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庆到!来华外国留学生送祝福

2022年10月01日18:53:26 教育 1761

文、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司徒颖琳

图/受访者供图

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各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地大物博的中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留学。国庆节到来之际,不少来华外国留学生想借此表达对中国的祝福并讲述与中国的故事。

来中国留学,对我来说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视频”国庆到!来华外国留学生送祝福 - 天天要闻

越南姑娘云英

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让中国走进了越南姑娘云英的视野。“2008年,我从《北京欢迎你》这个视频看到了中国,古老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文化、诱人的美食、高高的大楼,视频里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云英获得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奖学金,实现了她的来华留学梦想。回忆起开学典礼,云英表示这是她最深刻的校园记忆,“我很荣幸,也很激动代表越南新生发言。”在往后的大学生活中,云英认识了不少的中国朋友,她会教朋友们讲越南语,朋友们也会教云英说中国各地的方言。“桂林话、四川话广东话,我都会一点点。”说着,云英便用广东话说了一句:“我喜欢学中文!”

除了学各地方言,来到中国以后,云英产生了一个新的爱好——看有关中国历史的电影。“《我爱我的祖国》是我看过最好看最优秀的电影,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那一幕让我很感动。这些电影让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历史,也让我见到了我在课本上没见过的词汇,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对于整个留学过程,云英说很难用一个确切的词汇来形容,她表示:“来中国留学,对我来说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这段经历教会我坚强地面对压力和挫折,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它又像一个充满魅力的巨大舞台,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的梦想从来中国开始变得更加绚烂了。”

现在的云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想成为中国和越南国际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云英说道。

初三10个月的留学经历,让我爱上了中国

“视频”国庆到!来华外国留学生送祝福 - 天天要闻

小娟

“初三的时候我想学习第三种语言,于是来到了中国的哈尔滨留学。”回忆起跟中国的初次相遇,小娟说道,“当时我从泰国来到北京,再从北京坐火车来到黑龙江,身边的人都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周一到周五,小娟在学校学习,她不仅学会了很多成语和句子,也将老师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中国人的想法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在中国留学的日子让我懂得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周六和周日小娟就到接待家庭里住宿,“我喜欢喝茶,他们就每天泡茶给我喝,他们还每天给我买牛奶。他们虽然不怎么吃肉,但发现我只吃肉后,便天天买肉给我吃。”接待家庭的热情好客与体贴温暖让小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善意,也让她对中国这个国家越来越感兴趣。

“视频”国庆到!来华外国留学生送祝福 - 天天要闻

在留学的日子里,小娟还去了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游玩。“我超级喜欢北京烤鸭、风景秀丽的长城、开放包容的上海。”小娟无比激动地一一介绍着,但很快又用一种惋惜的语气说道,“那次我路过天安门,但没有机会进去。下次去北京,我一定要去天安门看升旗,我想那一定特别壮观!”

初三10个月的留学经历,在小娟心中种下了来中国读大学的种子。今年,她如愿以偿,成为了上海复旦大学对外商务汉语专业的学生。“我以前很好奇,为什么大家想要考试通过的时候会去拜孔子的雕像。直到现在,我学习了一门叫作‘论语导读’的课程后,知道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真心觉得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虽然身边很多朋友都选了商务方面的课程,但小娟坚持选择了“论语导读”这门课,“我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在中国留学得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否则会很可惜、很遗憾,不是吗?”

美食、电影、人文,留学让我进一步走近中国

“视频”国庆到!来华外国留学生送祝福 - 天天要闻

Anna(前排右四)跟朋友们在一起

“我的家乡靠近中国边境,所以我对中国的文化、人和食物都很熟悉。”或许是因为地理上的原因,让来自俄罗斯的Anna对中国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但中国的食物和电影才是真正吸引Anna的地方。

“我最喜欢中国的火锅、珍珠奶茶和水果饮料搭配奶酪,当然,我也很喜欢广州的小吃。”中国各色各样的小吃、饮品和美食让Anna印象深刻。“文化方面,我很欣赏中国的电影。”Anna介绍道,她与中国电影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家乡的电影节上,她看到了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从那时起,Anna对于中国经典电影的喜爱便一发不可收拾。“《活着》《山河故人》《霸王别姬》,这些是我最喜欢看的电影,我很喜欢中国电影叙述的故事、人物细腻的感情以及带给我视觉上的享受,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或电视节目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新奇感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2017年,Anna来到暨南大学学习国际新闻学,有趣的校园活动和热情友好的同学让Anna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在学校举办的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烹饪他们民族的菜肴,并向其他人介绍彼此的文化,让我欣喜的是,我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了解朋友所在国家的文化。”包容、和谐、交融的大学文化氛围让Anna很快地融入集体,“我在俄罗斯上学时,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人管我课后的生活。但在中国,同学之间如此团结,我们可以一起参加很多活动。”Anna提到,她跟同学们建了一个群聊,有什么问题同学们都会第一时间帮助她。

唯一让Anna感到遗憾的是没有到中国各地去旅游,“我只探索过深圳这座城市,无法想象如此发达的城市有这么多的公园和树木。我还想去内蒙古和阳朔看看,因为听同学说这两个地方的风景超级美。”

中国的留学生活,让广大来华留学生们走近中国、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亲眼看到中国的大好河山,近距离与中国人民相处,亲身感受中国的校园生活。中国,在来华留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难以抹去的难忘回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彭继业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