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江左梅娘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大意是:
一个网友和闺蜜相处了12年,因为某些事情闹得不愉快,4个月后,想邀请对方当自己的伴娘,借机重修旧好,却发现被好友删除了。
跟青春绑定的那个人,突然解绑了,很不习惯。
想起一句话:成年人的分离,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没有招呼,没有说再见,从无话不谈到不回信息,从形影不离到形同陌路,慢慢退出彼此的生活。
越往后,越发现,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再也不见了。
大师丰子恺说:
“小时候总以为,成为朋友就永远是朋友。长大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哪来什么永远,能陪伴彼此走上一段路,就已经是温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和自己齐头并进。
有些人跟不上,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不能确保能一直走到最后。
唯一能做的就是,对逝去的友情,不追问,不迎合,不期待,聚散不强求。
01 不追问,给彼此一个体面
小敏是和我一起在人才招聘市场认识的同事,那会儿我们刚大学毕业,考到了同一个城市。
她从山西农村考到大城市,本性淳朴善良。我把她当成姐妹,周末她也会来我家住,彼此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后来,她调岗到了重要的技术部门。
约她一起吃饭时,她总说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加班……
就这样,我俩联系越来越少,就连以前秒回的信息,如今都成了安静的已读未回。
直到有一次我和同事去办事,路过了她的单位,就顺便去看了下她,结果电话联系不上,也一直没找到,询问她的同事之后,我才知道,她离职了。
那一刻,我有些发愣,觉得曾经关系还是不错的,她怎么什么都没和我说,就消失了呢?
我的同事对我说:“也许她有些事情,并不想让你知道吧,成年人的事,有很多难言之隐。”
我这才释然。
《边城》里说:
“不要刨根问底别人的过去,那可能是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
是的,也许有些东西,别人不说,自有他的考量;别人不和你联络,也自有他的缘由,不追问,才能保住彼此的体面。
成年人的关系,被就是合则来,不合则断,也不必过分在意,不必苦恼和怀疑,毕竟他也曾温暖过自己的生命。
更何况,时间如白驹过隙,到最后,那些我们曾经在意的人和事,也都会变得云淡风轻。
02 不迎合,一切随缘
新东方直播间里,董宇辉自爆:
“我经常找不到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特别是那种有健全的三观和理性观点、爱读书,说话有深度的那种人很少,所以我很多时候是没有朋友的。”
从小到大,他的性格就与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别人成群结队玩得高兴时,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思考着同龄人不懂的话题。
他总是独来独往,哪怕现在29岁了,身边平时能和他聊天的朋友也是少之又少。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带他去参加聚会,想让他结交新朋友。
他发现大家在一起就是喜欢相互吹牛,说你喜欢什么东西,我喜欢什么东西。这种没有营养的聊天,让他觉得毫无意义,便直接离开了。
在别人看来,他这样做交不到新朋友,甚至还会失去原来相交的人。
但他并不后悔,对于自己的交友标准,他只追求:价值观相似,聊天有深度,不是口水话。
他这样的“不迎合”的随缘交友观,我很欣赏。
周国平先生曾提到:
“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不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是的,我们不必为了别人去改变自己,更不需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人这一生本来就不易,何必再给自己增添强求的烦恼与痛苦。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喜欢你的人自然会靠近你,不喜欢你的人,我们又何必在他们身上浪费生命?
勇敢地去做自己,做你想做的事,结交你想结交的人,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你会发现,你会节省下更多的时间经营你自己,活得也更恣意自由。
03 不期待,才能不依赖
所谓朋友,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热闹。
能够拥有,自然可以敞开真诚的心无限欢迎;如果没办法同行,也不要把过多希望放在对方身上。
同事小颖和闺蜜关系不错,从大学同宿舍到后来结婚生娃还经常聚在一起。
然而前阵子,小颖家里出变故急需3万块周转,找到小敏,可小敏却说手头拮据。
按理来说,老公开医药公司的小敏生活还算富足,借这几万块钱不是难事,可小敏一说到借钱就闪烁其词,支支吾吾说自己没钱。
见闺蜜拒绝,她也没好意思再追问,后来因为凑不齐钱,家里的房子差点被拿去抵押。
直到有一天,小颖在朋友圈看到闺蜜晒新车的自拍照,心里突然泛酸:
虽然自己没理由要求别人在危难之际帮自己一把,但也曾希望最好的朋友能伸出援手,给自己一些支持。
结果一涉及到钱,就看清谁是真心待自己的知己。经过此事,两位原本要好的朋友,也从此分道扬镳。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坎坷,或许没人帮忙,没人支持,甚至无人问津。这些都是常态。不必苛责别人,更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当你把期望值降低,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惊喜的铺垫;当你咬紧牙关熬过去,你就能够明白,人生最值得依赖的,还是自己。
04 梅娘说
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中写道:
“人生最无法预见的是遇见,因为不知道哪一眼,便是开始。人生最无法告别的是离别,因为不知道哪一刻,就是永别。生命本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
是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
也许曾经你们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但当彼此都走上了岔路口,就要学会放手。
聚与散都是人生常态,余生,请不必把太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里。成年人之间最佳的相处方式就是:聚散不强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