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说:“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人生中,莫过于人心难测,人情如纸薄。
不管什么时候,有人办事,总会方便许多,然而人情也是最容易使人走向散场的。
人情之中充满无奈
那年,我在小镇上上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不好不坏。
期中考试过后,我妈去学校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数学老师当着很多老师的面直接对我妈说:“你家孩子学习成绩太差了,好好教教。”
我现在都能想象得到我妈当时无地自容的表情。
老妈回到家,只是跟我学了数学老师说的一番话,没过多久,我和老妈在一起择菜。
老妈说:“到时给你们数学老师送点礼物,让她多关照关照你。”
我直接拒绝,说不需要,我讨厌数学老师。
最后有没有送,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当时真的很反感送礼这事。
老妈其实也不想送礼,她也是出于无奈才想着要送点东西给老师,想让对方多关照我。
很多时候,不送礼,就办不成事。
想让领导提拔你,私下肯定少不了寒暄送礼;
想快点把事情办好,肯定要对对方陪笑弯腰;
想让对方少找点麻烦,肯定少不了让对方钱包鼓点;
……
他们想送礼吗?
他们也不想,也很无奈,但是没有办法,人与人之间就是人情往来,互惠互利。
不是什么人情都能接的
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随随便便就会有人来帮助你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有穷富之分了。
人情一定是建立在双方互换价值、利益共赢的基础上的。
别人帮不帮你,会首先考虑会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没有伤害。
在助人为乐之前,肯定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
看过一则故事:
一个分公司的老总,被很多下属拍马屁、献殷勤
因为这位老总一旦辞职,那么下一任该提拔谁,他就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表面上对下属的马屁视而不见,但私底下也会收点他们的好处。
但是钱财一般不会收。
现在的人很精明,会录音,会拍视频,一旦这些流露出去,这位老总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该收的礼会收,不该收的绝不会收。
人情,也是要分事情,分情况的。
如果接了一份自己力不能及的,最好放手,不然只会害了自己。
适当的用人情,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不能过度。
过度地消耗自己的人情,只会让自己和对方之间越走越远。
人情世故,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