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2023年01月20日23:42:07 情感 1735

本人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今日头条 / 百家讲坛资讯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春节团圆

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来到了!今年的春节可能和往年的不一样,是新冠疫情的第三年,而且中国已经全部放开,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已经阳康了,应该一般都有回到自己老家的打算,据刘鹤副总理在瑞士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说今年春节大概有50亿人出游探亲访友。

那么,你知道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

一、老人最高兴

大家还记得当年有一首歌吗?叫《常回家看看》,是歌手陈红唱的,当时确实是风靡了大江南北,唱到了很多老人的心坎里,当时很多老人一听这首歌就抹眼泪。大家再看一下这个歌词: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回家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 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 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这首歌不光是旋律,而且这个歌词也是紧扣老人的心弦,常回家看看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也很难,有时候就是这样,客观条件限制,就比如这三年,一直闹疫情,很多人在外地打工或工作,就是过年也回不去,没有办法。

农村的老人现在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平时这些老人不是帮助照顾孙子辈上学就是自己独居,孩子们也只有春节才可以回去看看他们。

我上次回老家一次,去看了邻居老两口,他们的儿子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孙子在外地上大学,两个老人已经七十多了。

那个时间才十一月份,两个老人就开始盘算春节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到时候置办什么年货,还有孙子春节什么时候放假,尤其说起孙子,老两口脸上都笑开了花,说孙子相当懂事,去年用暑假打工的钱给他们买了一个智能手机,现在隔三差五就给他们视频,太方便了!就是心疼网费。

两个老人目前的身体总体还可以,大的毛病没有,就是一个有点腿疼,一个有点高血压,目前来说,还是闲不住,在农村还种着一些地,收入基本上就靠地和孩子们。他们都想趁身体还可以,就干一点,给孩子们减轻压力。

城市里的老人相对比农村的老人要孤独一些,这两年,再加上因为疫情,经常封控,很多老人都憋在家,老夫妻两个人还好,如果是一个人独居,那更更显孤独了,原来没有疫情的时候,一般孩子们都是周六或周日固定过来吃饭,今年很多时候,这个也都取消了。

到了这个春节,现在疫情也都差不多了,肯定老人就天天盼望春节了,孩子们都过来围着他们过大年,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二、孩子们最高兴

记得我们小时候,就盼望过年,那个时候物质匮乏,说实在话,大人一般不给压岁钱,其实,相当单纯,就盼着春节可以吃好的,几个朋友在一块往疯里玩。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小孩子过年

一般当时家里都是过春节的时候,每天都在做好吃的,那个年代,家里就把养了一年的猪给杀了,杀猪的时候比较热闹,邻居什么的都过来帮忙,猪吓得嗷嗷叫,但是,最后还是被众人摁倒在案板上,一刀进去,就出来了血,然后就直接蹬了腿,最后杀完之后,就开始和白菜粉条炖上满满一锅,然后叫邻居们都一块喝上一杯地瓜干酒。

那个时候,感觉猪肉真是太香了,和现在的感觉绝对不一样。

然后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要一个豆腐,等人家做豆腐的送过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一家人都会把豆腐切成块,每个人盛上一碗,蹲在地上,美美的吃个够。

还有就是炸货,我们那个地方,一般的家庭就是用杀猪取出来的猪大油,炼出来了猪油,就开始炸东西,炸的大体都差不多,炸耦合和小鱼,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开肚子吃了,很多时候,都撑得晚上睡不着觉!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放鞭炮

除了这些,还有可以放鞭炮,一般这个时候都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了,大人们在喝酒吃饭聊家常,我们很快就吃完了,然后就出来开始了放鞭炮模式,有时候还故意的恶作剧,把鞭炮放在家里的尿盆里直接给崩碎了!

现在的孩子们过春节,应该没有我们那个年代对吃的记忆深刻了,因为现在的生活几乎是天天过年,什么东西都不新鲜了,估计现在的孩子唯一过年盼望的,就应该是压岁钱了!

三、谁最害怕过年

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些人了,他们的压力都很大,车贷、房贷、老人、孩子,再加上这几年的疫情,挣钱相当难。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就在这两天,国家统计局出来一个数据,那就是我们国家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以前的的那个年代不比现在要穷的多吗?我记得当年很多人为了躲计划生育有去东北的,还有到处流浪的,就和赵本山那个小品说的一样,给孩子取名,叫什么海南岛或者吐鲁番。

我的舅舅当年就是为了躲计划生育就去了东北,当时他生了两个女孩,然后第三胎才生了个男孩,就这样,只能去东北了,这一去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回来过。

我到现在都不大明白,那个年代东北不管计划生育吗?为什么都过去可以完美的逃过了一劫?

还有我们临村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民办教师,生性比较胆小,因为超生,镇上把他的民办教师给除名了,还去他家找他,小分队要扒他家的房子,最后他直接疯了!不知道最终这个人去哪里了,反正媳妇后来也带着孩子改嫁了!

现在国家为了鼓励年轻一代生孩子,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补贴二胎三胎的政策,但是,我感觉依然是不温不火,就拿山东省济南市推出的那个政策吧,二胎三胎都每月补贴600元,按理说应该还可以了,但是,现在的人都和以前比上了一个档次,第一个就是奶粉,一盒进口奶粉就是好几百,有些大品牌,如果拿着这600块的话,甚至不值一盒奶粉钱。

第二个就是请月嫂,现在的小夫妻两个,肯定不和以前一样了,以前一般都是婆婆或者妈妈去侍候,现在一般都是请月嫂,月嫂从8000到两三万都有。

第三就是,孩子的教育投资,为了让孩子以后更有竞争力,家长一般都会给孩子报上几个班上一下,然后特别到了高中阶段,孩子的差距出来了,学习不好的就开始学艺术或者体育了。

最后有些人如愿以偿考上了本科,有些人没有考上,就又开始了找国外的大学,无论如何,也必须让孩子拿个本科文凭,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和别人一样,有平等的竞争力!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房地产

第四就是给孩子买房了,现在的房子在一些大中城市,一般都是一两百万,一个孩子还好一些,两个孩子肯定就压的喘不上气来了!

有人算过一笔账,养育一个孩子,至少几百万,你想想,谁敢和以前那样当超生游击队啊!

就在年前这几天,我接触了几个人,都是压力特别大,其中一个朋友做装修,到了年底,别人不给他结账,他拿不到钱,但是,他还欠着别人的材料费,我前两天有一次和他一块吃饭,很多电话他都是直接扣死或者是直接静音,他告诉我,没有办法,接了也是没有钱,都不知道怎么给别人说,这个年确实是年关啊!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回家

还有一个朋友,家是湖南的,因为疫情,几年都没有回家了,今年必须回去,但是,还是因为疫情,他的酒吧生意一落千丈,到现在还欠着人家的酒水钱没有付,如果一回老家的话,肯定需要花钱,虽然有些人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是,你没有钱,那绝对说不过去。

回老家过年的话,肯定要给家里一些钱,买一些东西,然后还有小孩子的压岁钱,再加上还有这来回的费用,没有两万块都打不住。他说从十一月份封控的时候就犯愁回老家过年的事情,没有办法,只能在信用卡里刷出来一些钱过年了!

还有一个朋友是公务员,老婆是老师,按理说应该还可以吧,但是,今年因为疫情他们都降薪了,除了还房贷,还有儿子去了澳大利亚,这些就压的他们两个不行了,春节到了,领导那里是必须去联络一下感情的,老家亲戚是必须得走动的,两家老人是必须给一些钱过年的,所有这些,都让他们对过年都有点焦虑。

当然,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大龄青年也害怕过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回到家面对亲戚朋友的时候,就是他最尴尬害怕的时候,亲戚朋友你说一句,他问一句,一般都是帮着他的父母教育他,要体谅大人的难处,抓紧找一个,这个时候,就好像开了一个批斗会一样,他只有老老实实答应或点头的份,如果要是辩解一句,那就麻烦了!

可是,虽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年还是一年又一年,是一个必须过的节日,也是我们每个人心目当中最在意的节日,最隆重的节日!


最后,祝所有的朋友们兔年快乐,身体健康!相信经过了三年疫情,对身体健康我们肯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永远排在第一位!


你知道过春节最高兴的是哪两种人吗?谁最害怕过年? - 天天要闻

给所有朋友们拜年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