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2022年10月15日15:20:23 情感 1779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流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事业曲折的刘金山在事业有起色时受到亲情的牵绊,不得已将事业放在一边,回家全心全意照顾病床上的父亲。传统道德思想熏陶长大的刘金山,被这些思想是牵绊了,还是带来了另一种收获?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经受住社会的考验,思想内涵和专业技能上的打磨,才能到达顶峰。刘金山在生活和事业上遭受了多重打击,在经受打击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和意志得到了磨炼,生活蒸蒸日上。如果他没经历过风浪,是否还是能到达如今的高度?

有孝心,生活不会亏待你

在刘金山事业刚有起色时,父亲病倒了。检查结果显示是胰腺癌晚期,情况十分危急,没办法,他只能将有起色的事业放下,专心照顾父亲。那段时间刘金山基本没有离开过父亲的病床,一直守候在病床前,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为了照顾父亲,他过上了日夜颠倒。饮食和作息不规律的日子,日渐消瘦。尽管他十分努力,但是老天还是不想让他如愿,由于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当时的医疗条件无力挽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开人世。

在他处理父亲后事时,结识了如今的妻子沈红喜,是他父亲同门师兄弟的女儿,似乎是老天开眼,夺走了他的至亲,又送来一个挚爱。他的孝心把沈红喜吸引住了,并留在了他的身边,两人开始了故事。

不知沈红喜的到来是喜还是忧,沈红喜家情况和他家相差无几,母亲瘫痪在床,父亲没了劳动能力。刘金山的母亲也被检查出患了癌症。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这段婚姻结合后,将有三个老人等着他们去照顾。

经历了几重打击的刘金山对于这种情况已经不以为然了,他向妻子许诺暂时不要孩子,专心照顾老人,这段婚姻是两个人的互相救赎。刚开始他用孝心将妻子吸引,如今,他用孝心将妻子打动。

历经磨难,登上巅峰

刘金山出生在北京一个文艺家庭,父亲是一个京剧表演家。受父亲的影响,他也喜欢上了京剧。在父亲哼唱小曲时,他也会跟着哼唱,父亲有时候还会教他一些专业的动作。一次戏曲学院来挑选苗子,表现优异的他却无奈落选。这是怎么回事呢?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就因为他父亲是京剧名徒的身份,尽管有着一身才华,他也只能被埋没。在他毕业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依旧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奔走在多个戏曲学校的考场,但是由于自身外貌,再次落选,一身才华终究无处施展。

不得已放弃梦想,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刘金山似乎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了,但是这个工作没有做得长久。他的下一份工作,他的追梦生涯迎来了转机。他被父亲介绍来到一个剧院卖票,工作轻松,空余时间较多,他也跟着剧院表演人员表演,做一些动作。

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练习,剧院的人被他打动了,有时候刚好需要客串人员,就推荐他去试试,结果真的被选中了。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由于对表演的热爱,以及自身京剧表演功底,他在舞台上越来越出色,被领导注意到了,终于他成为了正式的剧院演员。

婚后他参演了《为了新生活前进》正式进入了演艺圈,而后接连参演了多部作品,尽管没有广泛地出现在大众视角,但也算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生活注定不会是平凡的,2001年之后,刘金山先后参演了《东北一家人》《小兵张嘎》等影视作品,精湛的演技,对角色生动形象的演绎,让他一炮而红。

这一时期他还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在这个普通人穷极一生也上不了的舞台,优秀作品不断。刘金山并不在乎是否会被遗忘,每一次上台的机会他都无比珍惜。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后来他参演多部电影,还与名导徐克有过合作,在“狄仁杰系列”电影“通天帝国”一片中,他饰演薛勇,完成了出色的大荧幕表演。

如果不说,你可能想不起来,但细数作品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他真得太低调了,从《杨光的快乐生活》到《婚姻保卫战》,直到今年夏天的热播剧《张卫国的夏天》,他还与黄磊、刘奕君合作亮相。

在大家记忆犹新的作品中,刘金山演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形象,但是他对人物塑造深入人心,能被观众记住,拿了多个奖项。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从前的挫折是为他后来的成功做铺垫,演员作为一个艺术家,需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感悟能力,共情能力,才能将角色理解通透,完美的将这个角色演绎。

显然,他所经历的打击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将他的演技打磨得炉火纯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哪个人成功前没经历磨难,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多了,成功就将拨开云雾见月明。

人生再次迎来挑战

生活得到保障后,喜爱孩子的他也有了底气可以供养一个孩子了,要孩子被纳入计划中。尽管生活条件允许了,但是身体似乎不想让他如意。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53岁已到中年的他,身体状况不佳,再加上多年吸烟喝酒,成了要孩子路上的阻碍。

这么多艰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还会被这件可以挽救的事情难倒吗,他再次踏上为目标前进的道路,每天坚持锻炼,饮食规律,克制不健康欲望,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他再次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困难的局势,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困难,不是你被打倒,就是困难被你打倒。只要你勇敢面对,敢于和困难作斗争,那么就是困难被你打倒。刘金山总是敢于和生活作斗争,孜孜不倦地行走在改变生活的道路上,结果如大家所见,他如今的生活并不赖。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孝为先,敢攀登

刘金山为了尽孝耽搁了工作,也耽搁了香火传承。但是也因此他的孝心被大众称赞,尽管暂时的流失了工作机会,前方还有着更大的工作机会等着他。

上天不会辜负有着中华传统道德思想,谨遵祖宗教诲的中华儿女,他的诚心和孝心替他的未来铺了路,更是打造了他细腻精湛的演技。

“孝星”刘金山:为照顾病重父母丁克多年,53岁喜得一女苦尽甘来 - 天天要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金山经历的多个打击都是巨大的,许多无法经历打击的人,就从此一蹶不振了,而是奋起斗争,不如生活的愿,最终他赢了,赢得盆满钵满。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分手17年,一别两宽,吴越从不提陈建斌,如今才看懂她赢在哪 - 天天要闻

分手17年,一别两宽,吴越从不提陈建斌,如今才看懂她赢在哪

在阅读此文之前,幸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CX分手前恩爱无比,分手后只字不提。古有陈世美抛妻弃子迎娶公主。今有陈建斌“断崖式”分手。娱乐圈公认的“准夫妻”,同居五年却被
大学生不拍毕业照,一代人被逼出了集体冷漠 - 天天要闻

大学生不拍毕业照,一代人被逼出了集体冷漠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大学生,学士帽 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去拍毕业照,其实也是对大学的某种“反叛”:他们不愿意受到摆布,参与虚假的共同体塑造,他们希望自己来主导社会网格的构建,对强加的情感捆....
良心,永不过期 ——记2024年“诚信之星”刘平贵、李继林夫妇 - 天天要闻

良心,永不过期 ——记2024年“诚信之星”刘平贵、李继林夫妇

重翻账本,刘平贵、李继林夫妇满心感慨。宁绍雄摄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一对农民夫妇,在遭遇洪灾,自家面粉厂被淹的关头,不顾一切抢出一沓沓账本,从此毅然走上漫漫“还粮路”。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时间,一家人咬牙坚持,硬是把周边18个村、200多户村民寄存在厂里受损的76万斤粮食一斤不差地还清。 故事的主人公是曾获...
她有这几种表现还不放手?你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 天天要闻

她有这几种表现还不放手?你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感情里最磨人的不是干脆的了断,是用暖昧的糖纸裹着玻璃渣喂你吃。就像穿了双磨脚的高跟鞋,走一步疼一步却总骗自己“再忍忍就习惯了”——当女人出现这些“消耗型信号”时,硬撑着不放手不是痴情,是拿自己的心当靶子练箭。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闻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样,每次坐上飞机,都会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巨大的机器轰鸣着冲上云霄,把你带离熟悉的大地,你会觉得人类既渺小又伟大。我们在万米高空,喝着饮料,看着电影,暂时忘却了楼下的车水马龙和琐碎日常。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 天天要闻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事故现场2日上午11时32分许,韩国岭东高速公路江原道大关岭休息站,一名80多岁的女性(警方暂称A某)驾驶一辆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冲入休息站,撞碎玻璃并撞毁多张桌椅,最终车辆卡在餐厅柜台前停下。 △事故现场A某向警方供述称,她发现开错方向想要停车,结果误踩油门踏板,导致事故发生。经初步检测,警方排除其酒...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 天天要闻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副标题: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设计师林薇在结婚三周年纪念日翻开恋爱日记,指尖划过“他冒雨送来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时,窗外正传来丈夫与维修工讨论水管爆裂的喊话声。这一刻的错位感,恰似无数亲密关系演变的缩影——**恋爱是两颗星辰的浪漫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时间一位TOP10房企营销总在饭局上放出豪言:“现在虽然没地没项目,但也无所谓,大不了开个门店做中介老板,20多年的房地产经验总能有口饭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观点也许成立,但放到现在只能说他还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房地产的“食物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白皮书》显...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时间还长。可过了50岁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减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过寥寥几人。五十岁之前,人们往往拼尽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岁过后,方才领悟要向内收敛。那些曾经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渐渐变得不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