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预警,让大学“混文凭”此路不通

2025年03月26日18:50:21 教育 3140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既体现学校管理的价值,又蕴含育人的温度。

撰稿 / 杨丽萍(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高等教育督导评估所)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学业预警,让大学“混文凭”此路不通 - 天天要闻

▲华南理工大学资料图。图/微信公众号“华南理工大学”


据央视网综合报道,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布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预警名单,经审查,决定给予全校737名学生学业预警,给予134名学生学业预警并第一次降级试读,给予81名学生学业预警并再次降级试读。类似预警也出现在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


对此,有人质疑该举措是否过于严厉,也有人认为是对教育质量的必要坚守。事实上,学业预警制度并非简单的惩戒,其核心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既体现学校管理的价值,又蕴含育人的温度。


从现实看,学业预警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因自律不足、目标模糊或沉迷网络等原因导致学业逐渐落后的新闻并不少见。对这样的现象,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有必要探索出一条适宜的帮扶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采取分级预警措施,正是为了在相关问题恶化前及时进行干预,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大学教育。


具体看,相关课程在固定时段内不及格学分累计超15分即触发预警,超25分则降级试读,试读期间学生主要精力用于重修课程,限制新修课程等要求,既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又给予了学生调整空间。可以避免“混文凭”现象的出现,从而维护高等教育严肃性。


都知道,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推出学业预警的做法,聚焦的其实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以更好助力大学生关键期成长期。


尤其是面对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学院发函、联系家长等针对性举措及时干预,纠正学生不良心态,唤醒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矫正机制,帮助学生回归学业正轨。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劝退”处理相比,学业预警制度更注重挽救而非淘汰。比如,除了华南理工大学设立“多层级”的预警规定外,深圳技术大学则对预警学生建立了动态帮扶方案,学生在辅导员帮助下设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交学习进展报告。


通过警示、沟通和帮扶的渐进式管理方式,既明确标示了学生应遵守的底线,又给予了学生改进的机会。而这种避免“一刀切”的学业评价体系,也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温度”。


鉴于学业预警正在展现出的育人效能,不妨持续深化这方面的探索。比如,高校或可持续优化降级学生的课程体系与重修机制。一方面,要压缩新修课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专项重修班,采用开设小而精的个性化试读帮扶课程,帮助学生集中突破薄弱环节。


其次,不妨将预警纳入过程性评价,建立溯源整改机制。学业问题往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高校或可依托大数据分析,追踪预警学生的共性症结,将预警结果用于优化教学管理,而非仅作为处罚依据。


例如,分析被降级的学生是因为专业兴趣不匹配、基础学科薄弱还是心理适应障碍等导致。在分析出具体原因后,学校可以此为参考,完善学生教育教学体系,建立“预警-分析-反馈-改进”的闭环。


同时,还要构建学生心理辅导与关怀支持体系。现实中,被降级学生可能面临自我否定、心理负担、社交情感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不妨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为个体提供定期咨询、为降级试读学生配备“学业伙伴”等方式,为学生给予辅导和关怀,帮助学生平稳度过试读期。


综合看,学业预警制度既是对学习底线的坚守,也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其本质是通过制度化的关怀,与其他育人措施形成合力,更好助力学生在挫折中认清方向,重拾求真之志,将降级试读转化为自我改变与自我实现的动力。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彰显了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守。


而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严进宽出”向“严进严出”的趋势转变。因此,未来,高校需进一步平衡制度刚性与人本关怀,让学业预警机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警示灯”与“加油站”。

值班编辑 李加减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怀化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彰显“养心志、育情操” - 天天要闻

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怀化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彰显“养心志、育情操”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日出山花红似火,正持彩练当空舞。5月18日,2025年怀化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养心志、育情操”美育大课堂、第三届“艺星向未来”社会艺术考级成果展演在市文化馆举行。(怀化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赠送《辰河高腔曲牌音乐全书》)5月19日至25日是2025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今年文化...
让特殊儿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 天天要闻

让特殊儿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来源:徐州贾汪区人民政府_综合新闻】5月15日,贾汪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举办“全国助残日”活动,充分展示学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中,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学生们现场展示在生活适应课中学会的技能,学校社团、班级展示了糕点制作、马克杯垫、积
对 “被清退的原民代幼教师都是不合格的” 这一观点的回应 - 天天要闻

对 “被清退的原民代幼教师都是不合格的” 这一观点的回应

有人轻飘飘地甩出一句 “被清退的原民代幼教师都是不合格的”,这话像根刺,扎得人心生疼。那些曾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挥洒汗水的教师们,用青春和热血撑起农村教育的半壁江山,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的忽视,更是对那段艰苦却光辉历史的
高考前两星期考生注意事项:合理规划,稳中求胜 - 天天要闻

高考前两星期考生注意事项:合理规划,稳中求胜

高考前两星期考生注意事项:合理规划,稳中求胜高考,作为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距离高考仅剩两周多的关键时刻,考生们如何调整状态,合理规划,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这场挑战,成为每一位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一、考前复习:精准狙击,巩固基础高考前两周,考生应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学习计划。相反...
成年人赶考为何也要母亲陪同,家长要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成年人赶考为何也要母亲陪同,家长要学会放手

5月18日晚,“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次日考公”冲上微博热搜。视频显示,5月17日,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对母子未能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值机,母亲因错过航班而在机场哭闹,称耽误孩子第二天公务员考试。对于这对母子在值机柜台前的行为,网
【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里100个常用法律知识点 - 天天要闻

【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里100个常用法律知识点

1.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2. 之所以说“编纂”《民法典》,而不是“制定”《民法典》,是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在民事单行法中制定好了,《民法典》属于在已有法律基础上的重新编排,最终“诸法汇一典,一典废九法”。3. 《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
商河县博物馆举办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商河县博物馆举办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2025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商河县博物馆紧紧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积极搭建馆际合作、馆校合作平台开展研学活动,实现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功能,同时进行国防教育主题线下展览活动和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的国防意识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