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就要来了?

2025年03月08日21:12:06 汽车 1279

如果充电一次,电动车可以从北京开到1200公里外的上海,电动车主还有里程焦虑吗?

尽管在技术领域争议不断,但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占据核心角色的动力电池,业内看法相对统一:固态电池是终极解决方案。

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车企加码这一领域。按照行业预测,固态电池真正实现量产装车的时间节点或在2027年。而在此之前,锂电池的技术迭代并未放缓,仍在不断加速推陈出新。

2月,宝马集团宝马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正式亮相。这代动力电池首次创新使用大圆柱电芯,具有46毫米标准直径、9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高度。同时,第六代动力电池将采用全新的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与前代相比,第六代大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提高20%,续航里程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

按照宝马集团负责采购和供应商网络的董事普斯特所说,这是一次革命性创新,将再次夯实宝马在电动化领域的优势地位。

按照规划,比亚迪具有革命性的第二代刀片电池也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其中比较关键的指标是,单车的续航里程能够超过1000公里,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继续保持LFP磷酸铁锂电池安全、稳定、低成本等优点之后,进一步在能量密度上接近高端三元锂电池的表现。

去年6月,吉利汽车正式发布自研自产的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相比以往行业中的“长刀电池”,神盾短刀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快充能力和低温放电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进军固态电池的同时,车企们在锂电池领域的较量愈发激烈,每家企业都试图在充电倍率、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维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突破,以期在电动车正式进入超长续航阶段之前,赢得更多用户。

电动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就要来了? - 天天要闻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新能源汽车

技术迭代

能量密度是衡量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电池所能储存的能量。

电动车市场主流的动力电池是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耐高温性能差;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上限低。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一般为100—160Wh/kg,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通常为150—350Wh/kg,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则为400—900Wh/kg。

从目前情况来看,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55Wh/kg,比亚迪目前在产的刀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是140Wh/kg,电芯能量密度为170Wh/kg,而吉利神盾短刀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192Wh/kg。有信息显示,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190Wh/kg。

宝马此次发布的第六代动力电池并未公布具体能量密度,仅透露较前代提高20%。按照宝马第五代动力电池包154Wh/kg的能量密度推算,第六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或为185Wh/kg。

电动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就要来了?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宝马

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诺德科沃奇认为,宝马的优势在于着眼“全局最优”,而非追求某些单一性能,从而忽视其他关键因素。新一代电池技术聚焦续航里程更高和充电速度更快这两大核心目标。

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电池的升级远未到尽头,在车企竞争不断升级的当下,除了续航和补能之外,车企比拼的空间、性能、安全乃至品牌,都可以从电池上找到解法。比如,性能方面,极氪的金砖电池3秒脉冲放电倍率最高可达16C,巨大的瞬时能量可让百公里加速轻松跑进3秒。

作为锂电池行业又一重要的技术革新,超快充电池技术也备受追捧。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例,一家锂电池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匹配4C快充技术需求,多家锂电池龙头企业已实现第三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的规模化量产,少数龙头企业已具备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可满足5C快充需求。”

此外,在动力电池技术迭代的同时,消费者对续航、补能、安全和回收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动力电池的技术革新。在材料和结构创新方面,如短刀电池等结构创新以及体系创新中的固态化尝试,不仅提升了能量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热扩散测试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电池能够在测试中做到不起火,证明了中国电池安全性的不断提升。

固态之争

而固态电池,则被业内视为颠覆电动车的革命性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行业设想中的固态电池,可以破除液态电池车的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桎梏。

目前中国、日韩以及欧美等主流汽车企业均在全力押注这一赛道,以期取得先发优势,这场竞争也被看做“定义未来”的权力之争。

作为固态电池研发的“老牌玩家”,丰田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持有全球68%的核心专利,其计划2027—2028年量产高性能固态电池,目标续航1200公里。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于2025年3月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

据外媒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于本月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合作,开始在道路上测试固态电池。在电池尺寸和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固态电池可使纯电EQS测试车续航里程增加25%,超过1000公里,将在2030年前实现量产。

电动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就要来了?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宝马

2月上旬,长安汽车宣布2025年内可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长安汽车的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此外,东风岚图、比亚迪等车企也披露了固态电池上车或量产的时间表。

除此之外,按照上汽集团的规划,2025年,全固态电池将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预计到2026年实现量产;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搭载于昊铂车型;奇瑞汽车2026年全固态电池计划上车定向运营;宁德时代作为电池行业巨头,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方面优势明显,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不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在2024年的业绩解读会上指出,固态电池离商品化还很远,如果以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以1—9打分,1分为入门,9分为成熟),目前整个行业只到4分的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也表示,总体来看,全固态电池还需要两到三年才可以量产,此前部分企业宣布已经量产装车的固态电池大部分是半固态电池。从目前全球固态电池研发进展的情况来看,固态电池技术工艺还没有成熟,大体上2027年前后才能实现小批量生产,距离大规模的量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除了技术和工艺的问题之外,成本也是固态电池能否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关键因素。

而汽车之外,固态电池也被认为将撬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及商业航天等前沿产业的万亿级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最新召回!涉及奔驰、宝马、一汽丰田等品牌 - 天天要闻

最新召回!涉及奔驰、宝马、一汽丰田等品牌

5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召回通告,涉及多家汽车品牌。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披露了月度召回情况,4月,共11家汽车生产企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宣布召回共计0.72万辆汽车。
直营有礼︱一图读懂N9各项配置锁定你的心动之选 - 天天要闻

直营有礼︱一图读懂N9各项配置锁定你的心动之选

购车何必东奔西走,直营店优势一目了然,无需担心被隐藏费用、额外费用所困扰,价格公开透明,费用一目了然。洛阳龙门大道中心和洛阳杜预街腾势体验店作为厂家直营店为您提供全方位专业的购车一站式咨询和保养服务,让用户买车更放心、换车更开心、用车更舒心
入门即满配!16.98万起的海狮07DM-i,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惊喜? - 天天要闻

入门即满配!16.98万起的海狮07DM-i,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惊喜?

自被发明以来,汽车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作为通勤工具使用;不过,随着科技与电气化技术的发展,车载功能和多场景化的出现,汽车的价值标准也在发生的变化。当然,至于能给消费者创造如何丰富的体验,那还得看车企技术底蕴和创造力。如今,比亚迪正在引领一场新的变革。日前,比亚迪旗下海洋网产品矩阵再次扩容,海狮07DM-i正式...
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上市,售价46.76万元 - 天天要闻

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上市,售价46.76万元

​5月10日,我们了解到,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上市,新车售价46.76万元,它是一款新增车型,整体外观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它继续采用7座的布局。奥迪Q6是一款不怎么得志的车型,毕竟它挂着....
五月购车宝典,CR-V销量口碑铸就全能价值典范! - 天天要闻

五月购车宝典,CR-V销量口碑铸就全能价值典范!

五月,一个充满生机的购车好时节。若您正为如何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座驾而思量,不妨将目光投向东风本田CR-V。这款凭借卓越销量和坚实口碑铸就的全能价值典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更有五月专属政策为您购车再添一把火。
3年热销25万辆,加量不加价,限时能省4万多! - 天天要闻

3年热销25万辆,加量不加价,限时能省4万多!

说到市场上的家用SUV,很难绕开理想L系列,从2022年6月理想L9交付以来,3年不到的时间,理想L系列已经推出了L6、L7、L8、L9四款车型,价格覆盖从25-45万元价格区间,提供5座和6座车型,累计交付更是已经突破了25万辆。2025年5月8日晚,理想L系列车型智能焕新版集体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保持外观设计整体不变,但是...
王化感谢ultra挖孔版车主支持 - 天天要闻

王化感谢ultra挖孔版车主支持

5月10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发了福建首台挖孔版小米SU7 Ultra车主的一条博文,并表示:“有大家的支持,真好。感谢!”该车主表示:“作为十多年资深米粉,看到#雷军说过去1个月是创业最艰难时期#,内心满是触动。小米SU7 Ultra让我体验到科技魅力,也知道背后研发的不易。雷总和小米团队的坚韧大家有目共睹,艰难...
速看!5月首周汽车品牌销量榜,比亚迪遥遥领先,新势力上位 - 天天要闻

速看!5月首周汽车品牌销量榜,比亚迪遥遥领先,新势力上位

根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5月第1周(4月28日至5月4日,2025年第18周)国内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正式出炉!从榜单来看,比亚迪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周销量逼近6万辆大关;大众、丰田分列二三位,但销量同比持续承压;理想、鸿蒙智行、零跑等新势力品牌表现亮眼,小米汽车首次冲入前30名。传统豪华品牌分化明显,宝马、奥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