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心力:团队心齐才能凝聚
教育行业产值千万以及过亿的教育机构,都有一个特点:团队核心管理者特别有磁场,具有很强的吸附能量,管理者与团队始终在一起,从上到下声音总是一致的,团队骨干力量的组织原则性强。对比之下,很多中小型教育机构,核心不明确,分工不明确、组织结构不清晰,团队成员的基本组织原则不是很强。
没有组织原则,或者模糊组织目标,失去组织方向,加之管理者缺乏领导力、管理能力,向心力,教育机构自然衰弱。
2 凝聚力:凝聚才能产生力量
有了向心力,团队才有凝聚力存在的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尤其是中小型教育机构中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是否达成统一;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在任务分解中有无协作流程的支撑;在协作中是否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如何保障协作中的互相信任,追踪结果等问题,都是考验团队凝聚力的指标。
如果一支团队不经常有协作活动、不到战场上拉练战斗、中高层不与大家并肩作战,有成功不共享、有困难不担当,那何来的信任,何来的投入,何来的责任,又何来团队凝聚?只有团队包含凝聚力才能产生力量,才能在往后的工作协作中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达成目标。
3 执行力 :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桥梁
很多校长常说团队执行力比较差,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现象,不是问题,必须深思背后的原因。
➤ 执行力首先要有执行标准
回到原点,教育机构的团队成员执行什么?执行的是计划、目标。那么在执行过程中目标是否明确、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标准?
这里就反映出管理第一个常识:管理就是要让团队成员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换句话说,管理者的决策或计划可否转化成可操作的行为。当构建这个基础后,再谈管理者的执行是否给力。
➤ 团队成员的结果导向意识需要增强
目前,大多数教育机构的市场团队相对教学团队来说,结果意识更强烈一些,这与他们的薪酬与业绩挂钩的考核有关。教学团队成员的创收意识不够,交付心态偏重。所以很多时候客户体验不到显现的价值。
4 战斗力:团队通过协作取得结果的能力
团队成员通过沟通与协作达成组织发展的目标的能力就是战斗力。目前教育行业里,基于大家在个人执行力提升的情况下,中小型教育机构团队的战斗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有:
➤ 团队成员的内部沟通机制尚未建设到位
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有一些沟通平台,但是很多时候,沟通平台的互动不够,不活跃、无人维护管理,纵向有障碍,横向联动不畅。面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升级,资源的调动与整合明显迟缓,这是沟通的机制的障碍。
➤ 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缺乏流程或项目管理的支撑
没有项目管理方式就无法打破部门边界,没有流程的支撑,就无法管控协作的风险与质量。所以,在教育行业里针对团队协作提供了如PDCA的流程协作工具,团队一旦坚持使用这样的工具,不断的训练,持续的实战,战斗力自然增强。
5续航力:团队再学习与持续改进的能力
团队只要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变化),持续改进(驾驭市场变化),团队就具有续航力。续航力本质上是看一支团队是否能够成为学习型组织。人在发展中,一定会经历无数次的瓶颈,每突破一次瓶颈,就是成长的飞跃。从组织管理实践来讲,组织的每一次蜕变,一定是人才的升级与蜕变。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团队持续再学习的能力将是教育机构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