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尾声,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在哪,过年怎么过才算及格?

2024年02月17日21:45:13 情感 1928

春节长假快结束了,很多人都已经返程或者在返程路上了。那么,今年春节你过好年了吗?过年怎么过才算及格?

过年过的是仪式感,过年过的是祝福、亲情与团聚,过的是春天的希望和温暖。

一、城里年味没了,农村成了精神归宿

每到过年,城里除了旅游景点外就显得冷清了。城市没年味,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早已面目全非,住在高楼里的人大部分可能连对门的邻居都不熟。

人在差异小的时候,还能快乐地一起玩耍。差异大了,就没什么共同话题共同爱好了。张三是公务员大领导,李四是公司白领,王五是快递外卖员,彼此都没话说。

相比城市里年味越来越淡,农村有共同记忆,有多少年没什么变化的物理空间,有曾经熟悉的街坊邻居。大家也喜欢在回村后,心照不宣地扔掉在城里的面具,开心地cosplay 回到年少的时光。高管总裁装回狗剩,科长处长们装回铁蛋,Jack变成二狗,Lucy变成翠花,毫不违和。

二、过年过的是一种祝福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中,祝福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过年,又是送上祝福的最高光时刻。不管是同事领导,还是亲朋好友,过年都应该为他们送上祝福。祝福他人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祝福自己。礼多人不怪,不管是打个电话,还是微信发个祝福,都比什么都不做更好一些。

祝福本身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弱联系。相对“强联系”是与家人及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弱联系的范围要广得多。


弱联系的特点为互动次数少、感情较弱、亲密程度低、互惠交换少而窄。传统上,同学、朋友、亲友、邻居等应该是强联系,但现在因为工作生活场所变远,沟通、互动机会的减少很多都实际上变成了弱联系。

据说今年微信拜年断崖式下跌。这我们每个人应该也都能感受到。前些年除夕晚上微信祝福或者微信群里祝福就没有断过,而现在要少得多。有可能是大家对微信这种祝福方式审美疲劳,也可能是社会变迁下我们对祝福本身也审美疲劳了。

三、烟花爆竹里的年味

今年放烟花爆竹的明显多了。烟花禁燃令政策持续松绑,点燃了老百姓放烟花的热情。烟花成为年味的重要代表。人们喜欢放烟花,既是享受视觉和感官刺激,也是想通过烟花寻找正在消失的年味和儿时的记忆。

由于烟花的火爆,烟花生意也成为春节期间最好的行业,能卖烟花的经销商都赢麻了。烟花也带动了上游包括造纸、印刷、硝石和金属矿业开采,以及下游仓储物流行业和批发零售店等终端渠道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烟花活动,来吸引游客,拉动文旅消费。

四、压岁钱与发红包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最期待的就是压岁钱了。据说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压岁钱都能攒个几十万。虽然大部分压岁钱最后还是会被大人用各种理由骗走,但拿到压岁钱红包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春节尾声,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在哪,过年怎么过才算及格? - 天天要闻

不同于二三十年前,过年红包五块十块就很开心,现在100的红包都拿不出手了。网上流传的一张全国压岁钱地图,福建莆田12000,北京高达2900元,上海1600,最少的省份也要300了。如果过年到家里拜年的孩子多了,这对工薪阶层来说是真的扛不住啊。

在红包方面幸好还有中国第一省广东。广东人在红包上的倔强,真是一股清流。广东的红包邻居5元、亲戚10元、旁亲20元、侄亲50元、至亲加了钱也就100元。

春节尾声,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在哪,过年怎么过才算及格? - 天天要闻

同压岁钱的越来越多相反,今年群发红包的明显少了。腾讯公布的数据,2024年微信红包除夕收发合计52.7亿个,相较2017年142亿个,减少将近90亿个。微信红包少了,以往春节里热闹的支付宝红包,今年在朋友圈里几乎没有看到了。京东小红书的红包也好像只存在于春晚节目里,完全没砸出什么水花。

五、庙里烧香求财求运求姻缘

虽说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无神论者,但所有的寺庙在春节期间都挤满了人。到庙里祈福许愿,求平安、求健康、求财运、求事业、求学业、求姻缘,寺庙似乎能满足人们对未来一切的美好愿望。

今年大年初五迎财神和情人节赶到一天,朋友圈里却几乎都是财神,爱情不知不觉完全让位给了金钱。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成了最大的安全感。杭州北高峰的天下第一财神庙,初五凌晨三点就已经人山人海,上下山的索道要排队两个小时,爬山的台阶挤满了人,甚至有游客被挤晕抬下山送往医院。

六、走亲访友,怕被盘问

过年走亲访友,总得问点啥吧,不然一堆人坐在一起没有话题更尴尬。但现在是真没法问,工资多高,年终奖多少,啥时候升职加薪,有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都是扎心的话题。以前还能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没心没肺地交流,现在问了很容易翻脸。

春节尾声,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在哪,过年怎么过才算及格? - 天天要闻

网上也有很多应对提问的聊天话术或者一句话让亲友闭嘴的毒舌回答,但这些用了更伤感情。岔开话题或者尽量回避,找到大家都喜欢聊的话题,才更合适。

七、春晚成了北方人的春晚,华南F3不看春晚

南方人的春节仪式感多很多。而北方的春节仪式感可能就只剩下了央视春晚了。这可能也是春晚越来越成为北方人的春晚的原因。东北接近九成人看春晚,北方大部分省份超过六成人看春晚。而南方除了安徽,各省都不足两成人看春晚,甚至两广海南几乎没人看春晚。

春节尾声,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在哪,过年怎么过才算及格? - 天天要闻

八、家庭与家族团聚

回家不只是自己家的小家庭团聚,更大范畴的的家族团聚也是应有之意。中国是血缘圈子社会,大多数竞争的背后,都是家族力量的博弈。大部分人之所以被锁定在很低的天花板下,都是因为家族力量的能量级太低。没有家族力量的托举,单凭个人力量基本不可能进入或在社会上层立足。

这方面南方比北方好一点,南方家族之间联系更多一点,都有家族祠堂,家族内还有各种仪式,有互相传帮带的传统。过年回家,家族成员一起交流,来年能一起合作,互相照顾,共同发展。

尤其是潮汕、福建、浙江等地,家族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得共同致富更加容易。北方总体来说,家族观念已经比较淡泊,本来经济社会环境就不如南方,个人经商求学从政很难得到家族意义上的支持。

现在很多人也选择了过年外出旅游。如果是全家一起外出旅游,也还符合过年团聚的主基调,如果只是个人旅游,则和其他节日的旅游并没有什么区别。春节也就只成了一个长假而已。

过年是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年过得好,会得到身体和心灵的休息,能从父母、家族、亲朋好友那里获得关爱、祝福和奋斗的力量。过完年,每个人就会又开始新一年的征程,短暂的春节,是为了来年更好的起跑。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财经事件。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微小说:心病 - 天天要闻

微小说:心病

图片来自网络老王今年七十多了,按说到了晚年应该是享福的时候,然而他的女儿这几年从来都没有进过这个家门,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一直折磨着他。说起老王的人生,可谓是顺风顺水的,早年父亲供他上学,一直到高中毕业。七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那可是非常稀罕的
中年后才懂得,越过越顺的家庭,往往坚持这3个原则 - 天天要闻

中年后才懂得,越过越顺的家庭,往往坚持这3个原则

“家和万事兴,人勤百业旺。”为啥说遇事别互相埋怨指责,家里才能少点争吵,多点温暖呢?为啥说家里钱财上得明明白白,家里才能少点猜疑,多点信任呢?为啥说互相尊重彼此的小秘密,家里才能少点矛盾,多点和谐呢?家里生活中的那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往往能
无悔无怨,爱你一生 - 天天要闻

无悔无怨,爱你一生

时光在变,不变的是心中的爱恋。爱你,想你,无悔无怨。你要知道:在我心里,你永远最好,最美,最最柔情似水。所以我才会如此倾心于你,痴痴缠缠,思思恋恋,难以忘记你的一切。轻轻的道一声:你于我而言,就是我的全世界。我来这世间一趟,不贪名利三千,不
当别人算计你,不用明着报复,这样反击才能让他长记性! - 天天要闻

当别人算计你,不用明着报复,这样反击才能让他长记性!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心机深沉、善于算计的人。他们或许出于嫉妒、利益驱使,或是单纯的恶意,对我们进行各种算计和陷害。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是选择直接报复,以牙还牙?还是采取更为高明的手段,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训,从
命苦之人,这5处往往较为不足,反思一下自己吧!建议收藏 - 天天要闻

命苦之人,这5处往往较为不足,反思一下自己吧!建议收藏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些人似乎总是命运多舛,饱受磨难。通过观察与反思,我们能发现,命苦之人往往在这五个方面显得较为不足。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分别是哪些方面,以及如何改善。心胸狭窄,难以包容有些人人往往心胸狭窄,难以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
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欺负你的人,比你还委屈? - 天天要闻

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欺负你的人,比你还委屈?

文|小雯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场面:你被上司无理指责、同事当众贬低,你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他却脸红脖子粗,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你被亲人控制多年,好不容易说了一句“不想再这样了”,对方反而开始控诉你“不懂感恩”、“冷血无情”;你被恋人言语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