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中的“空”原来是这个含义

2021年10月03日19:05:10 佛学 1517

空=一无所有吗

空=一无所求吗

佛门里的“空”是不是告诉人们

“我”什么都没有

错!错!错!

快来听听隆莲老和尚怎么说


佛门中的“空”原来是这个含义 - 天天要闻


佛法中观“我”是不是真的实有,认识到这个“我”是烦恼、业的根本,而众生就是整天被这个“我”所牵引、左右。


世间人说佛教把本来有的说成没有——是说瞎话,岂知佛法是从根本上看问题的,各个宗派的看法也有深浅不同。


从某个角度看,唯识宗没有中观宗看得彻底,中观宗的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讲法又有所不同。世亲菩萨的《三论玄义》就是讲般若理。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都是讲空理。《百论》有一百个论,都是总结三论讲空的道理。


佛法不同于世俗谛。世俗谛是世间上的人认为的真理,是习惯,是俗成共许的。圣义谛是圣人的智慧所亲证知的真理,所以是“深般若”的看法,表示不同一般俗人所见,“深”亦有“重要”的意思。


佛门中的“空”原来是这个含义 - 天天要闻


“时”:是菩萨用深入的眼光看世间宇宙问题的时候,是心用功时。


最后讲“行”字,“行”是心深入一层看问题的时候,这时得出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世间上的人认为空就是没有,所以佛法说“万法皆空”——有人会说佛法是睁眼说瞎话;我们说“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世间人又说和尚在诡辩,说的话不尽人情,一会说空,一会又说空不是没有。


从前般若宗流行时,空理没有讲清楚,俗人称为“鼠唧鸟空”,如鸟啄树之声“空空”作响。


般若里讲空讲得很透彻,大家都知道释迦世尊被尊为“空王”,说出家是入空门,若不把空讲清楚,佛法里就叫“断灭空”。


更不能讲得笼统,应下一个界限,即“空”的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是没有,除了“没有”的,还有没有“有”的?


简单说“空”就是空掉我们的执著——凡是对每一样东西起的执著,我们认为万物是实有的,这种看法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因为万物都是缘起性空,而并非说东西不存在。


如桌子是存在的,若在这个东西上起了“这个东西是不灭的、是实实在在有的”这种错误认识——就叫执著。


即使最小的执著都应破除,如果保留一点都是流转生死的根子。佛已断尽了金刚习气,也即是断尽了众生最坚固的执著,我们应把所执的对象找出来。

文章摘自:《心经浅释》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