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相处,最高明的办法:少讲道理,多表达爱

2024年03月30日19:25:12 情感 1441

古人云:“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不难行。”很多人都认为,讲道理很重要。

把道理掰开了讲,揉碎了讲,就能改变别人,换来与别人的和谐相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生活中,你会发现:越是讲道理,越是麻烦,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怎样才能与家人和谐相处呢?

最高明的办法是:少讲道理,多表达爱。


与家人相处,最高明的办法:少讲道理,多表达爱 - 天天要闻

01、伴侣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偏爱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事例:

一位妻子在家操劳了一天,晚上老公回来,妻子开始抱怨自己一天的辛苦。

老公在单位是一位管理人员,非常善于做思想工作。

听到妻子抱怨,老公就开始给妻子讲道理:

“我在外面打拼,你在家里操劳。我们俩是分工不同。

女同志比较擅长家务,你做这些是应该的。

再说了,做家务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把家收拾好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佩服吧,丈夫说得头头是道。妻子呢?气得翻了个白眼,一晚上都没理他。

杨绛先生说:“如果你在家带娃不快乐,经常易爆易怒,爱哭,看谁都讨厌,那一定是钱不到位或者是爱不到位,虽然很俗,但事实便是如此。”

很有道理。在我看来,丈夫说的这些道理,妻子未必不懂。

很多妻子之所以向老公抱怨,只是需要理解、关爱而已。

如果,丈夫能给妻子一个拥抱,然后适时地送上一句:“你辛苦了!晚上的碗我来洗吧!”

妻子就会很高兴,晚上的碗也很有可能自己体贴地洗了。

与伴侣相处,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只需要适度地偏爱:

遭遇挫折时,能够及时鼓励;辛苦劳累时,懂得体谅;心情低落时,能够开解安慰……

万般说辞,皆抵不上一份温柔的偏爱。


与家人相处,最高明的办法:少讲道理,多表达爱 - 天天要闻

02、孩子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榜样

教育孩子,很多家长也特别善于讲道理。

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然而总是不见效果。

那是因为道理和结果之间,隔着一个距离,叫“实践”。

如何才能让孩子从“道理”出发,抵达成功的彼岸呢?最有效的办法是,做孩子的榜样。

作家周玲说:“改变别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影响。”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想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不需要一直讲阅读的好处,只需要我们放下手机,拿起书和孩子一起静静地阅读;

想要让孩子脾气温柔,就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我们首先要学会,脾气温和地与孩子讲话;

想让孩子热爱运动,那就走出家门,和孩子一起去锻炼……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是影响。

教育孩子,与其不厌其烦地讲道理,不如营造氛围,做出样子。


与家人相处,最高明的办法:少讲道理,多表达爱 - 天天要闻

03父母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共情

由于时代的局限,我们这一代人有好多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的观念、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也不太可能学习改变。试图和他们讲道理,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婆婆沉迷于保健品的虚假宣传中,每天都去参加街头不良商贩的惠赠活动。

家人多次劝阻,告诉她这些药品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没有效果。

但她充耳不闻,坚信这些药品是“祖传秘方”、“皇帝御用”、“包治百病”。

要是劝阻得多了,她还要生气,觉得大家不关心她。

万般无奈,只能叮嘱公公,管好大钱,小钱就让她去花吧,她花得开心就好。

我和老公,也从正规药店给她买了一些保健品。

或许是感受到了家人的关心吧,她反而不相信不良商贩的药,改吃保健品了。

父母年纪大了,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懂的“道理”比我们吃的盐还多。

与他们讲道理,无异于“愚公移山”,很难奏效。

最明智的办法是:投其所好,与他们共情,给予关心、体贴,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关爱。

孝顺孝顺,不仅要孝,还要顺。心气顺了,事情也就顺了。


与家人相处,最高明的办法:少讲道理,多表达爱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曾仕强说:“家里是情感的港湾,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甜蜜的爱情,浓浓的亲情,更需要理解、关爱、包容、孝顺……

愿我们与家人相处,都能少讲道理,多表达爱,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成熟稳重的文案” - 天天要闻

“成熟稳重的文案”

1.“吃的每一份委屈都提醒自己要争气.”2.“经事长痣 历事成人 少点以为 多点作为.”3.“如果有幸被人看穿我的逞强 我一定卸下所有.”4.“人们谈着自由 话里全是枷锁.”5.“人有千万面 幼稚那面是最真心.”6.“要学会笑着摇头拒绝自己
妻子产后三月发现丈夫出轨女助理,副教授离职逃脱追责? - 天天要闻

妻子产后三月发现丈夫出轨女助理,副教授离职逃脱追责?

一位妻子实名举报某高校副教授许某婚内出轨,校方将女方晚上约出来,在公园传达校方处理意见,要求女方保密,此后,校方称许某已离职,不再回复女方公示处理意见请求,这位年轻母亲在产后三个月发现丈夫与女助理的暧昧聊天记录时,或许从未想到,这场婚姻背叛会牵扯出高校师德监管的“地下操作”。梳理时间线,处处是讽刺。...
男人长久吸引女人的深层魅力 - 天天要闻

男人长久吸引女人的深层魅力

在情感的广袤世界里,男人若要长久地吸引女人,绝非凭借一时的甜言蜜语或外表的英俊潇洒那般简单。那深深烙印在岁月长河中,经久不衰的魅力,往往源自更为深邃、质朴且真挚的内核,宛如陈酿的美酒,愈品愈香醇,在时光的流转中持续散发着醉人的芬芳。真诚,是
这两种女人,不管多么优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 天天要闻

这两种女人,不管多么优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在情感当中并不是每一种女人都值得交往,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够选择正确的爱情才能够让自己后面的生活衣食无忧,有些时候并不是说彼此之间多么有钱,而是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过程当中能不能够真正的掌握爱情的方法。这两种女人,不管多么优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人一旦过了55岁,还有异性接近你,一般都是这3个目的 - 天天要闻

人一旦过了55岁,还有异性接近你,一般都是这3个目的

人生在世,追逐幸福是终极目标。在这条追求的道路上,任何形式的奋斗都不为过。然而,当中年渐渐逼近,尤其是跨入五十五岁的门槛后,人们会逐渐感受到力不从心的无奈。你会发现,异性的靠近往往不再是出于单纯的好感,而是带着某种目的。
大学生情侣,解决生理需求多,最终结婚不多 - 天天要闻

大学生情侣,解决生理需求多,最终结婚不多

在大学校园里,青春的荷尔蒙弥漫,爱情的花朵绽放得绚烂无比。大学生情侣们手牵手漫步在校园小径,许下海誓山盟,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然而,当毕业的钟声敲响,现实的浪潮汹涌而来,这些曾经甜蜜的情侣们,最终能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又有多少呢?
打败焦虑的话:你活着或死了,有几个人会这样记得你? - 天天要闻

打败焦虑的话:你活着或死了,有几个人会这样记得你?

作为普通人,你活着的时候没几个人在意你;死了更没有人记得你,所以你还焦虑啥?过去的事就像是人的便便,冲入下水道就跑了,你还记着个啥?反刍思维,是不是在反复品尝着过去的滋味,想想恶心不恶心?除了生病以外,都是你的情绪带来的,并非是真正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