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2025年05月19日22:02:14 教育 1468

文丨ㅇㅇ


“我就算住在美国的下水道,都不会回国。”

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能让何碧玉说出这样的话?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01

何碧玉出生在河南的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

她的父母都是非常厉害的高知分子,还在石油局工作。

网上一直流传着“优秀的父母生不出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传言。

但是何碧玉却打破了这一传言。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说真的,她小的时候和“开了挂”没什么区别。

别人11岁的时候,连加减乘除都还搞不清楚。

可这个时候的她就已经把初中的课本吃得透透的了。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老师发现了她在学习上的天赋之后,就建议她的父母把她送到操场教育实验班。

她每天和一群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孩子同场竞技,结果每次考试都是稳居第一。

那些被人看都看不懂的题目,在她的眼里就像是1+1一样简单。

14岁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去参加了高考。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对她不抱有太大希望。

就连到年龄上高考中战场的人,很多都会因为太过紧张而考不好。

更别说她一个14岁的孩子了,肯定会更紧张。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终于到了出成绩的那一天,她的家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

可她却是气定神闲。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750分的满分赫赫在目。

别人问她想去什么学校的时候,她只有一个答案,清华大学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最后,她以标准分900分考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历年来,高考满分的就只有她一个人。

可想而知她的实力得有多强。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不得不说,天赋这个东西真的很不讲道理。

本来就领先别人一大步,再加上她后天的努力,完全把同龄人甩在了身后。

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多,她是个特例。

所以希望大家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摆正态度,不要怀疑自我。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很多人都幻想着她在进入大学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会想着她会不会像周剑一样,在考入大学之后就开始荒废学业。

每天都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还频频旷课,大一的时候就因为没有完成学业被退学。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事实证明,大家真的想多了。

她用了另一种方式让大家大开眼界。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02

她刚入学的时候,确实迷茫过。

因为自己和别人的年龄差距有点大,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很适应。

但她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些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她的主要目的是学习。

所以图书馆成为了她最喜欢去的地方。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一本本厚重的专业书籍,别人看着就头疼,她却读得津津有味。

课堂上,她虽然年龄很小,思维却非常活跃。

那些复杂的学术问题,她总是能够迅速理解,然后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就连教授们都忍不住称赞。

大学的四年里,她的成绩始终是名列前茅。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正因如此,成绩优异的她获得了公费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的机会。

就这样,她开启了美国求学之路。

到了美国之后,她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在大学里,她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24岁的她就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在这些时间里,她为神经领域学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早期的时候就以独立研究员的身份进入美国卫生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

后来又成为纽约大学神经研究所的研究院,同时也是助理教授。

在美国的这些年,她取得了不少了研究成果,也发表了不少的论文。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就当所有人都认为她会在学有所成之后,回到祖国做贡献。

她没有。

甚至还说,

“我就算住在美国的下水道,都不会回到中国。”

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或许是因为她在美国长期的生活,让她对美国的科研环境、生活方式都产生了过度依赖。

她觉得美国的科研设施更加先进,学术氛围更宽松自由,能够为她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

有些人觉得她这样的做法虽然难以理解,但是可以接受。

毕竟国内搞科研的氛围确实有点浮躁,甚至乌烟瘴气(仅代表网友观点)。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但是有人却觉得她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有所不当。

从她的言论来看,她似乎只注重个人的发展,而忽视了国家对她的培养。

当初她能进入清华,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之后又获得公派留学的机会。

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可她却在学有所成之后,直接拒绝回到祖国。

这番言论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她只想着自己的舒适圈,却忘了自己的根。

她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她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何碧玉的做法至少是合法合规的。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但是高杏欣的做法真的是值得人大家“唾弃”她。

03

高杏欣,这个名字在国内可谓臭名昭著。

她出生在条件优越的家庭,父亲曾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 。

长大后她凭本事考入清华精仪系,之后又在本校电子工程系拿下硕士学位。

按这发展,本应在国内发光发热,为国家科研添砖加瓦。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可她偏不,跑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刚到美国不久,她就带领团队捕捉到信号,成功破解了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底层算法。

这让她在国际导航领域出了名。

尝到甜头后,她更加猖狂。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她竟转头破解我国北斗卫星民用码广播的频率,还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交给美国。

虽说她破解的只是民用编码,没造成实质性安全影响。

但这种把国家科研成果拱手送人的行为,和卖国有啥两样?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她以为这样就能在美国站稳脚跟,结果美国发现民用编码没太大价值后,对她态度大变。

她在美国科研事业陷入困境,回国也没人待见,父亲也受牵连被免职。

这就是背叛祖国的下场,大快人心!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所说何碧玉和她比起来简直好太多了,但是和王端鹏这样的人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他以高考成绩749分差一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赴美深造。

尽管美国科研机构用高薪邀请他,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在中科院为高分子化学研究贡献力量。

在他身上,颇有钱学森当初的影子。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如今的何碧玉,依旧在美国高就。

虽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籍。

希望她在搞科研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她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考前两星期考生注意事项:合理规划,稳中求胜 - 天天要闻

高考前两星期考生注意事项:合理规划,稳中求胜

高考前两星期考生注意事项:合理规划,稳中求胜高考,作为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距离高考仅剩两周多的关键时刻,考生们如何调整状态,合理规划,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这场挑战,成为每一位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一、考前复习:精准狙击,巩固基础高考前两周,考生应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学习计划。相反...
成年人赶考为何也要母亲陪同,家长要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成年人赶考为何也要母亲陪同,家长要学会放手

5月18日晚,“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次日考公”冲上微博热搜。视频显示,5月17日,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对母子未能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值机,母亲因错过航班而在机场哭闹,称耽误孩子第二天公务员考试。对于这对母子在值机柜台前的行为,网
【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里100个常用法律知识点 - 天天要闻

【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里100个常用法律知识点

1.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2. 之所以说“编纂”《民法典》,而不是“制定”《民法典》,是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在民事单行法中制定好了,《民法典》属于在已有法律基础上的重新编排,最终“诸法汇一典,一典废九法”。3. 《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
商河县博物馆举办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商河县博物馆举办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2025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商河县博物馆紧紧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积极搭建馆际合作、馆校合作平台开展研学活动,实现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功能,同时进行国防教育主题线下展览活动和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的国防意识和法律意识。
韶关学院博士走进武江中小学,开展博士进班级思政第一课 - 天天要闻

韶关学院博士走进武江中小学,开展博士进班级思政第一课

近日,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纵向帮扶武江区示范校建设“十名博士进一校”工程之博士进班级“思政第一课”,在龙归中学、龙归镇中心小学同步启幕。韶关学院教育学部、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带领20名博士团成员分别走进龙归中学、龙归镇中心小学,开讲《科技强国,点燃乡镇少年科技梦》。博士们围绕“厉害,我的国,科技强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