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实出现迷茫很正常,怕的是自己定力不够成他人炮灰

2022年10月07日11:15:16 情感 1885

文丨易书生

面对现实出现迷茫很正常,怕的是自己定力不够成他人炮灰 - 天天要闻

有小友发来两张嘲讽现实的图片,问:最近有些迷茫,为什么这些东西明明能看得出来是讽刺,但是潜意识中却有一丝认同?是不是他们所展示的更接近于事实?你经常跟我分析外部有些敌人的手段越发高明,但是,将这些矛盾归结于外因,是不是同样有失偏驳?我们这个文明,如今是不是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肉食者意识到了吗?是否正在努力改变,还是“根”的腐坏如今终于表现到外在?诸如此类,我感觉在庞杂且难辨真伪的信息越来越难以分析,虽然,“如果有问题,想到的不是跑,而是改变,成为一个能走的更远的强者,而不是有问题就逃避的懦夫”,但是,这种迷茫的确存在而且是在侵蚀着我的内心。

1

小友提出的问题很有普遍性,因为网络时代的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迷茫,这些人有年轻人,也有经历了多个时代的中老年人,包括我自己,何尝没有出现过迷茫的时候!

不久前,我在网络上还曾就如何提高网络免疫力,与网友进行过讨论。以我多年来在网络上遇到的谣言、“水军”“美分”制造的舆论战信息,无非不过是以局部的真实替代宏观的全部的事实,从而“套路”网民,将网民的思想意识导向既定的方位;再就是局部失真,把不是真正重要的事实突出进行强调,人为强调或放大,将次要的事实与重要的事实故意混淆在一起,掐头去尾重新拼接事实的因果关系;最后就是造假,无中生有,或者对事实进行曲解污蔑,拍摄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构成网络信息失实、失真的原因有主观故意的,也有水平不高、认识不深等原因。要命的是那些主观故意的,一分真话九分假,让你怎么看都感觉是真的,直接“入套”。

为什么说人类追求真理是伟大的事业?那是因为人类认识这个世界本身就需要不断破除虚妄,甚至通过无数代人的努力,乃至付出无数生命的代价,才能实现客观与认识的一致。我们每个人认识客观事实,辨别其中真假虚妄,本身就是人类追求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步骤。所以说,所谓的“迷茫”,只是一个成长过程和认识过程的问题,很正常,也很重要,搞清楚了,就成长了一步、前进了一步,继而再迷茫,再认识,再进步,如此,就会走出一条通往真理殿堂的金光大道!

2

认识我们周遭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当然,一百年前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说,毕竟,没有人能准确地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尤其是生活在网络时代,我们每天所承受的信息量,处于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的极致,是历史上无数代前人的几十倍上百倍,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一不留神就会被乱七八糟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从而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这是前无古人的。

更要命的,在这信息的海洋里,如果有人故意地对你进行信息轰炸,信息侵蚀,就如同十多年前,有人刷微博刷得人生观都改变了,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黑的,直到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每一个微博账号、网络群其实就是一扇窗户,你所关注的人、所关注的信息,如果都是黑暗的,你所看到的世界自然而然就是黑暗的,当你关注阳光和正义,你就会发现世界的精彩。这也是网络大数据根据阅读者的阅读习惯、内容自动遴选推送信息的必然结果,比如你在网络上搜寻了某个关键词,网络会自动给你推送过来相关的很多信息,这样的功能在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都有,也就是说,你刷网所看到的信息,只是网络根据你的喜好或需要推送给你的,很遗憾,这些并不代表这个世界的全部。

尤其是,如果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想让你看到哪一类、哪一方面的信息,或者说,它们想要你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信息澡盆里,它们就能做到对你的信息定制。这是很可怕的!这样的情形,曾经在“公知”甚嚣尘上的十年前,真实地出现过,足以让很多人的色彩发生改变。也就是为什么网络上曾一度出现很多“网络上甘岭”“第五纵队”等网战文章,至今依然能感受当时思想的焦灼和硝烟。

这些网络乱象,让我们看到:人要获得正常的成长权利,也是很不容易的,信息时代本就不易,再有人故意使坏,有意对你进行信息屏蔽、信息侵蚀,要想健康地成长更加不容易。为此,必须学会去粗取精,辨别良莠,汲取海量信息里的营养成分,抛弃其中的糟粕。这是信息时代生存的一种能力,这个能力不强或者没有,那就很容易出现溺水事件。

面对现实出现迷茫很正常,怕的是自己定力不够成他人炮灰 - 天天要闻

3

尽善尽美的时代是不存在的,无论多么伟大、鼎盛的时代,如果只展示他的阴暗面,“伟大”都将在无知者心中坍塌,反之,也是不客观。这个世间也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长的灰色地带,这就需要我们对很多现象宽容地看、持续地看、多个侧面去看,或者说让子弹飞得更长一会儿,兴许结果只是一场恶作剧或者少年的生理性青春叛逆。

经历了十多年的网络舆论风雨,现在很多老网民对于网络信息已经有很强的免疫力,对于发生的事件,会“让子弹飞一会儿”,看到的视频或图片,也不会再轻易去评论,而是尽可能地找到未经剪辑的视频原貌,了解事实的前因后果,才去阐述自己的观点,毕竟,“水军”太多、“反转”太多、“带节奏”的太多,谁也不愿意成为谁的炮灰。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反之间总是此消彼长、斗争中前进。与网络时代的免疫力不断提高相对应的,另一方的进攻也是咄咄逼人,甚至深入研究“话术”,持续提升信息网络的文字杀伤力。这样的局面,若不想成为其中的祭品、牺牲品,需要站稳脚跟,别被人搞晕了忘记自己是谁。

过去,毛主席将那些侵蚀我们内心和作风的进攻称之为“糖衣炮弹”,那个时代感到甜蜜的东西也无非只有糖了,连老百姓都觉得蘸着糖吃饭就是最幸福的日子。现在,比糖更香甜的东西多了不知凡几,“糖衣炮弹”的样子自然也就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好看的蘑菇有毒,美丽的蛇杀人。既然有看破美女的“白骨观”,自然就有望穿虚妄的真相之眼。擦亮眼,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构筑一条防御“病毒”的内心防线,对于自己的成长和生存同样重要。

想想看,十岁的孩子、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和六十岁的老人,哪个最容易被蛊惑?显而易见,先十岁、再二十五,最后才可能六十,这是因为六十岁的内心已经有了难以撼动的的坚持和经过了六十年风风雨雨的检验。这说明知识和经验非常重要。但是,为什么现在又会经常有老年人屡屡被骗?因为骗术很高明,老年人的阅历赶不上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这说明不断更新知识、获取新的经验也非常重要。

幼儿被骗,责备幼儿显然很愚蠢。很精明的成人被骗,一方面说明骗术高明,再一方面证明有缝隙可钻,“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防线不牢靠,或者干脆就没有防线,自然容易被人乘虚而入。

4

信息时代的思想战,无论手段如何花样翻新,归根结底无非三种:冒充你的亲人同胞打感情牌(心中最柔软的)、拽住足够撬动你内心的敏感(利益攸关)、画一个让你流口水的大饼子(梦想和欲望)。以这样的手段,再配以精心研磨的“话术”,足以将心志不坚者成为俘虏。

对于当今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放在中国至少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看,都不是个事儿。相对于百年前国内军阀混战那个时代,作为中国人当前所面对的大是大非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就足够。很多貌似纷繁复杂的问题,一旦摆在“我是中国人”五个字面前,就会清晰明了。

当今中国发展的主要干扰和阻力来自于外部,存在的危险在于内外勾结。他们所做的,首先是让我们自乱阵脚、自我腐朽、自戕自害。这种情况正在注意,也正在改变。要相信一个百年大党的智慧和生命力。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实施的一些决策,我个人认为,尽可能地学习理解,实在无法理解,可以暂时搁置,让时间来逐渐释意,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足矣,自己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修为。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和范围,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对应的实际上是个人能力的指数,以能力之大小,由修身至平天下,各个阶段,量力而行。当我们无法改变更多,我们选择做好自己,做最优秀的自己。毛主席当年就曾说:“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这不只是谦虚,还是内心的一种强大。

将这些问题上升为道的高度,其实就是对自己的道的定力。万千现象都是外在的,内心坚守的才是自己的。不为外在的信息干扰自己的本心,一方面是对自己的道有着坚定的信仰,臻至无漏之境界;另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挖掘新知识,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道,以适应前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第三方面,就是要在这些复杂的表象里检验自己的道,对手越强越能检验自己内心的强大指数,在打败与被打败之间,检验自己内心存在的薄弱或缝隙,即王阳明心学里所说的“内心之贼”,以“破心中贼”来巩固自己的道。总之一句话:做自己内心的统帅,而不被外界干扰或随别人的指令起舞,甚至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无论面对什么,那怕极其厌恶的面孔,八风不动,不烦不燥,保持良好的仪容是我自己的修养,与人无关,也不是做给谁看,这是个人定力!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你现在的道,就是完成学业,通过博览群书,将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在手。譬如历史,你会惊奇的发现,你所烦恼的很多现实问题,其实在历史上已经有过答案。

面对现实出现迷茫很正常,怕的是自己定力不够成他人炮灰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曹昱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