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到中年第一课:对所有关系绝望

2025年04月06日21:53:12 情感 1558

女到中年第一课:对所有关系绝望 - 天天要闻

听过一句很清醒的话:你的寄托可以是任何东西或事情,但唯独不可以是人。

年轻时我们天真纯粹,以为真心能换真心,深情会回应深情。

直到受过最亲密的人射来的冷箭,看过关系破裂时的翻脸,方知人情薄如宣纸,风一吹就皱,雨一淋就湿。

到了一定年纪,你终会在痛苦中顿悟:真心不一定能换回真心,但价值一定能换来地位。

女到中年的第一课,是对任何人都别指望、别盼望,对任何关系都别强求、别纠缠。

01

伯希·雪莱和玛丽·葛德文曾被英国文学界誉为“最有才华的一对夫妇”。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玛丽甘愿做雪莱背后的女人,一心在家操持家务。

她每日翻阅雪莱给自己的情诗,觉得只要有对方在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雪莱新写的情诗,收件人竟不是她。

她把对方视作自己的生命,宁愿束缚自己给对方自由,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

很多女人曾经都是翻版的玛丽,以为付出就会得到等价的珍惜,即便牺牲自己也甘之如饴。

受伤过、失望后才逐渐看清一个真相: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永远是把自己的感受置顶。

电影《出走的决心》里,咏梅扮演的李红,是一个时时刻刻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的人。

丈夫喜欢钓鱼、打球不愿意做家务,她就任劳任怨大包大揽。

可丈夫不仅不珍惜她的付出,还总对她大呼大叫、各种挑刺。

女儿生下双胞胎需要人照看,她就没日没夜地帮忙带孩子,心心念了很久的同学聚会就此泡汤。

当她不断压抑自己的需求,牺牲自己去满足家人,她得到的是更多的索取:女婿升职了更忙了,女儿刚在职场站稳脚跟需要她继续带孩子……

至于她年少时的梦想,珍贵的同学情谊,想去旅游的渴望,家人们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不断地失望积累成绝望,她终于在一次大爆发后,头也不回地背起行囊离开了让人窒息的家。

她开着车子一路向南,见了许多年没见过的老同学,去了许多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地方。

她将自己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拍成视频,成为知名博主,从“绝望主妇”逆袭成“爽剧大女主”。

作家安妮·兰德曾说:你才是你自己生活的唯一主人。

关系的本质,是自我价值的延伸。

把别人放在高位,等着你的就是轻视和压榨。

一个活出了自我、有更高的价值感的女人,绝不会允许自己在一段关系里委曲求全,更不会消耗自己去喂养别人。

女到中年第一课:对所有关系绝望 - 天天要闻

02

傅首尔曾发过一个微博:

我的好朋友离婚了,只给我发了两个字“离了。”

我思考了半天回了三个字:“还好吧?”

朋友只回了简单两个字:“还好。”

原先看到时只觉得两人多少显得有点冷漠,行至中年才悟透其中通透和清醒。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薄凉,你眼里的天大事故,在别人那里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故事。

作家苏芩曾说:交往归交往,无需哄彼此开心。

不要指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情绪价值。

真正成熟的女性,早就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活成了自己的摆渡人。

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艾米原先是个幸福的女人。

她出身英国世家,丈夫查尔斯是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两人情深意笃,儿女乖巧懂事,怎么看都是人生赢家。

可有一天,丈夫查尔斯为了自己画画的梦想,突然不辞而别。

原先完美的生活被深爱的人狠狠撕碎,艾米恨过哭过,但她从头到尾没对外说丈夫一个“不”字,也从不曾把自己的伤口撕开去博得同情。

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她就把房子出租,家具卖掉,换了一个小房间安顿下来。

没有赖以谋生的本领,她就去学打字、学速记,为自己招揽生意,独自拼好了支离破碎的家。

女到中年永远记住:你的悲喜,与别人无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不要四处兜售你的苦难,不要到处寻求安慰。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当自己的心理医师,自己为自己疗伤。

女到中年第一课:对所有关系绝望 - 天天要闻

03

人们常说,靠人人会跑,靠山山会倒。

中年以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那些原以为会拉你一把的亲人,在关键时刻根本不愿意伸手;那些婚前说要养你的男人,婚后指着你的鼻子说“是我养的你。”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位单亲妈妈的自述。

因为丈夫出轨,她独自打了一场艰难的仗:要看孩子、要搜集证据提交法院,要与对方谈判……

在这个过程中,她承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

力不从心之际,她提出让母亲帮忙照看孩子,母亲却以自己身体不适拒绝帮忙。

顺利离婚后,她指望丈夫能出于愧疚多给孩子一点生活费,丈夫却连基本的抚养费都不按时支付。

中年女人,似乎活成了孤单的船,放眼望去,只有大海的苍茫,没有停泊的港湾。

弱者站在困境里顾影自怜,强者却在认清真相后狠狠转身,自己渡自己到彼岸。

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里,子君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嫁人成了全职太太。

丈夫每月给她不菲的生活费,出门有司机接送,每天的生活就是喝下午茶和买买买。

常年被圈养的生活,让她早已失去独立的底气。

所以当丈夫出轨、提出离婚时,她苦苦哀求丈夫留下来,追问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得到的却是丈夫更多的冷漠与嫌弃。

事已成定局,她只得逼自己强大起来。

她找了一份翻译的工作,每天搭船过海去上班。

烦人的办公室政治,领导高高在上的嘴脸,她咬牙一一应付了下来。

有空闲她找师傅学陶艺,凭借独特的艺术天分,她帮师傅拿下一笔笔订单,几年过后顺利成为合伙人。

原以为丈夫的背叛会抽走她的脊梁,未曾想,失去依仗的她,反而活成了自己的港湾。

女到中年才明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最危险的一件事。

就如宫崎骏所说:

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

在别人的枝头栖息,随时可能会坠落、会流离失所。

自己活成一棵大树,才能自给自足,不惧任何风雨。

余华在《我胆小如鼠》一书中说:

“女性进步最快的时候,不是顺风顺水的那几年,是在她无依无靠,失去安全感的时候。她得克服恐惧、怯懦、依赖,一点一点长出自己的铠甲。”

绝望,是中年女性的成人礼

当你有一天终于明白:任何关系都会毫无征兆地破裂,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天决绝离开,你才能在心如死灰中重塑自己、周全自己,成就自己。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