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2024年11月05日16:53:05 教育 1779

文|微史解读

编辑|微史解读

都说舆论可以成就一个人,那同样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数学天才少女姜萍,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从人人都不知道一个中专孩子,到现在口中的作弊天才。

她的行为不仅影响自己,更是将“小镇做题家”的体面撕的粉碎。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在暑假前期,一个全球项目的数学竞赛被大家熟知。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我国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专生竟然能够好打败世界各地最强的数学天才,成为这个项目第一个进入决赛的中专生。

这样的反差,妥妥就是爽文小说里的剧情!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毕竟中专生和清华北大那完全就是天上和地下,并且这个少女今年才17岁,绝对是未来可期。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小镇怎么了,那不还是赢了那些在大城市享受高端教育的人。

姜萍的出现,满足了普通人对于出人头地的渴望。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对此,不少人都前往姜萍所居住的地方去沾沾喜气,而在中专的学生也开始幻想自己或许有一天也能够扬眉吐气。

但是“姜萍事件”,在一些人的眼里确实不可能的。

他们认为这件事情中绝对有猫腻。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首先姜萍作为一个中专生,跟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些习题,即便是有当地的资源并不能帮助她在数学习题上能够进步。

要知道参与这场比赛的人,前期投入就比较大,光是辅导的老师都是行业精英。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更别说日后的培训的,大量的刷题实验,这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尤其是所谓的自学就成才,打败从小就学习数学的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其次就是姜萍的经历,既然数学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要在中专?

学习好,完全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

包括在某个媒体拍摄的宣传片来看,姜萍的板书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那些数学符号的书写不仅不符合常识,甚至有的含义姜萍也说不出。

有人还找到了之前姜萍的成绩,一个班级里的中下游,竟然是个数学天才?

漏洞显而易见。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于是大家纷纷要求自证,要求姜萍的试题公开,并且以直播的方式,再次进行答题,来验证她的真实水平。

但是网友却坐不住了,认为一个硕士生输给中专生后觉得面子挂不住,特意在那里找存在感。

既然是你说人家作弊,那么请拿出证据,姜萍完全不需要用自证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这不仅是一种上位者对于他们的歧视,更是高等教育人对于小镇做题家的蔑视。

于是普罗大众枪口一致,对准了质疑的人,坚决地维护了姜萍的声誉,因为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千千万万个“小镇做题家”的名誉。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但事情总是会有真相,姜萍事件在经历了大半年之久终于迎来结局。

根据官方通告显示,姜萍以及他的老师都没有在决赛获奖。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至于在预赛时的调查来看,姜萍确实是存在极大的作弊嫌疑。

考试期间,姜萍与自己的老师有过讨论的迹象,这严重违反了比赛的规则,所以成绩理应取消。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并且该组织也深刻反省了自己在活动管理中的漏洞,以及行为制度的不完善。

此后这些事情,他们将会在进行一系列的修改,给所有学者一个公平的场所。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随后,姜萍的学校也发布声明,表示他们已经和姜萍的老师进行谈话,她的老师为了在评优评先上面能够加分才出此下策。

基于这件事情的影响,本年度他的资格被取消,毕竟一个老师带着学生作弊这就已经是品性问题了。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既然这件事在姜萍的答题的时候存在漏洞,那么其他人呢,会不会也有干预行为,既然调查了,那就要全面查清。

不然这也是对姜萍的不公平。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所以这场事件的背后,其实就还是资本和权势的力量。

这种规则下,对于普通的小镇做题家的歧视已经达到了最大。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学术教育之间没有公平但有歧视。

天才少女姜萍走到今天,完全就是资本在推波助澜。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毕竟在一开始的调查下,既然已经知道姜萍的成绩作假,那么为何还要她参与到决赛呢?

已经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应该直接公布,并非是默不作声,任由事情闹大。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最后在一切结束以后,才开始说作弊,最后一句道歉就结束了。

达摩院的行为不仅是在愚弄姜萍以及关心她的人,甚至还在愚弄全国人。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数学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学科,它不会说谎,数据就能够代表一切。

所以在举办了这么多届以来,达摩院才发现这漏洞,是不是有点可笑,甚至奖牌的含金量也应该被质疑。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作为整个事件里最大受委屈的应该是姜萍。

毕竟无论是那一方在里面都是有利可图,唯独她却要承受一切。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作为姜萍的老师,明知道教师的职业操守。

但是为了评优评先,竟然带着学生作弊,违规指导姜萍,还操纵舆论、推波助澜。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竞赛组,同样在这场舆论中赚的是盆满钵满。

毕竟之前哪有人知道这场比赛。

姜萍的出现让大家熟知,提高了自己比赛的影响力,节省了多少的广告费。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甚至还利用她作为流量爆点,四个关键词直接拿捏众人。

什么农村、中专、女生、全球第12名。

这个集合所有普通人身上的词语,却添加了一个大家想都不敢想的词语,直接大爆。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为了掌握流量密码,甚至在决赛成绩出来之前,就去姜萍的学校进行拍摄,大肆宣传。

他们讲述姜萍的故事,从一个家庭困难,为了帮助家里节省钱而选择中专,但是不想要放弃自己唯一爱好的故事来吸引大家。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最后就是姜萍所在的中专学校,他们在这场事件中同样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

毕竟一个中专学校出了姜萍这样好成绩的学生,这不仅为学校带来荣誉,甚至还提升了学生的报名率。

在事情还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同意许多媒体宣传,甚至还侃侃而谈,讲述学校的教育理念,他们也只是借用姜萍的热度在扩大学校知名度。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从一开始,姜萍以中专生的身份在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媒体纷纷报道,将姜萍塑造成 “天才少女”,网友们也对姜萍充满了赞美和期待。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但是最后的一切,其实都会由姜萍一人承担,毕竟之后提起姜萍的名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作弊。

明明自己在这场舆论中没有受到任何好处,还将自己的所有私生活都被扒出,让她一人抗下了所有。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在这个事件中,姜萍就是用一个农村出身的中专生,打响了名号。

狠狠打了哪些看不起小镇做题家的人。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但是姜萍的作弊行为被曝光后,大家不由的会对农村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开始质疑。

这种行为一旦扩大,那么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无疑就是一种剥削。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要知道现在的教育虽然提倡城市农村不分家,共同成长接受平等教育。

但是从数据上不乏看出,农村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

他们并不能参与哪些所谓的竞赛以及全球比赛。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因为在人们固有的思想里,他们就不会,甚至没有能力。

姜萍的事件成为一个具体的案例,一旦有农村孩子成绩优异,那么大家就质疑,这行为完全否认了农村人的努力和认可。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甚至最近秋招的过程中,已经有一些企业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对农村孩子的简历和成绩更加谨慎地审查。

这些就是不公平的偏见。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这种信任危机不仅会影响农村孩子的个人发展,也会对整个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姜萍事件到最终受伤的还是那些努力认真,想要逆天改命的小镇做题家。

甚至还有哪些因为爱好不同,而努力生活的中专生。

阿里为何不早公布?姜萍事件迎来结局,真相和处罚双双通报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锐评|“姜萍事件”落幕,让功利炒作远离书桌|京报网

姜萍确认作弊!戏耍了全国人民的,不止她和老师王闰秋|搜狐娱乐

姜萍是冒牌还是真天才?真相已经慢慢变得清晰|搜狐网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