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我知道这条路走起来不会那么舒坦,但也相信方向一定正确,因为我看好山东工业的发展前景。”
2025考研初试,山东省以35.5万的报考总数位列全国第一,随着上周末笔试结束,所有考生也开始面临新的选择。
走出考场,一部分考生信心满满,继续准备复试,另一部分则开始考虑求职就业的问题。
此前,很大一部分考生都把备考视作唯一任务,此刻突然陷入无尽的迷茫,看不到未来该去向何方。
但郭涵语没有。
作为能源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紧张的考研备考阶段,小郭同学也没有放过秋招的机会,拿到了一张专业对口的宝贵offer,并且已经做好了年后入职的准备。
“前几年系里的很多学长都抵触进工厂,我和室友反倒觉得去一线是学以致用的机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都是山东省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未来潜力无限。”
小郭同学的选择,是新工业时代背景下山东学子求职心态转变的一个缩影。
而这份信心的确立,则源于山东工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了惊人的71981亿元,稳居全国前三,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唯一涵盖了全部41个工业门类的工业强省,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27914亿元,同比增长6.9%,凸显了山东省强大的工业能力在省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
众所周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在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同样跻身全国前三。
特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尤为显著,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更是高于整体水平,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据说话最公正,山东工业经济仍然在持续稳健增长,这便是有力证明。
若是具体到明确的企业,“稳中向好”的态势则更为明显。
以山东工业企业百强为例,2024年山东工业企业100强的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了74680.44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9.01%。
其中,营业收入前三的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分别实现了营收8663.80亿元、5202.14亿元、3718.22亿元,数字都相当可观。
除了三巨头之外,利润总额超过百亿的企业共7家,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92.53亿元,同比增长8.37%。
工业企业的效益与盈利状况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才是影响新一代年轻人就业观念转变的关键。
企业效益好,自己也就有钱赚,别人说在工厂上班不体面?日子是自己过的,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关键不仅当下发展好,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山东省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依然空间。
过去这一年,山东省大量企业都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减重”或“转型”。
最鲜活的一个例子就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在传统纺织产业中通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本就比你优秀的“同学”还比你更努力,山东不光盛产学霸,连企业都是卷王。
除了老牌名企继续牵头搞转型,一大批新兴产业集群也正在快速崛起,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这些蓝海领域。
这些发展空间巨大的新兴领域,都将是山东省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很可能会为山东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促成工业经济发展升级,不能光企业一头使劲儿,山东省政府的政策扶持同样关键。
一直以来,山东省都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还通过立法护航先进制造业发展。
比如今年9月份《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的出台,就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省内的大小企业能不有干劲儿吗?
提及现代工业,就一定离不开科技创新,这才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过去一年里,山东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紧密合作,让很多科技成果都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例如,在石化、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山东企业积极采用科研机构新研发的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山东,“产、学、研、用融合”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山东省还实施了数字经济“创新攻坚年”行动,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大生态,建立优质服务商资源池,让甲乙双方更容易互相找到彼此,促成了大量工商业的合作。
你尽管搞好产品优化,渠道政府来帮你搭,没了后顾之忧,山东省的工业企业怎么可能发展不好?
工业基础好,政策保障好,企业发展和效益自然就好,无数个代表新就业人才群体的“小郭同学”自然也乐意加入,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冲击新高峰,从而实现山东工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有了2024年亮丽的成绩单做参考,相信未来山东省工业经济的发展走向,一定对得起“小郭同学”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