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自护 | 杜绝校园欺凌,你我携手同行

来源:宝坻中专团委

杜绝校园欺凌

你我携手同行

防校园欺凌主题安全教育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引发了多方关注。欺凌,对孩子而言伤害是巨大的,严重阻碍其健康成长。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影响着其日常生活。

一起认识校园欺凌行为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社交欺凌等。

01 肢体欺凌

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抢夺或勒索财物等。

02 语言欺凌

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如当面或背后羞辱、讥讽、嘲笑、诅咒、起外号等。

03 社交欺凌

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

校园欺凌容易造成的精神心理问题

1、变得胆怯、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

2、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等精神障碍。

3、导致情绪抑郁障碍,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

4、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01 学生篇

1、欺凌者要学会控制情绪和换位思考,尽量杜绝欺凌别人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勇于担责,要意识到欺凌别人是错误的行为;

2、被欺凌者要学会说“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遇不公正、不尊重的情况,要勇敢回应,表示这是不对的。尝试融入群体,形成阳光外向的性格。

3、及时向老师家长反应,杜绝欺凌现象发生。

02 老师篇

校园欺凌的第一道防线应该由学校和老师建立,良好、安全的氛围能大幅度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1、制定反校园欺凌制度,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定时开展法治教育,学校班级要定时组织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相关法律规定;

3、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方式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4、学校——家长联度制度,家校联合能及时分辨和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或严重化,能妥善解决欺凌事件。

如何处理校园欺凌?

01 学生该如何处理?

1、被欺凌者如何处理?

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被欺凌者可以大声呼救,引起周围同学或老师的注意,以便脱困;其次要趁机逃跑,随时注意逃跑的时机和路线,一有机会就迅速逃离欺凌地点并报告老师;同时,适当反击也未尝不可。

2、旁观者如何处理?

不要起哄,起哄行为只会助长欺凌者的气势,也会让被欺凌者受到二次伤害;勇于制止,当发生欺凌时,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立即制止还是求助老师,在无法得到群体认同的情况

下欺凌者可能停止实施欺凌行为。

02 学校和老师如何处理?

1、识别欺凌

因学生在学校中时间较长,老师应当时常观察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于老师而言,学生受到身体欺凌容易被发现,受到语言欺凌等隐形欺凌则难以察觉,需要老师耐心关注,细心发现。

2、紧急处理

老师发现正在实施的校园欺凌行为或者后果严重的欺凌事件后,需在第一时间做出紧急处理,紧急处理方式根据欺凌的方式和程度而定。(制止欺凌、舆情控制、救治伤者、现场疏散、联系家长)。

@青铜峡共青团

新鲜资讯不错过!

编辑|张 悦

校对|吕 璐

审核|张彤彤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