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成就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积累到如此大量的练习。”——卡尔·纽波特《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先天论和后天论的争议就不会停止,就连找工作这件事也不例外。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那是他的天赋所在呀!他的天赋就是打工人,我们不一样,我的天赋是躺平。”一定有人会这样想的。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里斩钉截铁地写出了这样的话:天才是懒人的借口。
那么在《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中,作者通过研究,关于“工作激情”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结论有三个:
一,职业激情是稀缺的;
二,激情需要时间;
三,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
先天论和后天论的问题总算是有答案了,职业激情是稀缺的,确实有人天生对某一领域拥有激情。
前几天,我看了樊登老师和狐主任张辰亮老师的直播,樊老师就问了狐主任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喜欢昆虫?
狐主任想都没想就回答了:“我从小就喜欢昆虫,就想去研究昆虫,大学的时候想报昆虫学,结果本科没有这样的专业,只能选学植物,硕士的时候再选昆虫。”
突然想起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狐主任可能就是天生的乐之者。
既然职业激情是稀缺的,那么我们这些没有职业激情的人怎么办呢?只能痛苦地工作一辈子?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条结论了——激情需要时间。
每次一到高考后,总会冒出无数的选专业讨论,而点赞最高的,永远是各种“不要选XX专业”的评论,如果真的相信这些评论,世界上可能就没有一个专业值得选了。
那么事实是什么呢?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什么工作,好恶的人数都是均等的。意味着工作的类型并不决定人们的喜好程度,而最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对工作喜好程度的变量,是工作时间。
有一本书叫《扫除道》,就是讲的如何把工匠精神用在洗厕所上。如果连洗厕所这件事都有人真心喜欢,那么以上结论就应该不能接受。
时间是如何影响工作激情的呢?我认为应该把结论三放在一起讲。激情需要时间,但并不代表仅仅消耗了时间,就能收获激情,时间应该要花费在对于工作的不断精进上。
《驱动力》一书为我们理解这个观点提供了理论——自我决定论。当我们在工作时想要获得动机,必须满足三点,自主、胜任和归属。
如果人们愿意在精进上不断努力,那么无论什么职业,都能实现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这就是作者《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作者卡尔·纽波特希望告诉我们的——“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