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小学语文融学课堂教学研讨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集中研修活动成功举行
为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淮安市基础教育“融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探索5G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9月29日,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举行2022年涟水县小学语文融学课堂教学研讨暨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集中研修活动。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活动在县实验小学举行。县小学语文专、兼职研训员,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陈云宇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县实验小学的张丽丽、牌坊小学的张丽、义兴小学的谭天一、军民小学的张素红等老师,落实“融学课堂”理念,积极探索“5G”课堂样态,分别就《秋天的雨》《蝴蝶的家》《圆明园的毁灭》《竹节人》等课题,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展示中,四位老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优化,强调情境同创、问题共探,学生全面参与,学教有效融和。
培育站缪婷婷、郭晓等老师围绕“融学课堂”的内涵要求对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彩点评。
县教师发展中心王玉琳主任作了题为《聚焦融学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专题讲座。王主任在讲座中特别强调,“融学课堂”必须落实“五育融通”“资源融汇”“学教融合”理念,突出育人要素的整体设计与有机统一,突出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效益,突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与融洽共生。同时,王主任还强调,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整合资源,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凸显主题,真正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最后,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科(小学)科长朱延桂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他指出小学语文“融学课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让“5G”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
让我们乘着“融汇资源 凸显主体”教研的东风,不断研究,融合创新,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卢梅英 缪婷婷 朱清霞 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