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帮邻居拉2车麦子,几年后父亲去世,那邻居却帮了我家一辈子

2025年02月05日03:42:03 情感 1075

“你爸当年救了我家命,我欠他一辈子,这事儿,我得还。”

张伯的话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扔进了我的心湖,激起阵阵涟漪。

1993年的夏天,村里依旧是那副老样子。土路坑坑洼洼,天一热,路上全是扬起的灰。庄稼地倒是一片绿油油,风一吹,像是掀起了层层碧浪。

那天的太阳特别毒,晒得人喘不过气,地里的庄稼也直往下蔫。父亲累了一天,晚上回来的时候,满身都是泥土和汗味,脸也晒得黝黑发亮。

“今天又帮张家拉了一车麦子。”他喝了口凉水,随口一句。

母亲正忙着做饭,头也没抬:“自个儿的地还没忙完呢,就去管别人。”

父亲嘿嘿一笑:“人家老张一个人带着几个娃,实在忙不过来,咱有三轮车,不帮说不过去。”

我当时年纪小,不懂这些话里的意思,只觉得父亲的三轮车特别威风。村里只有父亲有这么一辆车,买回来也没几年,已经成了大家的“救急神器”。

大伯家收麦子需要用,隔壁李婶家拉柴火也要用,三天两头有人来借。母亲有时候忍不住抱怨:“你这车就是给别人买的吧?”

父亲帮邻居拉2车麦子,几年后父亲去世,那邻居却帮了我家一辈子 - 天天要闻

父亲总是笑着摆摆手:“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一把,谁还能图这个发财啊?”

那年收麦时节,张伯家正是最难的时候。几个孩子年纪小,张伯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偏偏那几天又遇上了突如其来的大雨。父亲帮他拉了两车麦子,硬是赶在雨前把粮食收了回来。

这事儿在我心里没留下多深的印象,毕竟父亲帮人干活是常有的事儿。可没想到,这次的举手之劳,却成了张伯一辈子的牵挂。

1993年的秋天,父亲突然病倒了。他整个人瘦得皮包骨,脸上没一点血色。开始我们都以为是累着了,后来才知道是胃癌晚期。

母亲为了给父亲治病,跑遍了所有能借钱的地方,家里的积蓄掏光了,甚至连父亲最宝贝的三轮车也挂出去卖了。

“要是换成别人,谁肯买这车?”母亲一边抹泪,一边叹气。

没想到张伯主动找上门来,说要买车。

“嫂子,这车我买了,价钱按新的算,你就别操心了。”

母亲愣了半天,连连摆手:“哪能按新的算,旧车就是旧车,也就值那些钱。”

张伯却说:“我也正好缺个车用,嫂子你别跟我争。”

父亲帮邻居拉2车麦子,几年后父亲去世,那邻居却帮了我家一辈子 - 天天要闻

几经推辞,母亲还是收下了钱。那天晚上,她背着我偷偷抹眼泪,说父亲的车没了,像是断了根骨头。

可就算这样,父亲还是没能熬过去。1994年的冬天,他走了。

父亲走的那天,村里下着小雪,天冷得刺骨。灵堂里摆了几张破旧的凳子,来的人却不少,村里人都说父亲是个好人,走得可惜。

张伯穿着一件旧军大衣,蹲在灵堂外头抽烟。他没说一句话,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直到天快亮才走。

父亲去世后,家里的日子越发艰难。母亲改嫁,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那时候,奶奶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晚上还要为我做饭缝衣服。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地里的活儿基本都是奶奶一个人扛着。

村里有人偷偷议论,说我们家这日子是熬一天算一天。

有一年夏天,村里来了联合收割机,割麦子不用再靠人力,倒是方便了不少,但收费也高。

那年张伯主动垫了收割费,还亲自开着他的车,把麦子送到了家里。奶奶说啥也不肯收他的好处,可张伯只说了一句:“你们家有困难,这点事算不上啥。”

父亲帮邻居拉2车麦子,几年后父亲去世,那邻居却帮了我家一辈子 - 天天要闻

后来,奶奶年纪大了,地也种不动了。村里兴起了包地,别人家一亩地能包到800块,可我们家的地只包到500。

原因是地里有父亲的坟,村里人都嫌晦气,没人愿意出高价。奶奶气得直骂,说这是欺负人,可也没办法,只能认了。

谁知道第二天,张伯就找上门了。

他说要包我们的地,给的钱跟别人一样,800块一亩。奶奶问他:“你不嫌晦气?”

张伯笑着摆摆手:“啥晦气不晦气的,你爸当年救了我家命,这点小事算啥。”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年父亲帮张伯拉麦子的时候,张伯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候。他的三女儿突发高烧,家里没钱看病,张伯急得团团转。

父亲拉完麦子,听说了这事,二话不说就把兜里仅有的50块钱塞给了张伯,说:“人命要紧,拿去给孩子看病!”

这件事张伯一直记在心里。后来父亲病重时,张伯想还父亲这个人情,可父亲却说:“你家也不宽裕,这事我早忘了。”

张伯一咬牙,才买下了那辆三轮车,算是帮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事是奶奶告诉我的,她说张伯是个念旧情的人,当年要不是父亲拉了那两车麦子,张伯一家子可能连饭都吃不上。可谁想到,这一帮,就是一辈子。

父亲帮邻居拉2车麦子,几年后父亲去世,那邻居却帮了我家一辈子 - 天天要闻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张伯听说后,特意跑来家里,塞给我一笔钱,说是“给你买书用的”。

我推辞了很久,可最后还是没拗过他。他叹了口气:“你爸是个好人,没能看到你出息,我替他高兴。”

毕业后,我去了外地工作。几年后回村,听说张伯身体不好,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

我心里不是滋味,想着找机会回报他,可张伯总是摆手:“你爸帮过我,我帮过你们,大家都一样。”

张伯去世那年的冬天,村里人自发给他立了一块碑,写着“张家老伯之墓,德泽长存”。

站在坟前,我突然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人活着,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而是为了让人记住你这个人。”

那一刻,我才明白,父亲和张伯,虽然都走了,但他们的情谊却像这片土地,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天边的雪还在下,落在坟头,像一层轻轻的被子,盖住了两个好人的故事。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中年男女,与一个异性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更长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与异性的相处过程中,智者的选择是保持距离,不频繁接触,靠近。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 天天要闻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爱情这事儿,多半藏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关头突然来了,那些被身份、规矩裹着的感情,到底会露出啥样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关系当成生活的调剂,却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想见你,抛开那些世俗说的角色,你心里头抗拒的
一个德国客户的人生经历,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闻

一个德国客户的人生经历,真正阐释了什么叫做九死一生

(原创,欢迎点赞评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曾说过: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之为人。今天和一个德国客户聊天,听了他的人生经历,我想说,一个人要经受多少磨难,才能被称之为强者。他这一生,挺传奇,也足够悲催。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丢掉羞耻心 - 天天要闻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丢掉羞耻心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焦点效益”。 是说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因为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怕尴尬、怕丢脸,以至于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
玄学!他27岁宣布跟她恋爱了,她28岁时,却传来了俩人分手 - 天天要闻

玄学!他27岁宣布跟她恋爱了,她28岁时,却传来了俩人分手

玄学!他27岁时宣布跟她恋爱了,她28岁时,却传来了俩人分手刚好差7岁,刚好出处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还是她耗不起他呢?当年他27岁,他的事业还是巅峰期,她才20岁,她的事业还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顾的宣告了俩人的关系,他作为顶流,事业一度
在这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像这样的情人关系会真的有吗? - 天天要闻

在这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像这样的情人关系会真的有吗?

有一种特殊关系能够长久维持。好多人都觉得这种关系不道德,会破坏别人的生活。其实在生活中每当出现这种关系的人,其实他们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与算计对方的想法。这样的感情是很难遇到的,也是很珍贵的。
女人这一生,什么样的活法最高级? - 天天要闻

女人这一生,什么样的活法最高级?

香奈儿曾说:我的生活不曾取悦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喜欢定义女性“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时代,有太多的标签绑架。有人把婚姻当终点站,有人将年龄作倒计时,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