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2023年01月25日17:57:03 汽车 1832

还有几天,第一批投放日本市场的比亚迪轿车即将开售,型号为ATTO3。

ATTO3并不是一款新车,在国内它叫“元PLUS”,可能是担心勾起日本人对元军的可怕记忆,故改了个洋名“ATTO3”。

华为一样,比亚迪出海要占领的是高端市场,撕掉外国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低价标签。国内16万的“元PLUS”在日本售价涨到了23万元。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试水日本市场了。8年前,比亚迪首次将5辆电动大巴卖给了京都市的公交公司,在日本引发了轰动。

作为汽车王国的日本,骨子里很骄傲。除了德国车外,日本人谁也不服,在全球卖得风生水起的特斯拉,到了日本,只卖出了5200辆。比亚迪更惨,一年仅售出7辆大巴,成绩很不理想。

为何比亚迪敢“屡败屡战”二次出征日本市场?原因可能你想不到:日本政府在模仿中国的“鲶鱼战术”!向国际车企开放日本市场,倒逼丰田、 本田、马自达等老牌车企转型。

比亚迪瞅准了日本政府给予的高额补贴,二度杀进日本市场。

1、郁闷的丰田

丰田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常年霸占全球汽车销量榜的第一名,一年随随便便卖出七八百万辆汽车,以至于日本人骄傲地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然而,最近丰田慌了,老板丰田章男牢骚不断,不停地在公开场合质疑电动车的合理性。

2019年,丰田章男表示:大规模普及电动车的时机尚不成熟,没有一家车企能解决生态问题。

2021年,丰田章男又说:电动车并不环保。它需要充电,发电需要烧煤,这难道不是污染吗?

2022年,丰田章男感叹说:如今,每家车企都在痛苦地挣扎,谋求转型,但没人愿意说出来,我们不顾一切地追求电动车,真的可取吗?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连续炮轰电动车,不代表丰田章男守旧,恰恰相反,丰田是最早谋求转型的车企。早在40年前,丰田就在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可惜丰田点错了“科技树”,花了上万亿日元,研究了一套氢能源汽车系统。

电动车大潮未兴起时,日本政府倾力支持丰田的氢能汽车。大规模制造氢气,需要很多电力。

为此1997年,日本政府搞了个核电计划,想把日本70%的煤电改造成核电,降低发电成本,配合丰田。

谁料,人算不如天算,福岛核电站事故,使核电计划被迫中止。丰田无法解决制氢成本过高的问题。

特斯拉趁机崛起,氢气跑一公里成本要2元,充电仅需两毛,特斯拉完爆丰田。

氢能汽车明明更先进、更环保,却输给了“毫无技术含量”的电动汽车,丰田前后耗时40年,投了上万亿日元的研究费用,现在市场不认了,全要电动车,丰田章男的郁闷可想而知。

丰田抵制电动车转型也就不难理解了。

2、日本政府急了

丰田章男郁闷了,日本政府急了。

不管丰田如何钟爱氢能技术,世界大潮是无法逆转的。在中美两国车企的推动下,汽车的电动化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日本车企高度依赖世界市场,想单独搞一套氢能系统,根本无法生存。

从2017年,日本政府开始提倡电动车,每年召开企业座谈会时,首相都会督促车企向电动转型。但政府喊了很多年,车企们始终提不起热情来。

比如马自达,在特斯拉、比亚迪忙着研究续航更长的电池时,马自达搬出了上世纪的老古董——转子马达,连正常的马达都要被淘汰了,马自达居然拿出了实用性更差的转子马达。

马自达表示:转子马达比电车更省钱,马达转一圈能做三次功,0.7T排量的马自达相当于2.1T的排量。

马自达没说的是:转子马达极易磨损,保养非常麻烦。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真车上市后,所有人傻了眼,搭载转子马达的马自达新款混动车型MX30,加50升油仅能跑600公里!官方解释是转子马达在发电时,能量损耗大了点。

马自达在中国卖得差,不能全怪梁家辉,主要是自己不争气。

丰田的做法也很消极。2019年,丰田章男来中国转了一圈,邀请王传福旁听他在清华的演讲。丰田章男兴奋地表示:未来5年,丰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车型,比全球任何地方都多。

你要认为丰田痛改前非,那就错了。

转头,丰田和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把在中国生产电动车的重任交给了比亚迪,比亚迪可全权使用丰田的车标。基本可理解为:比亚迪出生产线和技术,丰田出钱和车标。

眼瞅着日本车企如此不思进取,日本政府急了:电车的核心技术怎么能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呢?

3、日本政府学习中国

中国的电车产业,起步比日本早,长期给予电车高额补助。一辆20多万的比亚迪唐,经过国家补贴后15万即可开回家。

高额补贴催生了一批新能源车企,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但后遗症是:同时培养了一批专吃补贴、不思进取的车企。

有的车企,表面上看一年盈利两三个亿,抛去国家补贴后,亏损高达五六个亿。于是,我国一边“退坡”电车的补贴,一边引进独资的特斯拉来上海建厂。

“退坡”是给电车企业“断奶”。引进特斯拉是加大竞争力度,通过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一批“混子”车企,留下精华。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特斯拉在中国享受到了其他外企享受不到的待遇。特斯拉不但是中国第一家独资的外资车企,还享受了超低息贷款和廉价的土地供应。

国内车企一片哀嚎,高喊“狼来了”!事实证明,被过度保护的国产车企是长不大的,特斯拉入华后,中国新能源车企迅速调整了策略,从吃补贴,全转向了市场竞争。这才培养出了像比亚迪这样的国产骄傲。

日本车企的情况虽然与中国不同,但都有不思进取的弊病。如果没有外力干预,不用“鲶鱼效应”,丰田不会着急,仍想着躺在油车的“软床”上吃老本。

现在,外国车企和日本车企享受同等补贴待遇,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卖纯电车型,混动不行。

比亚迪ATTO3在补贴前卖23万,补贴后仅17万,日本政府倒贴6万元。特斯拉Model3补贴前30万,补贴后仅25万,日本政府倒贴5万元。补贴占整车价格的20%左右,非常具有吸引力。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日本车企已大幅提前“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丰田原计划2040年实现全电动化,现在提前到了2035年。

在欢迎新员工的大会上,丰田章男空踩了几脚油门,发动机发出了阵阵的轰鸣声。丰田章男有些伤感地说道:“请诸位新君铭记这些轰鸣声,它们即将成为历史。”

丰田的油车已进入了倒计时,电车大势不可逆转,并非氢能汽车所能阻挡。


作者:江左佑安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全球领跑,挑战与机遇并存! - 天天要闻

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全球领跑,挑战与机遇并存!

描述: 中国电动车产业崛起速度惊人!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从能源安全到环境保护,从技术创新到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为你深度解读中国电动车发展战略,以及它在全球舞台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正文大家好!我是你们最爱的老司机,今天咱们不聊八卦,聊聊
确认了,小鹏MONA M03持续大卖,大部分都是年轻用户 - 天天要闻

确认了,小鹏MONA M03持续大卖,大部分都是年轻用户

小鹏汽车:小鹏MONA M03,小鹏销量起飞的功臣。小鹏大卖,不对,这个时候应该有掌声。兄弟们,先说个好消息,关注小鹏汽车的朋友不要错过。第十万台小鹏MONA M03在3月31日正式下线,仅用时216天,创新势力纯电最快生产下线新纪录。
程里对话熊甜波:从专业个性到大众个性,方程豹钛系列还将推全新轿车 - 天天要闻

程里对话熊甜波:从专业个性到大众个性,方程豹钛系列还将推全新轿车

方程豹不止玩越野,年底还将带来钛系列全新轿车?“钛3的上市带来了火爆关注度,门店流量翻了不止十倍。” 方程豹汽车总经理熊甜波表示:“钛系列的推出,满足了更多元消费人群的需求,未来还将带来轿车系列产品。”方程豹不断丰富品牌产品线,产品选择更多元,但其个性化、智能化的品牌调性一以贯之。●四维图新要做自动驾...
专治电车晕车?日产N7首搭防晕车技术:获中汽认证+11.99万起 - 天天要闻

专治电车晕车?日产N7首搭防晕车技术:获中汽认证+11.99万起

要说这几天最火的车,不用我多说,自然是东风日产那个N7,听说卖的挺好的。官方自己说了,现在加足马力在生产,说是每7、8秒就能搞定一台,感觉挺不可思议的...据说第一批车,5月6日就要开始往全国送了。这速度,看来之前订单不少,或者就是想赶紧抢
起亚赛图斯自驾途中的出色座驾 - 天天要闻

起亚赛图斯自驾途中的出色座驾

如今,自驾旅行已成为人们拥抱自由、探寻未知领域的热门选择。对于自驾爱好者来讲,一辆车不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它既要靠时尚动感的颜值在旅途中吸引众人视线,又要用多样的趣味活动为漫长的旅途增添欢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