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寺院
马东
陈总是熟识多年的朋友,一直在山东,最近来了河西。我到张掖,约陈总来见面。
陈总从酒泉坐高铁赶来,留了几缕长长的胡须,稀疏飘逸的胡须,看着像换了一个人,修炼的道士,陈总却又不似,道人清瘦,仙风道骨,陈总却胖的有点圆润,一时不知道如何描述。
陈总习书法,用古朴的笔法和古朴的纸,他说最近写的都送与我,我说陪你去看看大佛寺吧,近千年的古迹和一些国宝级的珍品,想来他是喜欢的。
马可波罗曾在甘州(张掖)逗留一年之久,《马可波罗游记》第61章“甘州城”如此描述:“甘州是唐兀忒省(西夏)的首府,幅员辽阔,甘州支硕和受理全省大权(元时甘肃行中书省治所在甘州),人民大多信奉佛教,也有基督教和回教徒”。
走向大佛寺途中,我向陈总摆弄着肚子里积攒的一些故事。大佛寺是西夏皇家寺院,传说忽必烈等两位皇帝也出生于此地,佛寺内的西游记故事壁画也早于小说成书。我说着,陈总笑着,你倒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西夏有多大的地盘?”
陈总突然撂来一句,我愣了一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河西四郡应该都在西夏的控制之下”。话说着到了大佛寺的售票中心。72小时核酸过期,我被拒之门外。有些沮丧,再三坚持下,陈总一人进了大佛寺,我去核酸。一个人逛大佛寺,陈总不知道会不会孤单。
进不了大佛寺,我一个人去西来寺。
民主西街往西,过县府街十字,右侧,张掖木塔悄然耸立,蓝天上的两朵白云在慢慢靠近,似乎要给什么生出一对翅膀出来,一个中年男子蹲在阴凉处,旁边是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缓缓伸出小手,地上有五六只白色胖乎乎的鸽子跳跃,鸽子叨食着小女孩手上的食物。
袅袅的诵经声从木塔里传出,一个中年妇女站在我前方两米,鞠躬叩首,默默地开始顺时针绕塔。抬头,被刺眼的阳光晃了一下,顺着右手边向塔后走去,迎面,还是那个鞠躬叩首的中年妇女,我有些不自然的慌乱。竟然忘了佛教的一些基本习俗。
下台阶,经过一条长廊,长廊下三三俩俩的老年人在打牌,阳光下过马路,拐进西来寺巷。
从北面巷口进入,行不足百米,门朝西的一个小院,南华书院,精致幽静,花花草草精神地支愣着,微风,摇头晃脑,好似悟开满足的神情,一扇门开着,门口的指示牌上写着“某某交流中心”,本以为没人,抬脚踏进屋内才发觉宽大的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人,一个年轻的女子。顺口说到:
“这里是交流中心吗?怎么还有图书馆的牌子?”。
“这里是南华书院,也是甘州图书馆的分馆”。
“甘州图书馆以前不是在大佛寺院内嘛”。说完我转身走了出来,丢下了那个内心凌乱一头雾水的女娃。我和书有缘,你女娃一点不知。
南华书院的斜对面是西来寺,门朝东开,我似乎第一次才知道这个真实,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大大的告示,因疫情防控自某日起暂停一切宗教活动,大门两侧的墙上写着一样的字,“南无阿弥陀佛”,南侧的墙角下蹲着两个人,立着一个男人,下棋与观棋者,高高的围墙内传来鼓乐的声音,不知道是在做法事还是在做功课。
西来寺也没有进去,执拗地再去大佛寺,叫了同事两人。
讲解员是一位漂亮年轻的小女子,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语速缓静而清晰,我指着佛寺院外墙壁上的取经图。
“讲讲西游记故事”。
“讲里面的壁画吧,那个是远古的”。
我试探着问了问,“你在哪里上的学?”,“兰大,计算机”,我本意是想看看她是否出自育才中学,是了,也好攀一个校友。
近千年,佛祖还那样安静地侧卧着,视之若醒,呼之若寐,卧游三千世界。
卧佛大殿内左手侧壁画有一个酷似孙悟空的造型,念念不忘,每次陪客来都要指给人看,一直也没弄明白,他为什么会站在那里。对于我的提示,小美女也没有任何回应。
原以为猪八戒的高老庄在高台,今天却听说在临泽。
许多传说野史一直都还是传说,没有佐证,也没办法佐证。
“般若藏海”殿内的“张掖金经”和“大唐西域记”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去年有段时间读书,还专门来大佛寺看“大唐西域记”珍品。
1975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晚,火炕失火,年74岁的本觉尼师被烧死,在拆毁烧损的房屋时,人们在姚姓尼师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条暗道,过暗道是一个夹墙式的密室,长40米,高20米,厚4米,12个经橱整齐排列,明成祖永乐年间北京官版初刻初印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和明正统六年至嘉靖三十七年王贵主持抄写的金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622卷完好保存。
看着那座汉白玉雕像,我敬佩无比。
如果说马可波罗见证了甘州佛教的兴盛,我和身边的人也有可能见证了另一种传承。
“美女,你是本地人吗?”。
“我是张掖人,我来大佛寺工作四年了”。四年张掖人,从来的那一天起就是张掖人啦。
哦,我也是张掖人,虽然三十多年前我离开了生活近二十年的张掖,但我一直是张掖人。
我用张掖话向小美女告别。
突然意识到大佛寺院内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柳树,夕阳西下,柳树下的条凳上坐着两位白发老人。
告别姚尼师,再看一眼侧卧的佛祖,大殿内的地上端坐着一男一女,盘腿,双眼闭合,双手叠加,手心向上,面向大佛。阿弥陀佛!
天依旧是蓝的,那两朵白云似是给心情加了一对翅膀。
喜欢院内这一直的宁静。
(作者简介:马东,现居宁夏银川,曾随父母在甘肃张掖生活学习近二十年。好读书,喜摄影、旅行,时做散文、游记,曾多次自驾穿越甘青藏、新疆、东南亚等地,致力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