步紧逼罗宜宁。
甚至为了验证,把罗宜宁胁迫到陆府来,不论哪次,都是很强势,都在逼迫罗宜宁,让人很窒息。
陆嘉学本性就是这样,从不会顾及别人感受,只要自己想要的,都会不择手段。
不仅如此,他还在伤害罗宜宁最在乎的家人,特别是她的三哥罗慎远,因为家人是她的底线,而陆嘉学不会爱屋及乌,只会豪强掠夺,伤及无辜。
并且罗宜宁还知道了他为了权利和地位,投奔汪相,伙同汪相一起陷害罗慎远师傅陈九衡,至使蒙冤致死。
这残忍狠绝的秉性,罗宜宁绝不会再回到他身边的。
所以当陆嘉学为了抓捕罗慎远,把罗宜宁逼到河边,掐住她脖子来威胁罗慎远时,就掐断了他们之间的缘分,注定他们以后只能是陌路,更是仇敌。
如果陆嘉学真的爱罗宜宁,根本不会这么粗鲁地对待她,而是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哪怕自己受伤,也不会让她受伤。
爱不是掠夺,爱是尊重和呵护,喜欢一个人不是要得到她,而是要她幸福。
陆嘉学两次致罗宜宁于危险之中,不仅不愧疚和自责,还让罗宜宁理解他,这种自私自利的危险人物还是远离的好。
所以看懂罗宜宁被害两次落水,才知道陆嘉学永远地错过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