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工作内容让你产生不了任何积极性,但是你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理由跳槽,因为你觉得工作内容虽然无聊,但是要混其实也还是挺好混的,而且你也无法肯定跳槽就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也许跳槽的下一家公司和现在是同样的情况。于是你对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也慢慢不那么关心了,也没有什么目标,相信一切事情都会“船到桥头自然直”。
这样的生活状态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我猜你内心肯定还是希望可以拥有精彩幸福的人生的吧,那我今天听的《目标感》这本书,或许能帮你找到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
要解决问题,首先得知道问题是什么,所以,你首先得知道,在寻找目标时,最可能走进哪些误区,导致你对生活慢慢变得漠不关心。
寻找目标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在寻找目标时,最常见的误区有3种,可以分别称之为疏离者、空想者和浅尝辄止者。现在我们就依次来看看这3类都具体是什么情况。
首先是疏离者,就是指那些对生活和工作都漠不关心,完全意识不到目标的重要性,简而言之没有目标的人。典型的例子就是开头跟你说的那种情况,对生活无欲无求,一天天混日子。
其次是空想者,这一类相比疏离者目标感强一些,他们有目标,但是不会付出实际行动,还容易混淆爱好者和从业者。就好比你喜欢听音乐,就说自己想当一名音乐家;你喜欢看电影,就说自己想当一名导演。虽然这种因兴趣爱好而去了解一个行业,然后经过学习成为一名真正的从业者的例子不在少数,但空想者却不是其中之一,空想者只是会错把喜欢当目标,却很少真正付出行动去了解、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自然也就只能将目标停留于空想了。
最后是浅尝辄止者,这种相比空想者又进了一步,他们不仅有目标,还会付出行动,但是却很难坚持,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从目标中获得的利益,却很少关注目标真正的意义。比如小明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想进部队,因为他觉得军人退伍后都能得到不错的待遇,转业的选择也都挺好。但是他没有关注军人对社会的意义,很可能某一天军人的待遇变差,他就不会把进入部队当成自己的目标了,因为吸引他的点不复存在。
为什么目标对人生如此重要
那关注目标真正的意义为什么重要呢?这就像你落水了会一直向岸边游,是因为你的目标是求生,目标可以让你前进的方向很明确,不至于遇到困难或阻碍就放弃挣扎或听天由命。
所以,在了解目标真正的意义后确定的目标,会像灯塔一样,让你始终朝着明确的方向稳定地前进,最终达成目标,走向希望的彼岸。
如何成为一个目标明确者
那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清晰、能坚持的目标呢?
首先,你得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如果你足够幸运,很可能你小时候就知道你长大了要做什么,比如周总理,小时候就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并且后面也的确达成了。
不过大多数的情况可能是你很难确定你真正关心什么。有2个点或许可以帮助你。一个是当你发现某样东西需要改进或改正,另一个就是这个可以改进的点恰好是你擅长的地方,那你就很容易对此上心了。比如瓦特发现当时的蒸汽机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自己又懂相关方面的知识,最后改良了蒸汽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然后,你要能发现现实生活中真实迫切的需求。因为你关心的问题,不一定是大家都关心的点。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关心,你也可以帮它当初目标,但因为没有任何人反馈,这注定是一条孤独的道路,需要你足够坚持。而如果你关心的问题,大家也都存在同样的痛点,就能给你很大的动力去改进,毕竟,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被肯定、被需要。比如贝尔发明电话就是希望能远距离传递人声,这不仅是他自己关心的问题,还是很多人的需求。
最后,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服务他人的愉悦感。这其实是前2点的自然结果,如果你解决了你自己和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对你自己而言,会觉得有成就感,对别人而言,你帮助了别人,他们对你的感谢和赞扬,对更加让你身心愉悦。
以上就是今天听《目标感》的内容了,总结一下,目标感不是简单的空想或待办清单,而是你能够为之坚持,尤其在你迷茫的时候能像灯塔一样,指引你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存在。这就需要你能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求,最后好好享受达成的过程中服务他人的愉悦感。
我是御小黄,陪你读好书,与你共成长,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