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八停
编辑 | 十八停
在辽宁盘锦,有这样一个小孩,他10岁就考上了大学、13岁考上研究生,16岁就成为北航的博士。
他曾经被奉为“神童”,智商测试结果高达140,与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智商相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国家未来的希望,如今已经29岁了,却依旧没房没车没工作,每个月还要靠父母接济,甚至称父母欠他一套房。
他就是曾经火爆全国的张炘炀。
作为全国最小的博士,他如今为何沦落至此呢?这些年来,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惊艳的天才少年
1995年,张炘炀出生于辽宁盘锦,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他的父母就在他身上注入了太多希望与汗水。
他的父亲张会祥是当地的一个公务员,母亲则是一名小学教师。
因为张会祥曾经高考成绩比较差,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帮他一雪前耻,创造家族辉煌。
不知是命运使然,还是张炘炀智商本就高于普通人。
他两岁的时候就认识几千个汉字,张会祥发现儿子有如此强的学习能力,于是5岁的时候,就将他送进了小学。
可是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张炘炀仅用了几天就学完了,父亲便让他跳级。
但无论跳到哪一级,张炘炀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学完全部课程,就这样,张炘炀仅用了2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的全部知识。
张会祥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一个天才儿子。
所以他从张炘炀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灌输“王者精英”的思想,他禁止儿子看电视,也不允许他看课外书,只让他一直学习。
进入初中以后,张炘炀的成绩一路下滑,这在张会祥眼中是可怕的,因为他希望儿子在初中也能保持同样的学习速度。
于是在初中学习两年以后,张会祥就让儿子跳到了高中。
在高中,张炘炀的成绩一直提升,每次考试他都提前交卷。
张会祥眼看学校的教学速度已经跟不上儿子的学习速度,于是就让张炘炀回家自学,并很快学完了高中的全部知识。
2005年,张炘炀刚满10岁,父亲便让他提前参加了高考。
在考场中,张炘炀与众多高三学生一起做题,幼小的他显得格外出众。
小年纪,大学历
高考结束后,全家信心满满,张会祥还给儿子选了两个志愿,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
可是要想考这两学校,就算放到今天也需要考600多分,10岁的张炘炀真能考上吗?
可惜的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张炘炀只考了505分。
如此年纪,能考到这个分数已然不易。
张炘炀今后完全可以复习几年,再参加高考,成绩一定会更好。
可是张会祥却决定让儿子直接上大学,并替他填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志愿。
进入大学后,张炘炀依旧只是自学,不过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
张会祥夫妇为了照顾儿子起居,还专门辞职跑到天津,在学校旁租了个房子。
而学校为了培养这个尖子生,还为他联系了德国的大学。
但这个计划直接被张会祥否决了。
因为要去德国上学,年龄至少要满14周岁,对张炘炀来说,他毕业后还要等一年才能去读书。
张炘炀13岁时,父亲便督促他考研究生,最终他也不负众望,成功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的硕士。
学院为了培养这位“小天才”,专门给他安排了学院的副院长程曹宗教授当导师。
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相比于大学,会更加自由灵活,主要依靠自主学习,这正是张炘炀的强项。
所以当他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时,他的父亲再次对他提出了要求,让他考取博士学位。
而张炘炀此时更是高傲,公开要求父亲为他在北京买一套房,如果不买房,他就不考博士。
他说:“如果毕业了在北京连房子都没有,那读博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对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在北京买房谈何容易。
张会祥夫妇为了哄儿子考博,于是就在北京租了个房子,骗儿子说是买的。
张炘炀后来知道了房子不是自己的,还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可张炘炀最终还是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应用数学博士,他此时只有16岁,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博士。
要知道,北航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黄埔军校”,数学专业更是排名全国前十。
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张炘炀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在博士的学习生涯中,张炘炀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他没有经过多年系统的教育,只会学习,却不会做研究。
所以张炘炀的博士一读就是8年,直到他24岁的时候才博士毕业。
人生终是“伤仲永”?
2019年,张炘炀博士毕业后,成为了宁夏师范学院的外聘教师。
巧合的是,他本科时期的导师张跃辉教授就曾在这所学校工作,此时还在担任宁夏大学数学统计学院的院长。
不过2年后,张炘炀就直接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前往上海和朋友一起做项目。
在上海这座城市,他积攒的5万块钱很快就花完了,银行卡里仅剩下几千块钱,每天只能吃10块钱的青菜汤。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给父母打电话,让他们给自己转几万块钱。
他说父母曾经承诺给他在北京买房,但是最后却没买,所以他们还欠自己几千万。
张炘炀如今已经29岁,却依旧没房没车没工作,他甚至觉得自己如今不用看别人脸色,无业一身轻。
他说:“我一辈子不工作都没问题,我不单单靠父母,还能靠父母的父母,虽然家产所剩不多,但至少曾经也辉煌过。”
在谈起曾经要求父亲买房时他说:“我现在完全没有买房的想法,无业无房无贷一身轻不好吗?”
张炘炀的父亲曾经不允许他辞职,他们为此还产生了争执。
他从小就希望儿子成为精英,后来甚至还出了一本书,名为《神奇的学习》,不过他在书中只讲学习,却从没讲过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俗话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尽管一个人的智商堪比霍金,但是如果他满脑子只有物质,却独立的人格。
那终究只是拔苗助长,成为现代版的“伤仲永”罢了。
参考资料:
1.光明网:《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神童”张炘炀现状:今年28岁,卡里就剩几千块钱》2023年9月22日
2.北青网:《当年10岁上大学的“神童”,如今陨落了吗?》2023年9月22日
3.中国妇女报:《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抢跑的“神童”现状如何?》2023年9月27日
4.南方周末:《成败张炘炀:忘掉神童的人设,找回生命的意义》2023年9月25日
5.新华网:《美国5岁男孩智商130 接近斯蒂芬·威廉·霍金》2007年0月31日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