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夫妻生活应该如何过?老和尚不可言状的指导让我三观颠覆

2022年12月28日19:32:04 佛学 1359

前几年我常常和老婆在家里吵架,时常热战打完打冷战,互相不对付,搞的家里的气氛非常恶劣,我非常不开心,郁闷,总想着要找个地方散散心。

于是我就去公园自己散步,浑浑噩噩恍恍惚惚地在公园里乱走。

学佛人夫妻生活应该如何过?老和尚不可言状的指导让我三观颠覆 - 天天要闻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大丛芭蕉下有个红色的门,看着很古香古色,我就忍不住推门,门开了,里面有个小庭院,很是幽静。

我走了进去,庭院里种了很多花,花旁边有条小路,蜿蜒曲折,不知通往哪里?

我就沿着小路一路走去,走了大概三四分钟,越走越幽暗寂静,忽然之间一抬头,却发现原来已经到了如梦寺。

了梦法师正坐在寺门口补鞋底。

我说:了梦法师啊,怎么在公园里走走也能走到你这里来啊?

他说:你和我这块地方有缘分,你一定是心里头郁闷,有事需要开解,所以就冥冥之中走到我这来了。

我说:你怎么都知道啊?

他笑着说:看你那个愁眉苦脸的样子,和老婆吵架了吧?

我说:老法师啊,你是真的啥都知道,我和老婆这阵子特别的不愉快。

他说:夫妻之间,要想愉快,必须要有一颗能够在婚姻长河里懂得体会逆缘是福的心。

当你结婚,过日子,首先就期望两个人是一场顺缘,这就是个错误。

因为你预设自己和对方永远都要顺,而且是对方顺从自己的顺,所以当不顺从时,你就不开心。你不顺从她,她也照样不开心。

你要的,不是个正常的婚姻,你要的是没有人违逆你的婚姻,你要的是另一半对你来说,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你说一不二,她无条件顺从你的婚姻。假设你们双方都是这样,那不得就天天干仗吗?

我说:有时候也不是这样,我的性格也很好,也不是说非要对方顺从我,但是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她做出来的事就让我窝火,我干什么她也不喜欢,总之就是两个人不对付。

要说三观吧,其实也有很多是相同的,但始终总有不同的。

一些小事的分歧,就很容易引发内心的矛盾。

学佛人夫妻生活应该如何过?老和尚不可言状的指导让我三观颠覆 - 天天要闻

老法师听了笑着说:所以你看我不是一早就出家了吗?躲开这样的游戏嘛。你既然没有出家,在家里混,就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你要知道,婚姻,是修行人最好的修道场啊。

我问:学佛修行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婚姻这件事?我有点糊涂了,我觉得,是不是要看空它,把它当成梦幻一场才对?

老和尚说:也不对,当成一场梦幻,是自然而然的不计较,而不是自己给自己预设一个概念,那你在婚姻里没有了真感情,是骗不了自己的,每天活在没有真感情的婚姻里,那种折磨才是真正的折磨。

所以,不要随便学人家嘴上说的容易,把婚姻当成梦幻,梦幻不了,你每天吃喝拉撒都在一起,四目相对,共同生活,不可能做到当成梦幻。

学佛人婚姻如果有问题,要勇敢积极去面对。不要找借口逃避。

我说:法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学佛人婚姻要去面对,面对这些问题嘛?可是问题解决不了啊,那不是徒增烦恼吗?

他说:要你去面对,就是要你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放弃。一段关系,尤其是一生的关系,说放弃就放弃的人,那可不是洒脱,那是冷血冷漠不负责任。

学佛人本应该很恰当地面对每一段关系,更何况是自己的婚姻关系。

第一件事,就是要去自我反省,你的婚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是你太挑剔,还是对方太挑剔,是你自己不够宽容,还是你要求太不现实,大概要想清楚。多想想自己没有做好的,你给了对方什么,你带给她一些什么都。

你又是不是她心目中满意的那个人,如果双方都不满意,说明大家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为何你不能多忍让对方,是你不爱对方了,还是厌倦了。

所以抽丝剥茧下来,你就明白了,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问题。

假设你再找一个你满意的女人,从新来过,是否若干年后,你们会有很好的婚姻。

我说:我不敢想,也许还不如现在也可能。我只是觉得,我应付女人实在太差了,没有这样的天赋。

他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婚姻能手,婚姻本来就具有折磨人的特性,两个人本来不同,凑在一起过一辈子,这看上去绝对是个逆缘。

可是,真的是逆缘吗?不一定啊,顺缘逆缘,不过是你内心框定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学佛人的智慧就要启动了。否则你学佛干什么?学佛就是要能有智慧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去解决它。

学佛人夫妻生活应该如何过?老和尚不可言状的指导让我三观颠覆 - 天天要闻

第一是心理上的适应,是不是有这样的智慧,让你有一种视任何违缘无物的心态。学佛修行方法对方向对知见对,就是可以感悟出这样的智慧的。

你看违缘,并非那么斩钉截铁地一下就转化了。如果你没那么高超的智慧境界。你可以一下一下转化,那就用一些过程。比如用自己的慈悲心去看对方,你为何那么自我呢?慈悲一点,忍让一点,成就别人的心。

还有,真感情到底在哪里,当你重视自己的感情,你也会对你的另一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总想想她对你的付出和好。别把视野封闭在小的分歧里面。

慢慢地,去体会对方的不容易。学佛修行,其实也是需要多从他人的角度想,假设你是在修布施,是不是应该让家人开心点。所以你在这里头,只要能够静下心来,梳理梳理,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还是太过于自我。

你在意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大于对方。当然你就觉得不愉快啊。

修行人,要有个心理准备,那就是要学会牺牲自我,去成就别人。大菩萨们是这样做的,我们也学着点,但是这样无私的精神,太难了,要做到对所有人这样,基本没戏,那至少我们对亲人对自己身边人是不是应该做到。

大菩萨们为什么可以做的到牺牲自我的利益去成就布施别人,因为无我嘛,我是个什么?是个虚幻的概念嘛,大菩萨们证悟到无我,所以能做到,换句话说,做不到无我,也证悟不到无我。

学佛修行,就是在损我。老子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你一天到晚还在十分在意自己的感受,快乐不快乐,有没人顺从你,你总是在计较,自己收了一点委屈,不得了,

自己得不到想要的氛围,就烦恼,你幻想一个如意的婚姻,其实不过是自私的婚姻。你所做的付出,都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希望有所回报的交易。你这哪里是学佛呢?

所以,要削弱你那个自我,削弱到,听到不中听的话,一划而过,看到不如意的事,当下消亡。夫妻之间,任何矛盾摩擦不愉快,都不能在你那里真正的刻下印记,斧头丢向你,好像丢在空中。反过来,一如既往不改初心的去对人家好,爱人家。


学佛人夫妻生活应该如何过?老和尚不可言状的指导让我三观颠覆 - 天天要闻

你要做得到这样,而且同时你还是真感情,对亲人有真感情,兼顾这两个,这个确实有点难,但是是可以做到的。假设你自以为有智慧,能看空,却把真情也丢了,那也是个误区,

假设你一味真感情,陷在感情里面没有智慧,也是误区,所以说家庭婚姻是修行最好的道场,就是因为这个道场你逃不开,天天在,事事都面对着怼过来,你不去解决不行。

有个大德曾经说过:冤家一齐到,庄严此道场。

是说学佛人啊,不要害怕违缘,害怕不愉快,冤家假设一起都来了,又没钱,又病痛,又吵架,又这个又那个,问题叠加,这不是坏事,这是道场最庄严的时刻啊。

赶快在这里头加紧修行,真真切切地修。绝对不怨天尤人,千万不要觉得说老子命真苦啊,老子运气实在太差了,怎么这些破事都遇上了,就这样一塌糊涂,老婆或者老公还不停给我气来受,这是要我的老命啊。

你这样一想,就彻底完了,谁也救不了你。

我说:法师啊,你说的很容易,你自己不在婚姻里啊,你不知道一时气急了,真要命啊。

他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这个秘密是佛陀亲口说的。他说啊,夫妻,一般是菩萨化现来度你的。

我笑着说:老法师啊,你哪里看的心灵鸡汤,我从来不信这句话。

他说:真实不虚啊。你慢慢去悟,去感受,看看是不是,最后是你老婆成就了你。

假设有一天,你在家庭生活中,如鱼得水,面对另一半不断的刁难和斥责不断的找麻烦找茬,你也甘之如饴,你会发现,不只是夫妻关系,其他任何事,你都能如此对待,都能淡然处之,都能不在你内心折腾你。

那个时候,你会真心向你另一半合十顶礼,在你眼中,他可能就是一尊菩萨。

你想想,有没有善待过这尊菩萨?

学佛人夫妻生活应该如何过?老和尚不可言状的指导让我三观颠覆 - 天天要闻

夫妻的关系,其实牵扯到长久的时间相处,一辈子有这样的缘分,本来就是逃不开躲不掉的深厚缘分,这种缘分一般很不寻常,你要懂得去这段缘里面觉察你生命感悟的契机,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真正和人相处。这种课程本来就需要一辈子来学习。

我说:法师啊法师,你说再多也没有用,我今天回家,老婆一顿骂,我早就没有觉察心了,觉照早已被撕裂的支离破碎,看来,这一关,我是过不去了。

了梦法师笑嘻嘻的说:时候不早了,还是早点回家去哄哄老婆吧,记住我的话,善待身边的菩萨,她是来度你的。

说罢他把我一推,我一个踉跄,便跌出来,一看,已经站在红门之外了。此时手机响起,老婆在电话里温柔地说:早点回家吃饭吧,我今天给你做了好吃的菜。

(本文为故事,请勿当真)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