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2022年12月25日14:27:07 佛学 1388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 天天要闻

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佛教的主要载体僧团,也就是僧人队伍。但不得不说,现在中国老百姓对僧人的印象越来越不好,特别是在寺院附近的百姓,那对僧人的印象更是不好。不少寺院建到哪里,老百姓对僧人的厌恶,就延伸到哪里。


我过去曾在一所我国比较有名的寺院居住,有一天我拿着包裹,坐公交车到邮局去寄,开公交车的司机看到我穿着僧服是个僧人,就开始讽刺说,你包裹里面是不是装的都是钱吧?你们和尚都很有钱的!


我只能淡淡地回他一句,这个就是普通的包裹,怎么可能会是钱呢?


我知道我的解释是无力的,因为他已经对这个著名寺院的僧人印象已经很不好了。还有一次陪别的僧人,到菜场去买菜,卖菜的摊铺旁边就是卖海鲜的,卖海鲜摊铺的老板娘就对我们喊到,和尚过来买点海鲜呀!我直接回她一句,我们出家僧人是不吃海鲜的。结果那个老板娘就大声喊,谁说你们和尚不吃海鲜?别的和尚到我这里就买海鲜吃的!


她这一句话,我就知道她对僧人肯定印象不好!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 天天要闻

而之所以,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的印象普遍不好。最重要的是,僧人没有按照佛教的清规戒律去做,现在僧人队伍很大的危机,是贪污腐败、奢靡浪费,还有弄虚作假!


今年6月8日,有关部门也提到:“但一段时间以来,宗教领域滋生蔓延的贪大求奢、借教敛财、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败坏了教风,损害了宗教社会形象,侵蚀宗教健康传承的基础,妨碍我国宗教中国化深入推进。”


我们普通老百姓很少会听说,国家反腐败部门对僧人队伍进行调查,对每一所寺院进行调查,有没有存在腐败贪污等等的不良行为。但这一点,在泰国是有实施的,泰国虽然是佛教国家,当地老百姓对佛教很尊重,但越是尊重,就越要杜绝腐败问题。


在今年2月18日,泰国头条新闻社就说到:“泰国那空那育府警方、国家腐败抑制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公务人员等公布了‘扫除寺庙腐败’”


泰国网也报道:“2月18日,泰国警方展开打击寺庙贪腐行动。”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 天天要闻

寺院僧人的腐败就像是毒瘤,只有趁着它还没有完全扩散全身,赶紧把这个毒瘤给切除掉,越早切除那就危害越少。但是在毒瘤切除之前,必须要先认识到这是毒瘤,如果把产生的毒瘤当成了身体健康的标志,任由毒瘤发展,那最终就会导致身体的死亡。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的宣方,在几年前,曾到我们佛学讲座。他说道,有很多著名寺院的大和尚,被佛教信徒认为是高僧的这些名僧,在谈话的过程当中,讲着讲着就偏到了外道。正是因为国家宗教部门看到一些大和尚在佛学上的功底实在太差,所以当时让全国著名的大寺院的方丈们,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宗教文化知识的培训,而宣方就是其中负责培训的一位老师。


当他讲出这个话的时候,我们不禁要感叹,平常佛教徒们很赞叹名寺院的方丈高僧,原来并不一定就是那么的高。


好多年前,太姥山平兴寺的界诠法师,在我们受三坛大戒的时候,他给我们戒子讲开示时指出,现在一些所谓佛门大寺院的方丈高僧,并不是道德高,修行高,见解高。他们的高,只是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到处只知道开会,便认为这是在弘扬佛法了。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 天天要闻

界诠法师这一番话,倒也是说真话了!


中国的僧人队伍,确实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急需解决!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相当明显了,民国时期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他便一再指出,当时的僧人队伍的现状是:“今之为僧者,多皆鄙败无赖之徒。求其悠悠泛泛,持斋念佛者,尚不多得。况能荷家业而续慧命乎?”“若或稍有信心,无大志向,欲藉为僧之名,游手好闲,赖佛偷生。名为佛子,实是髡民。即令不造恶业,已是法之败种,国之废人。倘或破戒造业,贻辱佛教。纵令生逃国法,决定死堕地狱。于法于己,两无所益。如是,则一尚不可,何况众多?”


正是因为僧人队伍,存在大量的不良分子。所以,民国高僧印光大师才不劝别人出家为僧。他认为,大部分的人出家之后,都会变成懒惰懈怠的人,这还算是好的了。至于差的,那更是吃肉喝酒,做种种不良的恶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一生不给人剃度收徒弟。


这在高僧印光大师的《复逢辰居士书》中便说到:“光出家五十五年,绝不说教人出家一句话。以今之人一出家,皆变作懒惰懈怠之类,此是上焉者。下之则破斋犯戒,无所不为。以故我誓不收徒弟,不劝人出家。”


高僧印光大师他认为,佛教厄运的到来,那是因为僧团素质的下降。但是民国时期很多的大和尚,却像在做梦一样,根本意识不到佛教厄运的到来,还只是贪名利,喜欢收剃度徒弟,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和尚的存在,更加速了佛教的衰败。高僧印光大师对此深感痛心,他在《复念佛居士书》中也讲到:“现今佛教厄运已至,直至无可如何。一班梦梦之大和尚,只知贪名利,喜眷属,不讲真修实践。只顾滥收徒弟,滥传戒,滥挂海单。徒借此以张大自己道气之声势,以致有今日之现象。”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 天天要闻

唯一令印光大师感到欣慰的,就是当时还有一些热心居士在维护着佛门,如果不是这些居士的维护,那佛教早就灭了。印光大师他在《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六》中认为:“佛法中人,通皆做梦,不顾大体,只期自便,以致法道日衰,外侮日众。幸有一班居士为之卫护,尚未即灭。否则佛法之名,早已不闻于今之世矣。近来人心之坏,坏至其极,而有修持者,颇多感应,尚可稍为维持。不然便从此湮灭矣,哀哉。”


很多人可能认为僧人会在家人好,在家人修不如僧人好,但这只是很多人的片面认识。在佛家所说的末法时期,往往更多的是在家人有真正修学信心,出家人反而没有真正的在修学。正如,《佛说莲花面经》中讲的:“未来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所以,当前佛教徒想要让百姓们对僧人的形象变好,一定要僧团内部正本清源,将毒瘤清除掉,改善僧人内部不良的行为,这才能够有出路。而决不是一味歌功赞德,粉饰太平!


就像一个朝代,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内部腐败已相当严重。倘一群奸臣,还一味指鹿为马,阿谀奉承,越是这样做,越是加速内部的腐败。此时此刻,更应该有人站出来,说真话,说实话。只有越来越多的佛门信徒认识到问题,想解决问题,那佛门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大家如果都认识不到,那如何能解决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僧人队伍的兴亡,每一个僧人,每一个居士都有责任,而不是讽粉太平,阿谀奉承,我们要的是直陈问题,正视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对僧人印象普遍不好? - 天天要闻


紫柏大师说他浪迹江海三十多年,足迹遍布天下,所到之处,凡是见到僧人和道士,大多是吃饱了贪睡,所谈的话浮夸不实,没有根据。并且还丑事无不作,玷污佛教道教,因为这些僧人和道士,退失了别人学佛学道的信心。高僧的一番话:“余浪迹江海三十余年,足迹遍天下。在在处处,所见缁流黄冠,率饱食横眠,游谈无根,靡丑不作,污佛污老退人信心。


高僧敢于直陈僧团问题的态度,真值得人学习!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