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以“留美预备学校”称呼清华,作为中国一流学府却长年背负骂名,这一现状在全国范围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其中矛盾比较尖锐的点在于:大量清华留美学生,最后都选择背离祖国,为美国的建设添砖添瓦,这一行为让国人感到不适。而在近日清华校长就此事做出回应,大概意思就是:事实并非如此。并且公布了近十年的清华校友返回比例,超过半数甚至还在不断地增长中。
第一:清华校长邱勇在第一堂课上提到“大学不能脱离她所在的土壤而发展,大学是国家的大学。”一定程度上清华只是一所学府,其没有办法干涉学员在留学之后的行为。比如说不少学生选择加入美国队伍,这一点我们可以道德谴责,但是没有相应的法律限制,毕竟这只是单纯的道德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应当将这些学生的错误行为,归罪于学校?客观地来说,在全国的各地大学的留学生中,都有背叛祖国的人出现,清华只是一个典型。是不是要将这些大学都钉在耻辱柱上,让那些留在国内的“学生”也感到羞愧?
第二:小铁个人认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采取的不是网络暴力手段,而是要反思为什么这些人才会放弃中国,为什么在同美国的人才竞争中会处于下风?根据清华大学清华校友总会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4月,2002-2011级出国清华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相对比之前的大多数选择留在国外,当前更多的人选择回国,绝非是担心被“言论谴责”。小铁个人认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才是吸引人才留下的主要原因。所以与其浪费口水在网络上谩骂,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让本土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三:要允许“害群之马”的存在,这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与其在那些害群之马身上浪费时间,不如多关心一下那些选择留在国内的人才。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发展空间,杜绝“论资排辈”的情况,让年轻人拥有更多的机会。虽然清华提供的数据很喜人,但是也要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高端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
最后客观因素无法短期做出改变的前提下,在大学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强化其爱国情怀,不要一味地去追逐成绩,不然最后这些硕果可能会被美国窃取。在面对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时候,很多人“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素质教育的缺失。拥有超高的卷面成绩,却在大道理上“一塌糊涂”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不光是大学要加强,小中初以及家长一样要教导孩子: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有同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
(文/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