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庆幸自己是大多数时,那个不合群的人已经开始逆袭成长了

2021年09月30日21:40:02 情感 1818


你叫朋友组队玩游戏他不去,你有没有给他贴标签说“不合群”,以后要吃亏!你喊同学去逛街她说要去自习室,你就评价说,怎么那么死板就知道学习?当你喝酒吃饭约朋友他拒绝时,你不会不会痛批他说,不懂社会很“另类”?


当你还在为自己跟大多数相同觉得被接纳被认同,感觉舒服时,可能那个不合群的、另类的、不知足的人已经开始悄悄改变,逆袭成长了。

你在庆幸自己是大多数时,那个不合群的人已经开始逆袭成长了 - 天天要闻

成长的路从来不在舒适圈。因为有二八定律啊。


《底层逻辑》作者吕白,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小镇青年到北漂,一路奋斗成为内容创作头部者,然后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告诉大家。

这本书4大模块,45个超实用的技巧,每个内容后面都有思维落地的方法提示,让你通过这些提问的引导学会跟自己相处,升级思考模式,落地执行,更好地达成目标。

你在庆幸自己是大多数时,那个不合群的人已经开始逆袭成长了 - 天天要闻

1.把一件事做出美好精粹的品质比做很多事更重要。

你记得中国体育界第一个世界冠军吗?可能有人脱口而出是——容国团。你记得第一个北京市长吗?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为什么你能记得,所谓的各种行业第一名的人物,因为他们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换个角度说,他们做出了精粹的品质。


作者介绍在应聘新媒体助理写文章的过程中,自己每个周完成的文章数量比同事多,而且写的时间比较长。自以为那个升职加薪的是自己,结果真实结果出来以后不是自己,觉得意外。然后经过领导的指点和教育,他知道了自己的同事在这个方面所付出的功夫并不在于写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每一篇的质量。于是,他就改变方向,提升自己每一篇的质量,逐渐的,竟然能够预估阅读量甚至是爆款。他还去分析总结爆款文案的逻辑和基本的要求,去梳理成公式和基本框架,做到一通百通,从而实现了升职加薪的梦想。


所以,能不能升职加薪不是看你工作做了多少,而是做对了多少。质量永远比数量重要,把工作做出美好的品质才是升职加薪最重要的台阶。如果你还在为这个问题困扰,可以试着去盘点一下。


2.要有长远眼光,利他的思维,尤其是开启新的版图。


坐飞机可能你会选头等舱,太空旅游坐火箭你还选座吗?肯定不会,只要有座能上去就行。因为那是开始新的视野和维度啊。

眼光长远这个我们都懂,就是延迟满足。稻盛和夫说要极致地利他,说的是让各方都能有所收获。但是如果有既得利益摆在面前,你真的会舍弃吗?比如你卖房的时候会卖给那个出价最少的人吗?恐怕很少人能做到。但是就有人在卖房时卖给那个比出价少5万的人,结果后来自己换新房时卖家少收了15万,还免费送了家具和车库。所以,长远眼光和利他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书里面提到了他写第1本书出版的经历。出版社老师跟他交流的过程中,他认为给自己的版税6%比较低,首次印刷量12000也比较少,感觉自己有点亏,不平衡。后来编辑老师跟他说要懂得让利,他不服气。再后来知道了其他作者在刚出第1本书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怎么赚钱的,是后来逐渐地提高版税的。所以他就做出了让步。这让他在以后连续出的几本书的版权比例上,都有所提高,最终赚到了钱。所以,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写书只是进入出版行业的第1步。当你有第1本,在接着以后写书甚至出版书的时候,就会更加顺畅。所以要用利他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而不仅仅只考虑当下的那点收益。

通过这个选择,他总结了自己的标准。就是别人合作,能不能实现一个人不能达成的效果?这个合作能不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你在庆幸自己是大多数时,那个不合群的人已经开始逆袭成长了 - 天天要闻

3.表面看起来是选择,背后都是思维模型。


作者提到了自己从小镇青年逃离安逸舒适的环境,去往大城市白手起家奋斗的经历。虽然转身离去只需要一纸文书,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会存在恐惧。因为那些既得收入,衣食无忧,相当的丰盛,很多人是不愿意放弃舒适圈的。

但是当你看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和可能性的时候,恐怕你不会满足于现在,而且现在所做的这个平台或者是业务是可以看到天花板时,所以他才会在做图文如日中天的时候拒绝掉一些大的机会,而采用短视频的方式去进入。尽管一开始也是摸爬滚打,后来通过这样的一路实践,终于摸到了底层的规律,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把它变成自己的作品。

我们的人生都是一个一个选择的叠加。看起来是一个选择,但背后的原理和依据的逻辑链条才是底层的规律。

逆袭的路径从来不在舒适圈。

选择是可见的,思维是不可见的。增长曲线是非连续的,打开思维模式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和潜在的机会。就像你去大海游泳和在游泳池游泳是同一个体验里吗?肯定不同。这就是扩大边界和视野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是迷茫的年轻人,可以翻开这本书,增加另外一种人生的可能性。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也不妨碍你通过这些选择背后的逻辑思维,去高效地解决问题,达成你的目标。


#逆袭# #小镇青年##底层逻辑##底层#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关系再好,请人吃饭时,也要“四不请”,才不会被人当傻子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请人吃饭时,也要“四不请”,才不会被人当傻子

作者:香克斯在人际交往中,请客吃饭是常见的增进感情的方式。它宛如一座桥梁,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融洽。然而,即便关系再好,在请人吃饭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讲究。牢牢记住“四不请”的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巧妙地规避掉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令人烦...
母亲节快乐!库里深情告白妻子 感恩为家庭的付出 - 天天要闻

母亲节快乐!库里深情告白妻子 感恩为家庭的付出

直播吧5月12日讯 恰逢母亲节,宠妻狂魔库里也晒出了老婆阿耶莎的照片,并写下一段深情告白。库里在社交媒体上写到:“很难用言语形容你对我们这个家庭的意义有多么重要——你一直在默默付出,在我外出工作时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你陪我跑东跑西,配合各种疯狂的行程,错过了那么多节日。没有你,我根本坚持不下来。我们的四个...
亲人离世后大多数人都会做这些事,看完同命人的留言泪目了 - 天天要闻

亲人离世后大多数人都会做这些事,看完同命人的留言泪目了

亲人去世,最痛苦的不是他去世的那一刻,而是往后每每想起他的每一刻。丧偶两年了,我还会做这些事。​​​走在街上,会不由自主的寻找与他相似的面孔,尤其是看见和他身形相似的背影, 会下意识愣住,心跳漏了半拍; 会在想他是不是在另一个纬度也这般寻找
多地登记结婚预约爆满! - 天天要闻

多地登记结婚预约爆满!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已于5月10日起实施,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取消,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婚姻登记全国各地通办。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正式实施,为跨地域登记结婚提供便利,对于长期在非户籍地工作的人们来说,进行婚姻登记更加方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达1.25亿,省...
102岁老人执意住养老院,子女吵翻天!律师教你一招破局,法院这样判! - 天天要闻

102岁老人执意住养老院,子女吵翻天!律师教你一招破局,法院这样判!

前段时间,我在一次街道组织的免费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中,接到了这样一个咨询:一位102岁高龄老人,神智时好时坏,清醒时曾多次明确表示自己想去住养老院,但三个子女却意见不一,争执不休。这种情况下,老人能否如愿?子女之间的分歧该如何解决?今天,我们就通过真实案例和相关法律规定,重点解析指定监护人特别程序和意定...
女生说我不成熟该怎么办?掌握 5 个方法实现蜕变 - 天天要闻

女生说我不成熟该怎么办?掌握 5 个方法实现蜕变

女生说我不成熟该怎么办?被女生说 “不成熟”,心里瞬间像被泼了盆冷水,又委屈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别慌!这看似是个 “差评”,实则是改变的契机。掌握这 5 个方法,从正视问题到付诸行动,帮你一步步变得成熟可靠,让她对你刮目相看!一、冷静心
网红打卡点内找“宝石”,9岁男孩不幸被巨石埋压! - 天天要闻

网红打卡点内找“宝石”,9岁男孩不幸被巨石埋压!

晶莹剔透的萤石点缀在清澈见底的小河边这是一处火爆社交平台的网红打卡点然而很多打卡攻略里却都没告诉你这个难以预测的危险据浙江杭州消防消息5月10日余杭四岭村千岱坑萤石矿内一名9岁男孩被落石埋压情况危急辖区消防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消防员到场后了解到现场塌方位置空间极为狭窄常用的破拆工具组难以施展此时被困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