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弟,因为年轻的时候工作不是很顺利,所以一路晃悠来到了36的高龄,这个年龄在村里真的算是高龄了。
所以,经过了几年的媒人介绍,正常婚姻是得不到了,除非你特别的有钱,家里在村里也有地位,还是可以得到正常的婚姻,但普通工作,普通收入,普通家庭经济,这条件只能被媒人介绍二婚的。
因为农村人没套路,所以家家户户有点存款的,所以,很多年轻的女孩子找对象你家一定要有门面吧,这在农村很重要的,而堂弟就是一个低压电工,年龄还大,考虑了很久,也没辙接受二婚了。
结果见面了几个二婚的,结局更惨。
那就人家更看不上堂弟,更加的真实利益关系,带孩子的实在是不想接受,所以,二婚没带孩子的是目标。
人家看不上堂弟,最后问媒人,媒人直接说了原因,真的挺现实的。
首先人家二婚女都是过来人,对婚姻看的更加真实,说白了,后续就是搭伙过日子,所以对方一定要有经济条件,没有的话还不如单身。
其次,二婚女没有爱情的憧憬了,更多的都是柴米油盐,这点没经历过家庭的也不明白,但经历过的就懂其中的重要性,所以,堂弟在村里家庭条件一般,城里买了房,一辆10万的车子,这条件不够二婚的门槛。
这条件在村里算是穷的。
带孩子的二婚女是怎么都接受不了的,所以媒人也没有办法了,见面了几个,没有一个同意的,说个见面的一个的案例吧,挺现实。
腊月26,两个人见面,上来后女方问堂弟一个月收入多少,堂弟说7000左右,房子刚买的,贷款每个月3500,两房,市里。
女方直接问父母呢?
堂弟回答都是农民,没有收入了,老妈偶尔绿化,没有退休金。
结果对方直接说不合适。
两个人见面5分钟结束,然后散场。
后来我们分析估计是父母的条件让对方直接拒了,没辙,很真实。
没有婚姻其实也不行,一个人挺好那都是过来人的想法,没结过婚的堂弟反正还是渴望婚姻的,我跟他说结了也是离。
但人家不理解的。
所以,堂弟从26开始相亲,挑长相和家庭,30的时候就看是不是单身了,不可能二婚的,34的时候被迫见了一个二婚的,但是还是过不了内心的门槛。
36的时候,想开了,接受了,结果人家也看不上他,目前还不能接受带孩子的。
估计到了40,也就接受了吧。
这就是一路心态的变化。
所以说,农村的爱情也是很复杂的,毕竟每个家庭之间没有秘密,很透明的。
你家什么样,父母什么样,你什么样其实在村里都是一定的定位,都知道,所以媒人介绍一提谁家的几个电话就能把你家摸清了。
另外就是姓氏问题,很多村还是有家族大姓的,不是大姓的也是废,这点在很多人择偶上还是挺重要的,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了你在村里是否吃的开。
一切只能随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